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而言,所谓的“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称为“课文解读”更准确。解读课文时,可用“三步解读法”: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第二步,敢于质疑释疑;第三步,提炼精神营养。三步解读,先后有序,不可颠倒,不可偏废。一、“课文解读”出生记2015年暑假,我有幸聆听了贵阳市十九中陈华老师的讲座《从语文的阅读教学看文本解读的内容及策略》。陈华老师介绍了孙绍振老师的“还原及对比”  相似文献   

2.
解读文本是教学的起始,每位语文教师拿到教材进行解读时,在心里自然而然会产生疑问:“这篇文章的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编者为什么会将这篇文章选择在这个单元?”在解读文本时,大多数教师仅仅关注单篇课文,对文本的解读片面、单一,注重的是“点”,忽略了课文在年段、年级、单元、教材序列等“面”和“体”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解读时应从作者、编者、教者、学生的视角出发,关注年段要求、单元主题、文本类型、课时划分、教学内容等,使文本解读立体起来。  相似文献   

3.
<正>对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文本解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对整本教材进行宏观解读,从而全面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整本教材内容,我们一般称之为“教材解读”;二是对某一个单元进行中观解读,旨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统领下的单篇课文教学目标,我们通常称之为“单元解读”;三是对具体课文的微观解读,即教师通过解读文本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等,这是名副其实的文本解读。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全面、准确地进行单元解读。  相似文献   

4.
1.课文原句:Before she could move,she heard a loud noise,which grew toaterrible roar. 考点:before的特殊含义。 解读:1)表示“没来得及”。如课文原句意为:她还没来得及迈步,就听到了一声巨响,接着就是可怕的隆隆轰鸣声。 2)表示“不知不觉地”。例如: 1 fell off the tr  相似文献   

5.
解读法     
为了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某篇课文 ,有时需要对其中的某些难点疑点进行资料性的解说 ,这一方法即为“解读法”。从解说的范围来看 ,它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宏观式 ,即从整体出发 ,对课文思想内容、结构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鸟瞰式的解说 ;二是微观式 ,即从局部着眼 ,发现或发掘文中的难点疑点(如词义、句义等)一一予以诠注品赏。从解说的手段来看 ,它又有多种具体形式 ,如问答式、提纲式、诠释式、比较式、集纳式、品析式、摘要式、图表式等。下面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为例加以具体说明。一、宏观解读1.问答式…  相似文献   

6.
一、从历史的偏见中回归真实 选入语文教科书的许多文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师对课文主题思想和主要人物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解读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对课文进行深度解读,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如<陌上桑>中的使君,在不同历史时期教师会有不同的角色解读,如果不加以引导,就无法让学生明白其主旨.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自1932年入选中学教材已近百年,查寻各个时期教材对它的解读,可以发现一个定位,即由模糊到清晰、由粗略到精细地探索和完成中学文学鉴赏教学;三个高度,即1979年版的政治学解读“高度”、1997年版的文学审美高度和2019年版的文化学解读高度。回顾历史是为了正视现实和展望未来,现行教材对《荷塘月色》的解读取得非常大的进步,未来的课文解读要落实高中新课标的要求,填补某些空缺,即利用信息资源更好地解读,扩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促成课堂公共话题与个人话语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的一篇古诗词体裁的课文。如何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依据,并针对诗词体裁课文的特点去解读教材,进而指导教学,这对搞好这类课文的教学有较为现实的意义。一、知人论世,具体分析大家知道,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从各种各样的作品节选、改造而来的。所以,解读课文首先要以一位读者的身份把课文当作一篇作品来读。俄国作家赫尔岑曾经说过“:书,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那怕这篇文章面世距离现在仅仅是几天或几年,文章所提供的实…  相似文献   

9.
革命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素养的重要维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是落实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载体。研究发现,当前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学面临着“课文解读标签化、目标定位重‘道’轻‘文’、任务设计缺乏向生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扁平化”的问题与挑战。聚焦释义、解码、评鉴的层进阅读教学理论不仅从“文载何道、文何以载道、文道如何”三个层面为解读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提供了逐步深入的策略,而且从“基础、精深、超越”三个层面为设计语文革命文化教学任务指明了拾级而上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最明显的是课堂基本脱离了“牛不喝水强按头式的硬灌输”,课堂活泼生动起来;最值得高兴的是对课文(文本)的解读,基本打破了“政治的枷锁”,充分体现了教师解读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物极必反。有些课堂又走人另一个极端,“脱离文本旁逸斜出的创造性阅读”、“看似热闹实则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1.
吃透编者意图,是正确、合理、科学地用好文本的前提。当一篇文章选为教材,作为教师就必须既要明白作者意图,更要明白编者意图,这样才能努力实现教材预设的目标。当然,教材中选人的每一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所承载的.除了作品固有的思想旨趣,更承载了编者预设的知能体系和价值标准,承载了社会对学子的殷殷希望。因此,文本解读不仅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更是体会编者意图的重要手段。如苏教版在每册教材开头均安排有一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文本解读】《田忌赛马》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本单元正是教材以落实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单元,本文编入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孙膑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孙绍振、孙彦君两位老师的著作《文学文本解读学》对文学文本解读进行了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还原法”。笔者围绕书中提及的还原法的理论内涵及实际应用,思索此法对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部分课文文本解读和落实教学任务的指导作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在课文组织方面的显著特点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元,这无疑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一线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仅仅把“知人论世”作为落实人文主题教学任务的途径,中国有几千年的“知人论世”传统,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课文解读作为一种"教学事件",是解读者带着自己的目的,通过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寻找意义的过程。文学课文解读的合理性必须从解读者和文本的关系中确立,主要体现在目的论、内容观和解读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文学课文解读的目的应该"向内转"——转向解读活动和解读者自身;意义应是文学课文解读的中心内容;合理的文学课文解读应该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看问题角度不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对课文的解读也是如此,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同一部作品(课文)时,由于所处的时代、民族、阶级不同,以及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和阅读心境的差异,会对课文的主旨把握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提倡创新的新形势下,在个性化、多元化的今天,多角度解读课文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解读课文是语文教师备课的基本能力之一,是理解课文并转化其为教学资源的起点,是增加教学资本提供教学原动力的策源地,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古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所谓“特殊”有二:一是对古诗诵读有特殊要求;二是对古诗理解有特殊要求.本文重点说说如何解读古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抛开文体,随意解读文本教学中,从一篇课文教学的开始到结束,对文体不管不顾,一字不提该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始终以“文章”称之。学生学完了课文尚不知是什么文体,只知学了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汪潮 《福建教育》2010,(2):17-19
文本解读的误区不少,如主观曲解、凭空分析、死抠课文、迷恋权威等,导致不同程度的浅读、误读。有两种文本解读倾向特别值得关注:一种认为应尊重原有的文本价值,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文本;另一种认为,历史是发展的,文本的解读是读者个性阅读的过程,可以突破历史的界限,用现代意识或生活观来重新审视教材中的文本。  相似文献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要通过多维视角解读课文,充分了解学情;精准定位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助学系统,有效落实“长文短教”的教学理念,化解长课文之“繁”。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凸显人文性和工具性。“三维目标”明确规定,既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又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确,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的统一,可这种有机的统一却被不少语文教师误解为——每篇课文都得落实“三维目标”,甚至误认为每一篇课文思想教育的熏陶重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这些教师牺牲了文本的“庐山真面目”,人为地给许多课文都贴上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于是,就有人感叹:“语文课堂教学肥了政治科的地,荒了语文科的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