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亮辉  刘充 《小学语文》2013,(11):40-4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称“语用”)的意义及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部分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做才能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大计”呢?本文以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为例,谈一谈我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4.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那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任务呢?  相似文献   

5.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进~步突出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同时还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看来,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两个重要特点。本文从四个关键词一“积累、对话、训练、表达”入手,就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穆健 《小学语文》2013,(6):12-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首次将“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核心与本质的概念直接指向语文课程和内容。这对于我们探索语文教育规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那么,在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怎样做到“关注语言文字运用”呢?  相似文献   

7.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在于词语.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作为语言材料的词语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呢?笔者透过几则教学案例,管窥几个语用视野下词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从运用语言的角度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践特性。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运用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必须凸显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但许多教师把词语教学的目标只定位在“理解”层面,对于“运用”,在课堂上却并不见着力。《语文课程标准》(20l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内容涵盖“理解”和“运用”两个方面,而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就是在实践中历练。笔者在欣赏名师课例时,发现名师们一直以来正是能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角度来思考教学,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黄成沐 《教师》2014,(21):39-4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应当致力于在"品味"和"实践"上下工夫。"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品味表达,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表达,便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12.
连庆平 《师道》2024,(3):16-18+44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语言文字”,《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学科的生活化素材是将生活素材转化为语文课程,用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杨孙涛 《新疆教育》2012,(23):104-105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新课标内容和目标都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必须依托文本,聚焦文本语言,关注言语表达。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成为新课改后的热门名词。语文课堂如何基于"语用"展开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语言实践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笔者认为,"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指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运用"应有两层意思:一是能正确、规范地运  相似文献   

19.
水长流不息,滋养生物;水荡涤万物,纯净通透。水的特性正如语文课程一样,与人息息相关,滋润心灵伴人成长。正如《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升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若水语文,一直是我的教学追求。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围绕“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这一核心来开展教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开展多种教学实践的基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