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反对西方媒体对西藏3·14事件真相的扭曲而建立的反cnn网站凸显了网络时代个人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受众由信息接受者变为信息寻求者和传播者;网络时代的个人成为国际传播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成为影响国际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媒体对西藏3·14事件进行全面报道的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西方媒体不惜以违背新闻道德的代价来歪曲事实、丑化中国.为何西方媒体如此歪曲报道中国?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从何而来?本文对此逐一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倩妮 《新闻世界》2009,(5):122-123
“3·14西藏打砸抢事件”爆发后,西方的主流媒体出现一些歪曲性的报道和反华、支持藏独的言论。anti-cnn网站在纠正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试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探索anti—cnn类民间网络媒体在该事件中取胜的原因,从而探索民间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力,找寻其在国际传播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一向被视为极具危险的媒体权力,曾长期处于向欧洲君王发威的时代.但今天,过度市场化和政府的严格监控,使媒体"第四权力"的地位--共和制的灵魂正在自由滑落.媒体变成追逐广告利润的商业组织,监督政府的欲望大大减退;法律授权政府用大量消息淹没记者,操纵媒体监督的借口不露破绽."第四权力"的滑落完全是自行的,除了市场引力和法律"自尽"外,没有任何力量迫使它陷入这种地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西藏"3·14事件"为出发点,从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西方新闻媒体的真实属性,包括: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由来;西方新闻学的理论归宿;西方媒体与政府的关系;西方媒体与市场经济、利益集团的关系;西方媒体仍是后冷战的武器.  相似文献   

6.
按照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点,社会演进一般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本文关注的是一个民族自治县"跨越式"发展的案例,该县利用县城搬迁的行政措施使游牧民族定居在城镇中,并通过民族社区管委会的组织机构,将定居者纳入到当地政府的行政管理之下.当地牧民在居住环境、管理方式以及媒体接触行为等方面与原先相比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电视媒体在哈萨克族群众现念和社会建构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标题制作中,问号得到特别青睐.越来越多的纸媒新闻引问号入题,形成"问号新闻"."问号新闻"为新闻传播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引发了诸如新闻真实性、媒体公信力、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媒体只有对"问号新闻"把握好一定的原则和度,并注重媒体自身品位的塑造和提升,才能使"问号新闻"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范跑跑事件"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跑跑事件"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引起全民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这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沉默螺旋"理论很难加以解释,反而显示出了反"沉默螺旋"现象.本文从"范跑跑事件"出发,旨在从网络特性、社会环境、中坚分子三方面出发找出反"沉默螺旋"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利玛窦规矩"在南昌的实践为对象,从受众研究的视角出发,分析利玛窦在南昌成功赢得受众的原因,以史为鉴,得出对孔子学院"四步走"的"大众化"策略:一是精英形象的塑造,二是公共关系的改善,三是话语权的谋求,四是理论的包装.笔者认为汉学西传要以"西人"为本,针对西方受众的情感、思维和文化背景实施传播策略,谋求西方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正在国内外有序推进.沿线各国的媒体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内容之一,对还原沿线国家的真实形象,营造舆论氛围,促进媒体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合作,发展沿线国家特色媒体产业,增加沿线各国文化产业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媒体对每个国家都有特殊意义,因此,沿线各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以及传媒体制与政策等的不同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合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围绕这些挑战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助力各国媒体合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借助互联网平台制定与时俱进的宣传策略.近年来,主流媒体尝试对"饭圈文化"收编,并借鉴其应援文化对新闻舆论工作进行创新.主流媒体的转型探索开拓了舆论空间,但同时也遭到质疑抨击.分析主流媒体"饭圈化"策略的深层逻辑和表现特征,反思主流媒体该如何在不失权威性与公信力的基础上做到传播策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利用视频、声音、图像等媒介形式,进行短、平、快的高频互动,是"微时代"信息交流的主要特征,也逐渐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鉴于目前我国国家话语权还不够强大,主流媒体对外传播效果不太明显的现状,各种微媒介的作用得以凸显.本文指出"微时代"对外文化传播关注日常生活,具有碎片化视觉传播方式、轻松幽默的话语模式以及背景化、隐蔽式的的传播形式等特点.在崭新的全球化传播语境中,应进一步释放微媒介的传播力,采用轻灵的故事叙述方式、工业化的文化产品思维以及情感共振式的文化输出等策略,展望未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情境化呈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诞生对于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也就意味着媒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坚持特色和创新发展之路,唯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一些网络编辑和记者为了利益不惜将道德底线抛之脑后,在新闻标题上大做文章,"标题党"的乱象屡禁不止,对网络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围绕网络新闻中"标题党"出现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新闻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方媒体关于2006年"中非峰会"的报道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从议程设置、彰显真实和隐蔽控制等角度,剖析了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策略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牛玮一 《东南传播》2021,(10):89-91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要渠道,在"他者"观念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他者化"报道的思维依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他者"的媒体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本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精神文明交流过程,只有破除"他者"观念的二元对立思维,才能将跨文化传播变为一种共享、开放的传播形式,从而获得打破各文化间交流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在拉萨"3·14"事件的报道中,一些西方媒体公然违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肆意歪曲事实真相,愚弄、欺骗公众,又一次暴露了隐藏在"客观"、"公正"幌子下的真实面目.本文通过一些西方媒体对"3·14"事件的歪曲报道,分析其歪曲报道的原因、手段及本质.  相似文献   

17.
秦拓 《新闻传播》2022,(5):39-40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近年来在文化推广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海外传播中有像李子柒这样的自媒体,是我们媒体工作者的骄傲."李子柒"自媒体的海外传播的成功,值得当代媒体人学习借鉴.鉴于此,笔者结合对外传播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李子柒"自媒体文化内核及其海外传播的发展路径,旨在探究自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对外...  相似文献   

18.
"新世相·图书馆"是自媒体"新世相"于2016年6月推出的商业阅读推广项目,文章在探讨其推广策略、能否有效重构阅读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项目对公共图书馆利用自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再论"第五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们关于第五媒体的认识误区,指出真正的"第五媒体"还没有出现,这种新媒体究竟是一种什么形态甚至在概念上如何描述,目前还处于比较模糊的争议阶段.该文运用"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媒介"理论分析了太众媒介的发展规律,指出第五媒体的出现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0.
综艺节目热潮涌动促使"CP文化"从一个小众宅文化逐渐成为娱乐节目的流行现象,关于"CP"的话题量、报道量也居高不下,形成"CP文化"的"媒介奇观".本文主要在"媒介奇观"视野下从社会心理、文化环境、媒体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和归因,对其进行反思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