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代需要典型,时代造就典型。 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是党报一项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的变化,典型人物宣传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让典型人物更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新闻报道趋于多元化,典型人物新闻报道的方式不再固守单一的高大全模式,而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生动、饱满的典型人物见于媒体。典型人物报道内涵及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新闻事业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转型。首先,要明确典型人物的概念范畴。典型人物相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是文学作品创  相似文献   

3.
张艳  李卉 《新闻前哨》2023,(7):54-55
典型人物的报道,是以典型或先进人物为报道主体,聚焦人物身上新近发生的行为或事件,本质是通过典型人物来唱响主旋律、引领正能量的人物通讯。它在写作上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与精神世界,是最常见的新闻通讯题材和主流媒体的拳头产品。本文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7年来跟踪报道盲人女大学生黄莺勤奋进取的故事、树立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励志典范为例,浅析典型人物时代意义的诠释时机和时效。  相似文献   

4.
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典型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记录着以人为核心的事件,应该说,是受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5.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高校弘扬正气、引领舆论、倡导校风的重要载体之一。校报典型人物报道的作用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在高校校园树先进、立典型,深入研究分析典型人物报道,有利于更好地从正面角度以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感染师生员工,  相似文献   

6.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2):18-20
可敬、可信、可学,常常作为衡量典型人物报道是否成功的尺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敬,是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可信,是典型报道的立足点;可学,是典型宣传的落脚点。三者兼备,典型人物报道便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而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则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力之所在。如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3点: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确保典型报道的真实性,力求典型宣传的贴近性。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实践证明,凡是能够叫得响、立得住、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的典型人物,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等,无…  相似文献   

7.
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模式亟待改变,立体化报道成为其转型方向,如何通过报道内容、采访方式、报道形式和传播媒介等方面的突破,对典型人物进行立体化、多元化报道,是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维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丽水日报曾经成功地报道过不少典型人物,但是过去的典型人物,大多是上级党委、政府已经定下基调,要求宣传的典型人物,报道这样“自上而下”的典型人物,往往有既定的程序,甚至连详细的策划都已经敲定。左秀俊事迹的报道却不同,可以说它是“自下而上”式的。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题材,而典型人物大都被描写成“高大全”式人物的写法。在讲究个性化的今天,典型人物如何不被写成千人一面已成为新闻记者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0.
正结合时代特点善于发现典型人物选好典型是搞好典型宣传的重要前提。今天的典型人物,不再是"高、大、全"和"十全十美",而是要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社会准则中来看。所谓典型人物,并不一定是公众人物或位居高位,普通人付出了常人不及的努力,或做出了超出一般的贡献,或一刹那的高尚行为,都可以成为典型人物。2014年3月,《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承德日报》等媒体对塞罕坝3代人在严寒沙地筑造绿色屏障的事迹进行了全面介绍,成功塑造了一个极具时代感的典型人物群体。  相似文献   

11.
郭峰 《新闻世界》2014,(6):14-15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典型人物报道具有教育价值和导向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了典型人物平民化、报道内容新闻化、传受点评互动化、跟踪报道深入化、宣传报道全景化、多媒体融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报道让读者难以忘怀,充分发挥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可是,也有些媒体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这些报道出现了对人物任意拔高、千人一面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人物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先进人物让读者难以忘怀,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可是,有些媒体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却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是读者眼光高了,挑剔了吗?不是。关键在于我们的报道对一些典型人物出现了任意拔高、千人一面,或流于一般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于是当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人物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一、把握典型人物的传统性和时代性1.注意挖掘典型人物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典型人物报道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曾经的辉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20世纪60-90年代推出的很多典型,如黄继光、张海迪、孔繁森等,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20世纪末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即典型人物报道步入了尴尬的境地:数量逐步萎缩,作用逐步弱化,公众对典型人物报道多持怀疑心理,典型人物报道逐步从人们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究其原因.与我们的典型人物报道中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固定的报道模式和新闻工作者以偏概全的主观倾向等不无关系。很多典型人物报道片面夸大、拨高典型人物,将其“神化”,出现了面目雷同、虚假、与读者不贴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典型报道的本质是对特定时期内最具代表性的人或事进行重点、 深入的报道. 其目的在于指导工作、 引导舆论、 强化宣传. 理论上讲, 人物分为先进人物、 普通人物和落后人物, 通常我们认为的典型人物代表着先进人物. 我国新闻学者欧阳明对 "典型人物报道" 下过这样的定义: "典型人物报道指的是报道者对社会生活中先进而又具有普遍的社会指导意义的人物所作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6.
典型人物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个人或集体。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独特而传统的形式。近两年来,中央各主要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上积极探索和创新,2004年由中央主要媒体浓墨重彩推出的许振超、任长霞、周国知、马祖光、牛玉儒等先进典型人物,引起极大反响,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成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成果。这对所有新闻工作者都是一种激励,也引起我们对地市报典型人物报道现状的思考。地市报典型人物报道的困惑时代在发展,对典型人物报道提出新的要求,不研究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就难…  相似文献   

17.
典型人物报道的求同存异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如何使典型人物的报道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典型人物从感动身边的人到感动媒体的受众,传媒在其中体现了较强的功能和作用。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人物春秋》4年多来播出的优秀典型人物报道来看,  相似文献   

18.
刘婷婷 《青年记者》2017,(27):55-56
典型报道,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人物报道是典型报道中最显著、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拳头产品.山东大学新闻网是山东大学的官方新闻网站,其下开设的“山大人物”栏目自2007年开始刊发人物报道,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近几年,“山大人物”栏目从选题、内容、操作模式等多层面进行尝试,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本文以“山大人物”报道实践为样本,对高校典型人物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助力破解人物报道困境.  相似文献   

19.
林彦 《视听纵横》2007,(5):76-77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者;典型人物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属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主题性报道”范畴,可以说是我国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的“常规武器”。尤其是近几年,各家新闻媒体.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打破典型人物的常规报道模式,创新思路.注重以情为线,用故事和细肯刻画人物个性,成功推出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核心阅读:典型人物报道,容易掉进"神秘化"渊薮,给读者带来"伟大、光荣、正确"的心理排斥感。典型人物报道必须"去神秘化",才能赢得读者认同并产生心理共鸣。因此,要走平民化路径,视角要多瞄准普通人,多呈现具有人性美的细节,多采用平实的报道语言。典型人物报道是彰显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武器。随着时代的进步,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审读心理在改变。面对一则典型人物报道,常会有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