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因材施教的涵义因材施教就是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这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因材施教首先要“因材”。“因材”就是承认人有差异性,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去发现人的差异和特点,据以实施不同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了。最先在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实施新课程,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资源观,真正面向全体,分层次达标,因材施教,成功教育。  相似文献   

3.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发展,它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莫颖韵 《考试周刊》2007,(37):82-84
"分层教学"实质上是"因材施教"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专学生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此原则下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笔者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对实施教育公平提出了本质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教育的权利问题,或者叫教育的基本人权问题。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是指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一个区域内的教育,首先是要解决机会均等,其次是解决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这就是公平。有了教育公平,才谈得上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保证此门课圆满完成的基本保证。一、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及实施原则1.实施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如何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责任·道德:克尔的现代大学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克拉克·克尔看来,现代大学承载着多方面的教育目的:为学生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环境;促进全社会个人能力的发展;实现中学后年龄组的教育公平:保证纯粹学习的实现,支持智力的和艺术的创造性;提高个人的社会评价能力;实施纯粹学术教育,开展批判性评价。为实现这些目的,现代大学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在学术生活中严格遵循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9.
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就是因材施教。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条件下,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教育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但教育的方法且是主张差别对待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精髓1.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人类的贡献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为了培养适应当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改革也向纵深处探索。现代教育理论非常重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和主体的双主作用,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育的原点非常单纯,就是教书育人,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而孔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教师为终身职业并且对教育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你是否真正了解你的每一个学生,你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吗?要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他们的气质,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不仅要了解他们的能力,还要了解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仅要了解他们的智力水平,还要了解影响他们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等等情况.总的来说就是要了解他们的一切情况.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还只是因材施教的第一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科学的教育方案并加以实施,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加以适当的调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才能算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制定出适合他的教育方案就是个别化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其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为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有所获,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内容,为学生日后的化学学习发展提供保障,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在分层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方针。  相似文献   

13.
论个性化成才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质上就是个性化成才教育。个性化成才教育的前提,是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要有针对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个性化成才教育的关键,在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要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不要过度负责、过度导向、过度要求。个性化成才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陈克武 《成才之路》2014,(21):61-61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必须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构建切合学生实际的科学教育新模式。为此,我们从初三级选择部分班的化学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班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班。多年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推进,是促进优化教学、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客观性决定了数学教学不能要求有差异的个体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数学教育活动不能一刀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教育要求,不能单一化,而应当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每个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这是新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现有的水平为第一水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为第二水平,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发展潜能,以“量身定做”的不同要求,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发展目标,使处于不同发展区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来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数学成就动机,调动各层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  相似文献   

16.
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教学无类,现代教育理念更是如此。学生小论家庭背景、种族、经济状况,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教育权利的享有最终是通过教师实现的。如果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爱好等,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因材施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原则,而且还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体现在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因材施教原则在本质上是教育正义原则的具体体现。首先它表达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其次它表达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所意味着的事情。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和特点的尊重与承认,依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证每一个受教育者在自身基础上成为卓越的人,成为具有人的品质的真正的人,使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不仅获得生存能力,而且还获得创造自身幸福生活的能力。实现这种目的的教育,即实现教育所意味着的事情的教育,就是正义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教育正义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8.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径。学科渗透须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和科学的评价观;学科教学的地位、学科本身蕴舍的内容、专业师资缺乏的现状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决定了学科渗透具有可行性;了解学生背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成功发展的体验和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是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因材施教”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指的是人,“施”是实施、根据,“教”是教育、教诲。《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被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笔者主要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因材施教是班主任对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学生实施的思想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及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往往表现出干差万别的个性特征。班主任只有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不同类型学生的提高和转化,才能使所有学生真正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想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应当掌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