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生命的起源"内容中包括一个"米勒实验",通过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原始生命化学进化观点"的实验基础,是本节的重点内容。笔者自制了实验模型进行教学,使用效果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1教具目的制作该教具的目的是:①将"米勒实验"直观化,形象地展示原始地球的几个环境特征:"雷鸣闪电"、"滂沱大雨"、"地热温泉"、"原始海洋"、"无氧环境";②学习"模拟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③再现科学家米勒当年的心路历程,体会科学家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2.
王智杰 《物理教师》2002,23(1):44-44
本刊 2 0 0 0年第 1 0期《利用火花放电探索生命起源》一文介绍了一个简易实验装置 ,对原始地球条件中 ,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进行模拟演示 .笔者认为 ,此实验有几点不妥 ,现提出与同行商榷 .1 .实验没有完全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 .( 1 )米勒对实验装置进行高温消毒 1 8h ,目的是消除装置内的生命物质 ,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而此实验没有对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 2 )此实验没有把装置抽成真空后再通入CH4 、NH3 、H2 等 ,可乐瓶中除了原始大气成分外 ,还含有CO2 、N2 、O2 等空气成分 .( 3)原始生命是在高温…  相似文献   

3.
例一:生命起源条件举例中的疏忽。“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的原始地球条件举例中,教材在201页是这样写的。“一般认为,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甲烷(CH4)、氨(NH3)、水蒸气(H2O)、氢(H2),此外还有硫化氢(H2S)和氢化氰(HCN)。这些气体在大自然不断产生的字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的作用下,就可能自然合成氨基酸,……有机小分子物质。” 分析1:原料条件中,将甲烷(CH4)这种有机小分子当作无机小分子处理,犯了归类不当的错误。 分析2: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并列会使人误以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思想,对解释生命起源的四种论点进行了评价,论述了生命的本质和起源。生命的本质是一种运动方式,是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能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多分子系统,是能自我复制、自我调节并对环境做出选择性反应的实体,是地球发展的必然结果。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经经历了从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形成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大分子发展到多分子体系,由多分子体系进化到原始生命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依然抗争着禽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以及SARS病毒等对生命威胁和享受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思考病毒的起源和进化的分子机理是痛定思痛且必须关心审视的医学科学问题。病毒是介于生命与非生命间的非细胞生命体,关于它的起源及进化有3种观点:1自起源理论,病毒先于细胞产生于生命前地球,然后进化成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2平行进化理论,病毒和细胞是在生命前环境条件下同时平行起源而成,进化过程中形成寄生于细胞的关系;3细胞源退化理论或逆向理论,病毒是细胞形成之后,向外"抛出"的大分子或其复合体,来源于并寄生于细胞。近些年的分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揭示:理解并接受病毒起源的多元性,认同病毒在生命历史起源进化的多机制特征,是回答自然赋予的这一生物医学课题命题的最合理答案。  相似文献   

6.
1.地球——人类的家园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宇宙中除了地球难道就没有其他有生命的星球吗?大家知道,生命需要能量,最明显的能量来自行星及其卫星的恒星。以地球为例,就是太阳。如一首流传很久的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对有生命的行星至少需要存在几十亿年,这样才拥有足够的时间使生命进化,如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其中生命进化历经11亿年。水是生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归纳(1)病毒(如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如DNA或RNA)等物质组成的简单生命体,营寄生生活,以复制的方式增殖.离开寄主无生命活性.不要把它们当成原核生物.  相似文献   

8.
蓝色的悲哀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因为有了海洋,地球上才有蓝天白云;因为有了海洋,才有了花红草绿;因为有了海洋,才有生命,才使这颗原本寂静的星球一片生机。说起这位生命的缔造者,首先要追溯到29亿年前的太古代,地球上还是一片深浅不一的不毛之地,海洋(如果那时的简单的氢氧化合物也叫海洋的  相似文献   

9.
生命起源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从无机小分子到形成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中的甲烷、氨、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等气体 ,在大自然不断产生的闪电、紫外线和宇宙线的作用下 ,就可能合成氨基酸、脂肪酸、碱基和核糖等有机小分子。尽管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通过实验已经证实这种推测 ,但装置复杂 ,不适合于演示。为此 ,我们利用可乐瓶、高压感应圈等用品设计了一个简易实验装置 ,对原始地球条件形成有机小分子的过程进行了模拟演示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a .用品。器材 :可乐瓶 1只、高压感应圈 1个、自行车气嘴 1个、胶垫 2个、输液管 1个、输液流…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1,26(2):2-2
[生命起源 ]陆地生命起源时间比早先公认的要提早 14亿年多据《参考消息》转载法新社 2 0 0 0年 11月 2 9日电讯 ,英国《自然》杂志最近报道 ,美国、南非和日本的研究人员 ,用碳 - 14年代测定法 ,对取自南非姆普马兰加省的斯哈亨的古土地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 ,首批微生物可能在 2 6亿~ 2 7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立足 ,这比过去认为的陆地生命体的生成时间早了 14亿年多。一般认为海洋是进化的孵化器 ,起DNA培养液的作用 ,大约在 38亿年前首批微生物在海洋中生成 ;而迄今公认的最早的陆地生命痕迹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有 12亿年历史的岩石中…  相似文献   

11.
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不具有生成性的语文课就不具有生命性,而课堂中的生成缘于开放。一、开放的目标变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所在,其课程目标必然具有开放性。这要求语文教学既要达到教材双基教学目标,又要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还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确定的基础性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提高性目标是:初步培养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培养环保意识;发…  相似文献   

12.
科技之窗     
地球海洋将在10亿年后干涸据日本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地球的海洋将在10亿年后干涸,步火星的后尘,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将消失。该研究负责人村山成德教授说,考虑水份消失的速度加快,大约在10亿年里,地球表面的最后一批水将会消失。东京工业大学的这篇文献说,海洋沉没在风化层土里,与构造板块一起成为地球中央岩心上的内层。他说,这是所有有水星球生命形成的历史必然。在表面的水份完全消失后,步入生命的灭绝。该校地球和自然科学教授村山成德说,地球的水份消失过程在火星曾发生过。他说,这个报告是根据测量地球表面下的温度和进行2000…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积木"--构成DNA的基础物质早在地球诞生之前就已在太空中形成,并且为生命能够在地球上迅速进化提供了遗传物质形成所必需的"第一手材料".印度的天体化学家近日公布了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化学物质在太空中的演化过程或许可以向我们解释,为什么地球的历史已有45亿年的时间,而生命仅仅在6亿年前刚刚出现?  相似文献   

14.
地球生命起源之谜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地球生命形态最初出现的时间可追溯到30亿年前。地球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线索一:原始地球大气是有机分子的诞生地,然后产生了生命。首先需要了解的一个问题是:有机分子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正>(1)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球人口将会多至90亿到100亿。目前,世界人口有6 0多亿,至今世界人口每年增加7800万,估计4 4到2012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7 0亿。于是不断有人问:"人口如此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答案要从两个方面来谈,如果光从  相似文献   

16.
地球的历史怎么划分?古老的地质时期没有人类,更没有王朝,不能按照历史书上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的办法来划分。那时候只有各种古生物逐渐演变,别的什么也没有。地质学家想了一下说:就用古生物演变的过程来划分地球历史。35亿年前,地球上没有一丁点儿生命的痕迹,有人叫它为远太古代。25亿年前的沉积岩里,发现了有生命活力的化学遗迹和最早的有机物遗体,生命开始苏醒了,这一时期叫太古代。5.7亿年前,发现了原始细菌和蓝绿藻。别小看了这些简单的原核细胞有机体,它们有非常微弱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后来所有动植物的祖先呢!这个时期叫做元古…  相似文献   

17.
张艳芬 《中学生物学》2005,21(10):12-13
寒武纪是地质史上的一个年代,大约处于5.44~5.1亿年前.在这一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非常精彩的大规模的生命演化事件.5.3亿年前,在一个短暂的瞬间里,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不约而同地迅速出现.节肢、腕足、蠕形、海绵、脊索动物等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来了个"集体亮相",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并存的繁荣景象,这就是至今仍被国际学术界列为"十大科学难题"之一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相似文献   

18.
科技前沿     
地球生命的九次奇变奇变一:出现生命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现在38亿年前,不过它们与今天的地球生命没有任何遗传关系,它们都是“厌氧古细菌”,后来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氧气灭绝了。奇变二:出现植物第二次奇变是在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植物。塞尔维亚尼什哲学院副教授帕夫莱博士在一块19亿年前形成的岩石中发现了植物含有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表明地球已有植物。奇变三:出现昆虫第三次奇变是在4.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1厘米长的小昆虫。它是由日本生物学家在本州岛山脉  相似文献   

19.
细胞浅说     
生物与无生物的区别,就在于生物是有生命的。所谓有生命指的是它们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它们有生长、繁殖、运动、应激性及遗传变异的特性。做为生命体,必须有三种要素:即生物大分子——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信息——“指导着”生命有条不紊地进行;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三种要素对生命是缺一不可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说生命并非神创的。生命物质是从非生命物质演化而来的。它们是由无机物转化为有机小分子,再由它转化为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以后,生物大分子形成多分子体系,再演化为原始生命。原始生命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由前细胞型生命体进化到细胞型生命体。我们今天在地球上所见的生物就是由这些远古时代的“祖先”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用“动态生成”观指导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生成”观是华师大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动态生成”观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三:(1)以生命学说理论为基础。即认为学生是其生命活动的构成部分;教学过程必须在动态中生成,必须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命主体的地位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2)以学生的动态发展为内容。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和展现学生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质在动态中发展。(3)以“动态生成”的要求作为教学调控的依据。即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因素,结合教学设计,紧紧抓住“生成因素”,灵活地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