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趵突泉》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八册的一篇看图学文 ,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具体描绘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 ,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课文的重点是第三、四自然段 ,作者在这两个自然段里对大泉和小泉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并尽力抒发自己的种种感受 ,从而引起人们对美景的向往 ,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像。二、教学目标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 ,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  相似文献   

2.
《趵突泉》是一篇看图学文。老舍先生以清新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以一个“美”字贯穿全文,让学生美在其中。一、调动感官,体会形象美课文插图是一幅国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找找大泉和小泉,直观、形象地把握对趵突泉美的感受,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还可以补充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丰满趵突泉的形象。二、赏析品味,体会语言美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两个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大泉和小泉的美,引领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充分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1…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趵突泉》是小学语文五年制第七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游记.作者用生动、形象、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感情.作者按照名胜——泉水——大泉、小泉的写作思路把济南名胜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大泉涌流、小泉冒泡的优美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十分动人.  相似文献   

4.
《趵突泉》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描绘了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一年四季永不疲竭、昼夜喷涌的大泉和姿态各异、情趣盎然的小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无穷的力量、神奇造化的赞美。作者融情入境,观察细致,体验真切,并边看边展开奇妙的想像。因此,四百多字的短文读来形象鲜明,生动而极有趣味。作者描写大泉,采用写意笔法,描写与抒情浑然一体;描写小泉,刻画细致,长短句交错使用,观察者急切叙说夸赞的神情跃然纸上。课本编者配以插图,把它设计为一篇看图看文,图文互用,再辅以发掘的相关学习资料,对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极好的机…  相似文献   

5.
师 :山东省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 ,所以济南又称“泉城”。据记载 ,济南有名泉72眼 ,趵突泉为第一泉 ,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济南观赏吧!(放录像)师 :看了录像 ,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 :我觉得趵突泉很美。生 :我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师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趵突泉的呢?请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分别写了趵突泉的声誉、溪水、大泉、小泉的特点。师 :说得对!我们先学习第一自然段。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生 :直接了当 ,引出下文。师 :趵突泉有这么高的声誉 ,它有什么特点呢?(指名朗…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讲读课文。作者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采用由面到点的方法,对趵突泉进行了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突出了趵突泉水清、量大、态美的特点,歌颂了大自然的美。描写大泉和小泉景色特点的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抓住重点,通过细致观察,采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写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由具体事物引起的联想,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自然美,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掌握生字“偏”、“藻”和多音字“济”。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第八册3课《趵突泉》系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小品,原题作《趵突泉的欣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个大泉的“伟大”和众多小泉的“有趣”,生动地反映出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3.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体会语言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咱们班的同学聪明活泼,见多识广,现在考考你们,想接受我的挑战吗?广州的别名是什么?为什么会称为花城?(广州花很  相似文献   

9.
《趵突泉》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具体描绘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习作者根据自己观察点的转移,分别描绘泉水、大泉、小泉优美的姿态,展开丰富联想,把握趵突泉写得鲜明生动的思考方法,在品味语境和朗读中,训练思维能力。一、引导观察理顺思路1.作者在观察趵突泉时,观察点是怎样转移的?2.作者有几个观察点?各在什  相似文献   

10.
在《趵突泉》一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表情朗读,从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观察描绘、寓情于景的写法中,感受趵突泉之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趵突泉》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课文描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神奇朦胧的姿态。文章构思清晰,意境美,想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趵突泉的神韵美集中体现在课文第3、4自然段。教学时,如能充分挖掘这重点段中美的内涵,将会获得很好的审美教育效果。一、欣赏活力,领略神奇美课文第3自然段,作者浓墨重彩,描绘了趵突泉永不衰竭的自然活力。看那三个大泉吧,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总是那么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这是大自然力量的美,生命力的美。冬天的趵突泉———泉上热…  相似文献   

12.
在本册的16篇讲读课文中,有9篇是这次新选编的。《趵突泉》选自老舍解放前写的著名散文《趵突泉的欣赏》。课文描述了济南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先讲趵突泉在什么地方,再分别描绘趵突泉及周围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用生动、纯熟,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把昼夜喷涌的可爱的泉展现在读者面前。学习这篇课文,一要抓词、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词、句的意思,体味这样描述的妙处,二要理清课文的层次,了解作者是怎样自然而又有条理地叙述事物的。在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写作长处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唤起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感受到趵突泉的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3.学习生字并理解“幽静”“妩媚”“晶莹”“疲倦”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都很流畅,老师也想读一读。在老师读的时候,你们一边看画面(手指大屏幕)一边认真听。想一想,大泉和小泉涌出的水各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用生动的词语和比喻句,将它说得具体一些。(配上悠扬的音乐,师深情地朗读,生边看图,边想象。)生:大泉特别外向,像个爱闹的小男孩,不停地捣乱。生:大泉像勇猛的战士一样勇往直前。生:大泉像豪爽的铁木真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生:大泉呀非常潇洒。生:小泉特别腼碘。生:小泉像含羞草一样,羞羞答答的。生:小泉像淑女一样。生:小泉像个少女一样羞羞答答地走来。师:同学们,你们的词汇量真丰富,老师…  相似文献   

15.
《趵突泉》(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3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游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本文富有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下面拟略作剖析。1.趵突泉与其余名胜的对比本文首句“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煞有介事地点出三大名胜,意思是谈趵突泉与千佛山、大明湖处于不分高下、三足鼎立之势,同样美丽,同样出名。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点出“单讲”趵突泉,让读者造成疑窦,为什么要“单讲”趵突泉呢?课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许多篇都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般纯洁透明,像山林般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章说理透彻,十分精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更有效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同时也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就我在教学一类文《趵突泉》和二类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两篇课文中如何采用填表法进行阅读教学作一简单地说明。 《趵突泉》一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三课,属一类文。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一篇优秀散文,它主要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具体描绘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观察的重点具体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课文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一篇状物写景的名篇。作者展现了三幅日出的壮美图,既有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又有主观感受,其感情是随着日出前后景色的不同变化而显现出来。教学时应以感情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指导掌握如下学习方法,以提高审美情趣,领略文章的动态美、色彩美、意境美: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弄  相似文献   

19.
    
不少人对美丽的趵突泉很熟悉,谈起来滔滔不绝。可如果我问你,趵突泉的未来是怎样的,你会如何回答?如果不知道,那就请随我到那可怕的梦中去寻找答案吧。…………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我正想打听,这时,传来一个声音:“这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刚刚认定的目前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趵突泉。下面我们先去观赏大泉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简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本文在写法上不仅采用了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佣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