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与学生、教师、教材、教法相关的理念要转变,  相似文献   

3.
马斌 《成才之路》2009,(16):65-6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创新意识”,而“探究”与“创新”是以“疑问”为起点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陈拙见?  相似文献   

5.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开展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课题呢?  相似文献   

6.
杨少民 《考试周刊》2011,(10):26-2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由此可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以往,我们更多强调学生课中参与探究、课后参与反馈,忽视了课前参与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1.利用网络资源,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启发我们在教学中帮助  相似文献   

11.
《课程际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基于这个要求,人教版历史教材每册都设有2—3个探究活动课,编者的意图“主要是培养创新精神,锻炼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和掌握历史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建议“每课用1课时来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一、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周颖 《中学文科》2008,(1):91-92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高一学生而言,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主体性,促使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样艰涩沉重的题材,可以说是要动脑筋的。在我看来,因“材”施“教”、化“教”为“导”,是杨...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新课程改革,历史科需要改什么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搞堆砌,而是实实在在需要落实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新课程课标》旨在倡导高中数学教育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基本着力点,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开发学习潜能,进而追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方式就是强调在思考中学习,通过主动思考的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谢光明 《教学月刊》2002,(10):45-46
在教育部颁布的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特别强调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新大纲最后附有22个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研究性参考课题。对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起了示范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新《课标》是国家对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新课标从纵横两个角度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在横向上,《课标》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在纵向上,《课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上规定了历史课程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