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逃离"是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作《欢乐之家》中的主人公莉莉在恋爱,婚姻和社交生活中处处显示出"逃离"的心理趋势。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和霍尼的女性心理学来分析,莉莉的"逃离"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逐,而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姿态。通过一次次的"逃离",莉莉才能逃离男权世界,挣脱父权制对女性的束缚,寻找真正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最终到达精神自由的彼岸——真正的"精神共和国"。  相似文献   

2.
对“嫦娥奔月”这则神话以全新的女性视角进行阐释,可以析出女性“逃离”男权压抑的主题。《作女》中的卓尔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与“嫦娥奔月”在形式与内涵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从而形成了原型上的互补与参照。在性别角色规范与自由、理想不可兼得的历史境遇中,嫦娥和卓尔存在着相似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作女》进行合理有效的文本阐释,沿着原型批评与女权主义相结合的方向,我们可以发掘出当代都市女性中“逃离”一族的深刻心理机制,以及“逃离”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内涵:不仅表明了写作女性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同时这种书写还是一种指向人类和谐平等的性别化前景的崭新建构。  相似文献   

4.
《无声告白》对来自跨族裔家庭三位女性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她们遇到的来自社会的歧视、家庭的压力以及内心的苦闷,最终选择了不同的逃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结果。通过分析女性屈服、迷失、成长三种逃离结果,向读者展示了精神困惑存在的普遍性。女性在面对困惑和焦虑时,一味地自欺逃避并不能摆脱困境,而是应当通过积极的自由选择打破困境,从而构建真正的自由和自我。  相似文献   

5.
刘晖 《培训与研究》2005,22(3):9-11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本文试图分析这部小说的两个重要主题:一是“逃离”。哈克要逃离“文明”社会的虚伪与腐败,吉姆要逃向自由;第二是“觉悟”。对哈克来说,沿河而下的旅程是认识与道德成长、觉悟的旅程,学习的旅程,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他都获得了知识,最终成为一名具有健全心灵和民主理想的人;而吉姆作为一个平等的“人”的意识的觉醒体现了黑人对自由、对真正“人”的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6.
伊芙琳下定决心逃离苦难.却终在出逃前精神瘫痪的荒谬结局印证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伊芙琳由于长期处于都柏林人的“注视”之下,终被异化为不自由的“物”,交出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与未来。  相似文献   

7.
女性写作是一种存在性“发言”。女性只有自己书写自己,才能深切地把握自己。爱与死、伦理和宗教,是女性写作的真正主题。人类精神中的原罪意识在徐小斌、铁凝等女作家的作品中有意蕴深刻的文本体现和文化读解。原罪书写是当代女性写作再一次的精神历险,显示了女性写作在性别自觉与文学自觉的双重意义上的进步,展现了更为成熟厚重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陈平 《邢台学院学报》2010,25(3):36-37,42
漂泊、逃离,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后所选择的一种姿态,在20世纪的女性写作中不断闪过文学史的天空。虽然这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莫测之旅,但它是重写父权话语覆盖下的女性历史,重建女性自我主体性必须经历的一次精神探险。  相似文献   

9.
漂泊、逃离,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后所选择的一种姿态,在20世纪的女性写作中不断闪过文学史的天空.虽然这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莫测之旅,但它是重写父权话语覆盖下的女性历史,重建女性自我主体性必须经历的一次精神探险.  相似文献   

10.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欢乐之家》通过对女主人公莉莉·巴特悲惨命运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贵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揭露了上流社会的卑鄙龌龊。本文试从分析爱默生的“自立”“精神至上”的观点对女主人公命运的影响出发,评析莉莉·巴特是现实生活的牺牲品,追求“精神共和国”的失败者,道义上和精神上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1.
论陈衡哲小说的女性觉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认为,陈衡哲坚持的是非“女性化”的写作立场。本人认为这一结论不确,陈衡哲的小说创作实则体现了“五四”早期新女性对自由人生的呼唤和渴望,以及对女性自身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的思考和探索,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化写作。  相似文献   

12.
兄弟们,不是你们逃离了大学,而是大学逃离了你们,逃离了咱们。什么叫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这是圣人为我们树立的大学精神。孔丘先生率领一群各具情态的弟子在河里游完了泳,坐在河边的沙滩上讨论人生境界等“文科”知识和驾车射箭等“理科”知识,春风荡漾,白鸥翱翔,欢声笑语,大河汤汤。子路辩论不过孔老师,情急之下竟然动粗,一个左勾拳打过去,不料那孔老师也是练家子出身,轻轻一把拿住子路的虎腕,顺势一带,子路便又到了河里,众弟子轰然大笑,山鸣谷应……这就是两千年前的大学,它民主,它自由,它长…  相似文献   

13.
思维的自由     
现代中国的学术之路,其崎岖和艰难令人唏嘘。从大的两次磨难看,一次“抗战”,一次“文革”,前一次八年属于被迫的窒息,是外患;后一次十年则是全面的自我休克,是内忧。不断的内忧外患使知识界深知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自当好好珍惜。但问题是有了安定、宽松的学术环境,并不等于就有了自由的学术思维,我们不能忘了今天的这种宽松环境并不是知识界自主所得,而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商品经济大潮的裹挟之下被不断边缘化的结果,说穿了是一次不大光彩的被松绑,而脱绑的自由离真正的自由无疑相去甚远。 自由在精神的层面上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自足的状态,它…  相似文献   

14.
韩军 《华章》2006,(10)
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所有痼疾,归结到一起,无非两个,一个是“伪圣化”,一个是“技术化”。前者是“精神专制主义”,后者是“精神虚无主义”。前者使语文教育为政治思想所钳制,以专制思想驱逐人的自由精神、自由意志;后者使语文教育异化为纯粹语言文字训练,以精神虚无驱逐人的真实精神、真正个人意志。一言以蔽之,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中,最最缺乏的就是人真实、自由的精神!而真正的母语语文教育,本质是以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为表征,以培育人的个性、人的自由精神为根基的教育。伪圣化——精神专制主义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惟一的“群性…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人文传统及其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本义是作为实现人(性)理想的学问,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人科学”,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无功利的自由探求人生学问的精神:科学不是实用的知识学习和追求,而是摆脱实际的需要,超越功利地“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的自由探求和思考。因此,真正的科学精神,应是为实现人理想的自由探索精神,它包括精密的思想习惯或态度、历史的思想习惯或态度和批判的思想习惯或态度?  相似文献   

16.
文艺创作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生产,它有别于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一般的精神生产。文艺创作在精神生产中属最高级、最自由的一种形态和形式。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文艺创作是作家“天性的能动表现”,真正的“自由的精神生产”。因为,精神生产中的科学认识活动和其它意识形态的生产要被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还不能完全摆脱客观现实的束缚,而文艺创作虽然也以现实生活物质条件为基础,但它可以超越客观现实的局限和物质条件的束缚,真正体现精神生产的自由本质。所以,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创作自由,是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铁凝各个时期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主体精神,即对女性的生命关爱和深刻的女性忧患意识。《永远有多远》是铁凝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白大省的形象是铁凝对女性自身的弱点的再度思索,并提出女性的自尊、自爱、自强,才是女性真正的觉醒,是女性精神家园建设的关键所在。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体现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特雷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是“重”的代言人,其复杂的内心,特殊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灵与肉”应当和谐统一的爱情追求,无不使其表现着生命之“重”。而特雷莎的梦境以及她在面对情敌萨宾纳时的服从,都鲜明对应着生命之“轻”。带着“重”的痛苦,特雷莎开始了向“轻”转变,她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矛盾向生命另一种极端形式变化。借由“轻与重”这生命形态二重性的不断追问与展现,特雷莎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并非完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情爱中觉醒,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压抑、逃离、挣扎,才真正令自我意识的光芒绽放。  相似文献   

19.
《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丽莉·巴特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她渴望精神自由却无法摆脱物质享乐。通过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丽莉以死亡逃离了物质社会,换取了精神的纯洁。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丽莉的逃离是必然的,而"精神共和国"也不可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单独存在。丽莉"精神共和国"的追寻之路尽管辛酸,但其中却蕴含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体现了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徐小斌是一个具有自觉的女性意识的女作家,她一直潜心于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发掘,体察揣摩她们作为一个敏感孤洁的弱势群体所特有的隐秘伤痛。在她的一系列小说文本中,存在看一条清晰的解读线索;女性渴望爱而得不到爱所产生的恐惧、绝望、愤愁乃至仇恨,戕杀了她们美丽的心灵、正常的人格。最终,不堪承受生命之重的女性选择了轻,即逃离,逃离母亲、逃离男性、甚至逃离整个当下的现实生活场景。但逃离的归宿又是什么呢?是虚幻的“别处”,是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