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亭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基层行政行旅组织之一。从诞生开始,亭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六朝时期更是亭的辉煌时期,在亭中发生了很多军事、政治、旅游方面的大事,对当时的历史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顾况任新亭监时地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载籍中所记录的顾况求知新亭监一事,惜语焉不详,无从知晓其任职的地点、时间。今人傅璇琮、赵昌平对顾况任新亭监的地点、时间作了考证。现据《嘉定赤城志》和顾况诗文所记,内证外证互相参稽,对傅赵两家之说提出不同看法,得出了顾况任新亭监的地点在今浙江省临海市的新亭,时间在浙东袁晁起义平息之后。  相似文献   

3.
快乐三级跳     
★★★★★(每题30分)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叫”的词,不得重复。虎()马()犬()猿()狼()鹤()2.游泳比赛有几种姿势?分别是什么?3.贪官和绅在他的后花园修了一座亭子,名花环抱,翠竹掩映。亭子落成典礼时,和绅请来了朝中的一些昏官饮酒赏亭,并别有用心地请来了纪晓岚。酒足饭饱后,和绅突然命人拿来一块精致的楠木匾,满脸堆笑地对纪晓岚说:“乞先生墨宝,为新亭增辉。”纪晓岚稍加思索,挥笔写了“竹苞”二字便扬长而去。和绅如获至宝,却不知纪晓岚是借此二字骂了和绅等昏官。你知道这二字何意?4.两…  相似文献   

4.
人生之亭     
<正>我们的一生,如果匆匆忙忙,好像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自己走过的这条路旁到底有什么风景,其实是非常遗憾的。我最喜欢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亭"。也许大家都有印象,爬山的时候忽然会有一个亭子,或者你走到溪流旁边忽然会有一个亭子,亭子就是让你停下来的地方。研究中国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宋代绘画里凡是画亭子的地方,一定是景观最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勇者不惧     
辛勤 《小学生》2005,(7):64-67
一日,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船被颠簸得东倒西歪,船上的人都吓得面无人色,紧紧抓着船舷,动也不敢动,只有一个人面不改色,依然如故,还迎着风浪吟唱呼啸。这个人就是东晋宰相谢安。性格大度的谢安,气度恢弘,从容不迫,处变不惊,以自己的君子风范保全着弱小的东晋。 东晋宁康元年,简帝死后,孝武帝司马曜刚刚即位,早就觊觎皇位的大司马桓温,想乘机夺取皇位。他率兵进驻到了新亭,而新亭就在京城建康近郊,临近江滨,依山为城垒,是军事及交通要地,桓温大兵抵达此处,引起朝廷的恐慌。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带小草外出写生是在2005年10月。写生公园里的亭子。纸很小,所以几分钟就完成了。亭子的结构是比较清楚的,而且距离比较远,小草看不见亭子的细节。很容易就能概括出它的形体。回家的路上又写生了一辆摩托车。摩托车给人的感觉也是一整块一整块的,所以妈妈没有发现小草画的时候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几分钟能画成这样,应该是很不错的了。  相似文献   

7.
正大姨家在天安门附近,她家有个小院儿,这是"艺术家"的小院儿。小院儿不大,呈"L"形,大概有二百平方米。小院儿里有花草,也有各种树木,两侧都有小亭子,在五彩缤纷的花草植物中,两座棕色的亭子显得格外秀美。金色的阳光照耀着绿色的小草,小草虽然不抢眼,可是如果没有它们,亭子也不会显得这么别致。第一座亭子是露天的,四根柱子上用绿色手工绘制了几种植物,有竹子,寓意节节高;有兰花,寓  相似文献   

8.
唐人史料载顾况于韩滉手下任判官之职,但其情况不详;顾况生平奇事是"求知新亭监",其事与"判官"当有联系.就顾况所传诗文及唐朝历史典籍来看,顾况在韩滉手下任职主要是做"盐监";任职之地方主要是在温州和台州;越州(今浙江绍兴)是浙东中心,顾况在温台任职与往来均尝经留于此.  相似文献   

9.
精神的寄所     
古人喜欢建亭子,亭子状若伞,又如觚,楼亭是精神的寄所,可以遮蔽现实,又可以贮藏心境,因而每个亭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历史上的名亭演绎的似乎都是喜剧,其实则不然,不论是砖筑木搭,还是石砌草覆,那细微的缝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在《生命清供》一书里提到一个国画理念:"不离亭子,不在亭子。"意思是说,"画"离不开"亭子",但表达的真意却不在"亭子"本身,而在寄寓的生命意蕴上。这一理念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颇有启发,我们不妨借此化成"不离亭子,不在亭子,为了亭子"的"亭子理念"。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运用"亭子理念"呢?  相似文献   

11.
政治家福克斯在英国历史上十分有名,他以诚实和信用立身,团结了许多公民。但当时的英国政坛充满了欺骗,公民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政治就是撒谎,没有人比政客更会说谎了。所以,仍有许多公民对福克斯的演说持怀疑态度。一次,福克斯受邀参加大学的演讲,大学生问他:“你在从政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撒过谎?”福克斯说:“是,从来没有。”大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轻轻笑出声来,因为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他们总是发誓,自己从来没有撒过谎。福克斯并不气恼,他对大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很有意义。”有一位父亲是位绅士。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实在太破旧了,于是想让工人把亭子拆了。而他的儿子对亭子很感兴趣,他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工人们是怎么拆掉这座亭子的,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父亲答应了。儿子走后,忙碌的父亲却把儿子放假回来后,发现旧亭子已经拆除了,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撒谎了。”父亲惊异地看着儿子。儿子说:“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父亲...  相似文献   

12.
言而有信     
英国政治家福克斯以其言而有信著称.他的父亲是一名正统的英国人,曾给小福克斯上了生动的一课,在这少年的心中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福克斯家的花园里有一座旧亭子,他的父亲想将其拆除,并在较为开阔处另建一座.小福克斯从住宿学校回家度假,正巧赶上工人要拆迁亭子.孩子当然很想亲眼看一看亭子是怎样拆除的,所以他打算迟些天返校.可父亲却要他准时到校上课,并答应将亭子的拆迁推迟到来年假期.于是小福克斯就离家返校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停"这个字,即"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所以,"亭"是供人们停顿、歇脚和休息的地方。驿道,是用来让人们赶路的,而亭子却是供人们停下来歇脚的地方。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这不是有碍于人们赶路吗?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的注释,有两条似觉欠妥。一、《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课本将“临”字注为“靠近”这样以今解古,有失文意。“临”在古汉语中没有“靠近”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可作“靠近”解,意思是“在旁边儿”,没有方位性。文中已说明亭子在“泉上”,若将“临于泉上”解为“靠近在泉上”,显然不通。“临”在这里实际是“居高临下”的“临”,应该解作“居高处朝向下处”(《辞海》语词分册“临”字第一义项),这是“临”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文中介绍亭子用  相似文献   

15.
躲雨     
亭子里只有我一人,我不堪寂寞,待雨稍住,马上走出亭子,向门楼的方向奔去。蓦地,前面腾起一团烟雾,雨旋即横扫而来。回顾来路,竟也一片茫然,仓皇间,我快速躲进路旁的树林。仿佛神灵保护,我没有被淋得太湿,原来我站在一棵高大的树下。  相似文献   

16.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工作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军事变革条件现实需要和我军发展建设规模情况而做出的创新性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理论指导军事实践中的理论结晶,也是"以人为本"理论在军事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必然要求。为深入推进依托培养工作,应把胡锦涛同志关于"以人为本"理论作为其最根本哲学依据和历史任务,处理好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将军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在机制、形式、范围和层次上全面融合,实现高校发展与军事人才培养同步提升,在推动军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明末名臣黄道周虽没有完整系统的军事著作,但以一介书生积极参与军国大计,多次上疏,要求改革朝政,整顿军事,在军饷、兵制、练兵、用兵、选将等方面提出许多独到的军事主张,试图实现其强兵济民、巩固明王朝统治的治国理想。在民族危亡之际,黄道周毅然出师抗清,进行了短暂的军事实践,最后以身殉国。虽然其军事思想与行动最终未能挽救明王朝覆亡的命运,但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雏燕脱险     
今天是星期日,小芳走出瓦房,来到亭子里做操。亭子旁,桃红柳绿,小芳开屯圾了。做完操,小芳就转身回家了。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学校是贵铁二小。读书亭坐落在校园的西北角,那是一个美丽的花园,也是我们的乐园。走进圆形的大门,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红亭子,亭子上方写着三个大字——读书亭,亭子顶上的琉璃瓦是橘黄色的,太阳照在琉璃瓦上,金灿灿,亮闪闪。亭  相似文献   

20.
一、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外层空间(一)外层空间的含义外层空间通常又称“宇宙空间”、“太空”、“空间”等.它是指国家领空以上的空间.由于国家领空高度的上限至今尚无国际公约规定.因此.外层空间尚无确切的定义和范围.但从“高边疆”战略提出的空间范围以及未来对外层空间争夺的重点来看.本文所说外层空间主要指环绕地球的宇宙空间、其大致范围在领空高度至2000公里高空.(二)开拓外层空间的意义外层空间首先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可以在外层空间建立多层防御体系或进攻体系,是真正军事上的”制高点”.为此有些战略家构思了“制天权”的概念.并认为未来战争将是天——空——地(海)立体作战.没有“制天权”很难取得战争胜利.因此,外层空间被认为是未来国家安全防御体系的“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