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睡     
正周末我带着10岁的儿子去公园玩,坐公交车时,车上特拥挤,儿子只好坐在我的大腿上。我眯着眼睡觉,半路上儿子叫醒我,原来是我身边站着一位刚上车的70多岁的老人,他正颤巍巍地缩在车厢一角。儿子把我叫醒,是叫我让座给老人。我不想拂了儿子的好意,就说:"大爷,您坐我这儿吧!"老人很客气地说了声:"谢谢。"下车后我问儿子:"为什么要叫醒我给老人让座?车上那么多年轻人都没有主动让座的吗?"儿子说,老人刚上车,乘客们马上齐刷刷地闭眼"睡"了,根本没人想过让座这回事儿。儿子还说,他还观察到,老人到站下车后,他们又都"醒"了,且有说有笑!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扬子晚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对一位站在身边的年迈老人视若无睹,直到老人下车,也没有一名学生让座。该组照片被网友发布出来后,引起了一片热议。有许多人据此批评当前的90后学生没素质,然而,仅仅是一句没素质就能解释集体不让座的原因吗?集体不让座的背后到底折射着一种怎样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3.
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 ,注重实践第一 ,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 ,学好数学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促进整体素质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一、联系“生活画面” ,揭示规律依赖于实践活动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学生的数学知识才会成为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之中 ,勾勒出“生活画面” ,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揭示“小括号”的作用时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场面 :排队、上车、下车、让座。然后让学生思考 :谁先上车、下车 ?人们给谁让座 ?这时 ,展…  相似文献   

4.
女儿自 3岁上了幼儿园,就每天和我一块儿挤公共汽车。车上经常有人给女儿让座,渐渐地,在女儿心中,别人给她让座似乎已成了理所当然,有时一上车,女儿就眼巴巴地盯着有座位的乘客,期待着有人给她让座。我为女儿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感到惭愧。   今天,我和女儿刚挤上了车,又有一位小伙子给女儿让座了,女儿高兴地谢过叔叔后便坐下了。我赶紧抓住时机引导女儿:“惠惠,你知道叔叔为什么给你让座吗 ?”“知道,因为我小。”“叔叔怕你站不稳摔倒了,就把座位让给了你,而他自己却在那儿站着。叔叔这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  相似文献   

5.
一至六年级,我始终是队干部,可以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你要问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愿意为大家讲述一段我的心灵历程。请允许我先提一个问题:“一个人若是没有了手,没有了脚,或是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财富,他还有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自信。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我们经常遇到,但在公共汽车上争着给小狗让座的事听到过吗?天底下就有这样的事,我就亲眼看到过.  相似文献   

7.
近一年半来,在重庆綦江的公交车上,给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这位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崭新的两元纸币,还有这样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这样的感谢语:"你高风格让座和帮助,感谢您!綦江代正兴。"与这样的让座与感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各地因"让座"而起的打人事件引发广泛争议。8月23日,杭州一名小伙因为没有给抱小孩的女子让座,被扇了五个耳光,  相似文献   

8.
旅客与女客     
假期中,我带着小侄子出外旅游。当列车快进站时,乘务员广播道:旅客们请注意,苏州站就要到了,要在苏州下车的旅客,请您带好您的行李物品到列车前门等候下车……目的地快到了,小侄子应该很兴奋,很高兴才对,可是他却愁眉苦脸地问我:小姨,为什么他喊女客下车啊?我回答道:是呀,列车到站了,工作人员提醒旅客下车,怕他们下错站或坐过站啊。小侄子着急了:哦,可是他喊女客下车,那男客呢?我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9.
校外辅导员杨爷爷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女刚一上车,立刻就有人起身让座,还没等老奶奶走过去,她的小孙女抢先一屁股坐下了。老奶奶不仅没有责怪她,还用一只手扶着前座的背靠, 另一只手扶着后座的背靠,保护着小孙女,生怕她摔着了。故事讲到这儿,引起了我的思考:公车上的座位该让谁坐? 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老人上了车,可没有一个人为他让座。售票员尖着嗓门大声喊:"哪位帅哥美女  相似文献   

10.
暑假里,我乘公共汽车去看望外公外婆.一上车,我就觉得今天特别倒霉,车厢里人挤得满满的,一个空座位也没有. 忽然,我发现靠窗座位的一位老伯伯站起身像要下车的样子,立即机灵地钻到老伯伯身边,一脚跨上去想占他的座位.谁知老伯伯笑着对我说:"对不起,小朋友,我是给这位大肚皮阿姨让座的."  相似文献   

11.
“让一让,有这么难吗?”“让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则令人深思的公交车公益广告时,总有一段震撼心灵的对白回响在笔者的耳畔:“你为什么要跟同学打架呀?”“我在路上走得好好的,是他自己先撞我的?”“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他正在想什么心事,是不小心撞了你的呢?”“他想什么心事不关我的事,谁叫他撞我!”……这种“别人犯我就予以报复”的心态,已经在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当同伴获奖,真诚的夸赞逐渐减少,心生嫉妒、以揭他人之短为快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不少学生生在幸福之中,对别人的不幸无动于衷,表现出冷漠,甚至作为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阅读者用心灵与作者(文本)进行富有诗意的一种个性化的对话过程。所谓“用心灵”是说阅读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需用阅读者自己的心灵去感知、理解、体验、领悟、创造。阅读是吸收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心灵表达。只有用心灵去阅读,才能走进文章的境界中去,才能读出文章  相似文献   

13.
大婶提着网兜,大叔背着重包上车了,柯斯京吃着东西装作没看见。老奶奶上车了,柯斯京捧着书本遮住脸。突然,上来了一个老爷爷。柯斯京眼睛一亮。啊,这多象故事书里的阿拉伯神。柯斯京连忙起来让座。他想:这位神仙会让我当国王,送我汽车和大象。可是,老爷爷坐下来就睡着了,什么也没给他。柯斯京真后悔不该让座。他越想越气,要骂老头几句。咦,座位空了,人不见了!柯斯京马上坐下。到了终点站,大家都下车。可  相似文献   

14.
我常常感念,感念几百万年前那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猿人,他是我的远祖;感念几十万年前那位母亲,她管理着一个氏族,温暖着那些粗砺的男人,在一个悬念重重、没有理性阳光照耀的混沌天空下,她用母性的双手疏导着蛮荒的生命之河,使我们有了可以浮流而下的上游,她是我最伟大的祖母;感念那用手指在大地上画下第一缕线条和第一幅图案的人,他是我最智慧的祖先,是大师中的大师,因了他,万物从此被人辨认和书写,直至一笔一笔终于画出了自己的心灵,于是日月星辰都见证着心灵并注释着心灵,一切的存在都与心灵发生联系并丰富了心灵,他应该是我们精神的共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触颇深,品尝过成功的甘甜,也咀嚼过失败的苦涩,经历过一次次的心灵历程之后,对班主任工作也有了一些粗浅的见解。那么,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重视责任教育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6.
大家请看下列一则新闻:日前,从某市公交公司传出消息:从4月1日开始,他们将给每个让座的乘客进行一点小小的奖励,内容是发给让座者每人每次一张爱心卡,凭此卡,可到市公交IC卡中心为自己的公交IC卡充值5角。公交公司认为:此举将可以鼓励市民奉献爱心,进一步营造市民文明乘车的氛围。我觉得让座是个人的事,可以说是一种美德,跟奖励扯不上什么关系吧!大家怎么看?“中少在线”网友:光之翼赞成派Coca迪士尼:我认为应该。物质鼓励可以为美德的展现提供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渐进的,不能急于求成。总是死循环:如果让座可以得奖金,那也很不错啊!让…  相似文献   

17.
很多同行都这样问我: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说句实在话,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找到适合所有人的答案。追寻自己成长的历程,让我刻骨铭心的那本杂志、那位校长以及那个学生,一直激励着我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执着追求,时刻享受着教育人生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8.
在末班电车中,我一坐下,身旁的一名中年男人就突然拿出巧克力,微笑着说:“给你。”我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接着他询问我的年龄,然后笑着说:“20岁左右的女孩子为什么这么纯真呢?”我想这人真怪,不禁笑了。看到我的笑容,他突然问:“在下车之前,能让我为你画张像吗?”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09,(1)
那天我和同学上了一辆公交车,到一个站台时,有两个人下车了,空下两个座位,我和同学便坐下了。谁知接着就上来了两位老人,其中有一位还带着小孩。本来我们不想让座,因为上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最小的主人,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苦累,几分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