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我看课堂上举起的小手是钻出泥土的小草的脑袋,是雨后的幼林,是春日拔节的嫩笋……没有举手的孩子错了吗?没有错。是生命都有需要.他们也期待着钻出土层,等待着雨丝轻扬,向往着听自己  相似文献   

2.
人类注定是怕孤独的,因此他们一直都在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而且他们坚信地球以外一定有生命存在,或许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那些生命在哪里,或许那些生命还没有诞生, 但人类一定不是孤独的。因此, 即便是生命的蛛丝马迹人类也  相似文献   

3.
晴天·雨天     
孩子是这个世上最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欢呼雀跃如同毕毕剥剥竹子拔节的声音。很多幸福的孩子在各自如鲜花般盛开的童年里,奔跑、舞蹈,却也有不幸的孩子,由于上帝的疏忽,他们一生下来便注定要承受命运的折磨,饱受磨难——或许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我在"一亩三分地上"不停地耕耘着、劳作着,即使是艰苦的环境,也始终保持昂扬的生命状态,向着太阳的方向。或许你听不到我语文教学中拔节的声音,但我仍然在悄悄地长大、慢慢地长大。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早春破土的小草、是枝头舒展的嫩芽,他们舒展膨胀、奋力冲撞,迎接金色的阳光。绿色象征着旺盛的活力、预示着蓬勃的生机、孕育着绵延的生命。生命使宇宙有了价值,而灵动着鲜活生命的人使课堂有了价值,教师也因此成为最崇高的职业。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憧憬着能与时俱进;期待着自己撒下革故鼎新的种子,能沐浴着人文主义的光辉,在素质教育的土壤中孕育吐叶,拔节  相似文献   

6.
和你做朋友     
班上有一群孩子。他们从不跟我说话,见了我也不打招呼,甚至在我的课堂上,他们也从不举手。他们或许是畏惧我,或许是抵触我。总之他们和我之间有距离。而小雨就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小雨总是在下课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微笑着走过去:"怎么了?有什么事跟老师说说?"小雨一句话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堂是缓解压力,释放压抑的重要场所。为什么这样说呢?由音乐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见一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在释放着某种压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会发出生命的欢呼。这里没有题海练习,没有考试的压力和烦恼,有的是动听悦耳的歌声、自由自在的评论。学生不自觉地用言行告诉了我,音乐是他们所需要的,音乐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开心,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堂是缓解压力,释放压抑的重要场所.为什么这样说呢?由音乐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见一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在释放着某种压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会发出生命的欢呼.这里没有题海练习,没有考试的压力和烦恼,有的是动听悦耳的歌声、自由自在的评论.学生不自觉地用言行告诉了我,音乐是他们所需要的,音乐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开心,能让他们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Z2)
只是故事到了最后,上帝或许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许还会赦免亚当的罪只。因为上帝没有错。亚当没有错。夏娃没有错。我们都没有错。  相似文献   

10.
郭萍 《学子》2013,(6):24-25
新时代呼唤全新的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呼唤和谐生命化音乐课堂。新的理念带来了清新的风,我们音乐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也在悄悄地变化,憧憬着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在素质教育的土壤中孕育发芽,拔节成长。我们的孩子也由此走进了一个新的学习空间。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面对音乐课堂上那么多双渴求的眼眸,我经常会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们?什么是生命化音乐课堂?生命化音乐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做着属于自己的诠释和演绎。我认为:生命化音乐课堂,应该是能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和理想憧憬的课堂;应当是充满着人性与智慧,充满着激  相似文献   

11.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充盈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把这些知识发现出来",而数学课堂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把浓缩的经历当作他们探究这些知识的历程,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角.  相似文献   

12.
生命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生命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课堂教学也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课堂,没有灵性,让人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3.
生命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生命就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气;课堂教学也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课堂,没有灵性,让人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4.
<正>人生就如同建筑房屋,而梦想只是个虚无的计划图纸,它是人们自己设计画出的,也需要自己一砖一瓦去建造它。只有完美的图纸配上完美的行动,才会建造出完美的房屋,人生也就完美了。那些追求梦想的人,或许还没有成功。但是,他们忠于内心,真实快乐,生命的每一刻都在创造意义。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勇者。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一个没有遮盖的大课堂,生活是一本没有文字,却永远也解读不完的教科书。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育着巨大发展潜能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发展价值。如果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生命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生命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课堂教学也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课堂,没有灵性,让人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生态的、整体的、系统的有机体,作为机体的一部分——课堂语言评价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即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然而,传统的教师语言评价只是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水平的对或错简单判定,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推进作用,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生态的、整体的、系统的有机体,作为机体的一部分——课堂语言评价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即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然而,传统的教师语言评价只是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水平的“对”或“错”简单判定,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推进作用,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在课堂中无意义的追问,设计无效的问题,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课堂讲述,使我们的课堂充斥着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学生的表情变得默然,眼神不再澄澈透亮,或许他们的生命还在生长,但已经承载了太多别人的意愿……课堂上,老师太多的暗示,眼神的操纵,让更多的学生迷失在本  相似文献   

20.
课堂生命即课堂活力。课堂没有活力,将不具有生命力。沉闷的课堂对于教师、对于学生都是一种煎熬,教师是徒劳无功,学生是索然无味。毫无疑问,我们的课堂需要有生命的课堂教学!为了让课堂像鲜活的小溪一样潺潺流动,为了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交流中展现他们的生命力,我从以下方面下总结了我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