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根据韩礼德的界定,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通过对新闻语篇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分析,我们看到语域分析为新闻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和多功能的理论框架。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语篇的语义和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语域分析在语篇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语域的适用范围以及在等值翻译和语言教学中所得到的体现。语域的应用与语域的功能密不可分 ,文章论述了语域功能的客观存在及其在语篇中的表现特征 ,并着重阐释了语域在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的两个主要功能 :反映文化的功能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3.
卢敏 《考试周刊》2010,(2):43-44
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通过语域表现.由三要素——语场、语旨、语式构成。语境及语域理论对翻译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源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源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及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4.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的系统看作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根据语境和与其对应的语篇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个语义网络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以语篇衔接理论、语域理论和语篇体裁分析理论为指导,探讨在理论支撑下的不同课型的设计与实施,可使英语教学实现从微观层面向宏观层面的拓展,从表层结构分析向深度意义解读的拓展,从单纯课堂话语向学生社会生活的拓展,从而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语用理论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几个主要特征。话语标记语是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话语标记语在话语中具有关联性、顺应性及礼貌性三个语用特征。首先,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提供了认知依据。话语标记语的关联性使其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认知共性和语境效果。第二,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不仅可帮助说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第三,话语标记语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能够增强话语的礼貌性,提高话语的礼貌级别。  相似文献   

6.
词义与语境     
词义有词典意义,有语用意义。词典意义是词典上阐释的意义,语用意义是词语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意义。这二者的意义应该是一致的,但是语言在运用过程中,语境对词义产生了影响,使一些词义发生一些变化。本文就语境与词义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关于语境的有关论述 英国功能源语言学家哈利迪1964年提出“语域”概念,认为语体就是由于使用语言的场合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域变体。他把语域分为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相当于语言环境即语境。  相似文献   

7.
语言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被使用,它总是为一定的交际目的服务的,语篇的生成是与其社会语境因素密切相关的。本文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分析了英语新闻语篇的语域特征,并把语域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语篇翻译中,证明了语域分析在语篇翻译中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指出英语商务信函是一个独立的语域。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语域和语境理论,通过对英语商务信函的语义特征的分析,指出翻译中译文应力求与原文语篇在功能上的对等,即语域的所有三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的对等。  相似文献   

9.
视角、前景化和框架,以及它们在英语话语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相互联系,是语言交际中产生不同识解的三个因素.在英语话语中,由于语篇的产生与语境联系密切,语境能够成为描写言语行为特征的认知域,激活框架和知识基块,诱导说话人选择视角和前景化,并生成语篇.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依托题旨情景恰当地选择语言的一种手段。在语篇中使用英语修辞可以增强整个语篇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并传达一定的语篇意义,不同的修辞手法在不同的语篇中有不同的功能。本文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三个方面对英语修辞手法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进行了功能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唐儒道语境下的张志和,徘徊在"仕"与"隐"之间。以往的张志和研究均围绕其隐逸思想展开讨论,较少回归文本。因此,其作品《渔歌子》五首还有值得发掘和拓展的研究空间。在深度阅读和文化还原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叙事场域和书写想象来分析《渔歌子》,尤其是通过对其叙述语境的阐释,可以揭示出作品背后隐藏的"江南"这一核心意象,以及这一意象所承载和传达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12.
从致谢语篇看语类与及物性和主位推进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简述了语类、语域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学术著作中“acknowledgements”的语类结构及其在及物性和主位推进模式方面的体现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语篇语类和语域以及作者交际意图的关系,旨在证明及物性和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和语篇语类及语类纲要式结构的各个阶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说明语言是一个社会符号体系,语类在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符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杨丽梅 《海外英语》2014,(10):173-175
Recently,register theory has been largely adopted in translation studies.It can better avoid subjective factors in translation in perspective of register.It can also evaluate"faithfulness"of translated text in a rigorous way.In the paper,register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political discourse translation.In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he defines"register"as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And there are three variables of register,respectively,field,tenor and mode.Field means what is taking place in the discourse.By tenor,it refers to who is taking part in the discourse,i.e.participant.As for mode of discourse,it means what the language will do for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The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guiding role that register theory has to political discourse translation practice through field,tenor and mode.  相似文献   

14.
窦君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5):125-127
韩礼德和巴赫金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研究实际使用中的语言,他们都认为对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社会语境.韩礼德对语境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了语域理论,巴赫金注重的是交际的整体性,他的理论推动了动态语境和互文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Of Beauty是培根的Essays中第43篇文章,语言简洁,文风古朴、庄重。其风格是通过语言的符号体系来体现的。根据刘宓庆的风格翻译理论,从词语标记、语域标记和修辞标记三个方面比较Of Beauty的三个中译文本风格与原文风格,可以看出:王佐良的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相适应;曹明伦和何新的译文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意译的成分较多,个人发挥之处明显。  相似文献   

16.
Register refers to the variety of language that is appropriate for a particular situational context. This study examines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register switching expertise as they become independent readers. Participants were 17 first graders identified by their classroom teachers as at-risk readers and admitted into an early literacy intervention program called Reading Recovery. At both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Reading Recovery, each child was asked to share a story about a personally relevant topic in a face-to-face, conversational context and then dictate that same oral tale as an autonomous/written text intended for a reader audience. The 68 texts (34 oral and 34 written) were analysed for their use of register-appropriate cohesive linguistic choices. It was found that as these at-risk children grew from emergent to independent, strategic readers, they were concurrently developing skills in constructing written register texts by recontextualising the cohesion language patterns in their oral register texts. It is suggested that developing expertise in register switching may compos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o read and write. This finding i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relevant literac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这里从语言史、翻译史、体学以及目标读的角度出发,认为既然原作语言适合其当初目标读的字阅读能力和接受水平,而且原作与其原目标读之间没有语言上的时代隔离现象,那么为了使译作的语言再现原作当初语言的时代特征,译作体的选择就应尽可能地服从我数目标读的语言使用偏好,采用现代语言,才能使译作和原作在体上取得尽可能的一致,共同凸显出作品语言的当代特征,只有这样的体选择,才能使名的重译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邵倩 《太原大学学报》2013,14(2):68-70,83
2012年流行起来的新兴网络语言“禅师体”,运用语域混淆的手段,将人文哲学和自然科学两种不同领域的语言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语篇讽刺调侃风格。运用语域理论,从语用、语旨、语式等视角对“禅师体”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手机短信中,"包袱"是创造幽默效果的一种重要技巧,而它的形成与语言模因变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篇三个层面的模因变异探究手机短信"包袱"的生成,研究发现语言模因论对于手机短信中"包袱"的生成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