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作品的“含心量”赵阜北京有位作家说:“我是个低产作家,我看重作品的‘含心量’。”这话十分贴切。这位作家是否低产,无从知晓,然而他说的“我看重作品的‘含心量’”,是很能打动人心的。他把作品的高水平、高质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列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们这...  相似文献   

2.
说方宏向潇洒,不仅是他拥有1.78米身高的英俊外表,更主要的是他在基层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岗位上短短4年时间内就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电台上发表各类新闻作品近250篇(幅),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作品400余篇(幅)。他从事新闻报道工作4年,就连续3年被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你若再仔细翻翻他桌上厚厚的剪贴本,再从他周围同事那里打听一下他的成功秘诀,你就不难发现他于新闻报道工作这行中饱含着一股搏劲。难怪有人干脆送给他四个字:能争善博。说方宏向能争善搏,这得归咎于他的性格和…  相似文献   

3.
余英茂谈的新闻写作对文学创作的第二个好处,是有助于观察生活,熟悉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等,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性,营造了强烈的文化氛围,形成作家的艺术风格。近几年来,他为了搞好新闻报道,走遍了大别山区的山山水水,对大别山红色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独特的风情等都有了深刻的了解,这些“营养”潜移默化渗透到作品中去,使他的作品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大别山地域特色。在他已出版的10部著作中,有8部是歌颂大别山的,如《大别山清思》、《血染大别山》、《风流大别山》等,一些报刊说他的作品是“…  相似文献   

4.
作为直接在“五四”精神影响下的一代知识分子,巴金的作品《家》曾得到当时进步青年的热烈反应,无疑,他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优秀作家。实际上,巴金的一生,贯穿了中国的整个20世纪,由于他很长时间生活在中国主流文化圈里,因而他的生活注定要与整个国家的时代风浪休戚相关。作为最后一个离世的“五四”一代人,巴金留给中国社会的不仅是他的作品,更有值得这个民族记取的教训,以及“说真话”的决心和行动。  相似文献   

5.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称自己是分级阅读的受益者:一年前某出版社要出版他的作品,他不同意,因为那些作品已经出版,再版的话出版社利润太低。出版社负责人说,这个您不用担心,我们来操作。结果,出版社用分级阅读方式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编排,短时间内就发行了30万册。曹文轩说这话时,有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08,(5):47
徐克仁早先是《新民晚报》文化记者,后来主编《新民体育报》和《东方体育日报》。他的新闻作品视野开阔、角度新颖、文字干练,使其成为晚报一线记者中的佼佼者。他的新闻时评以《自说自画》为栏目,笔法辛辣、文风轻快、风格调侃,还配以漫画平添幽默、讽刺的情趣。只是因为编排原故,这本新闻作品集子没有收入其漫画。  相似文献   

7.
对“编辑”一词含义的讨论,必然转向对“编辑作品”概念的讨论,而且,对于“编辑一词有什么样的理解,也就必然得出对“编辑作品”有什么样的理解,这是毫不奇怪的。叶向荣同志继他在《编辑概念诸说之辩证探析》一文中提出“编辑”概念后,又在《编辑作品概念重构》一文中谈了对“编辑作品”的理解,提出“编辑作品概念重构”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与江永红同志同代、同辈、同行、同步、同道,五同。这使我比其他同志更有可能经常接触永红同志的新闻作品。“同步”,我们差不多同一时期走进新闻界。“同道”,是说我对永红新闻作品风格特色的认同与欣赏。就我的感受而言,永红新闻作品最显的风格特色是激情奔涌与大气勃发。翻阅他的新闻作品集,总觉得作在不停地奔走呼号,在向你大声传告他的所见所闻所想。这种风格特色,具体表现为“三力”。  相似文献   

9.
董岩 《今传媒》2006,(7X):6-10
“要站着拍而不是跪着拍” (1992年2月,首都电视界举行了一次《望长城》的研讨会。刘效礼的老领导、原新闻部主任夏之平说,我是看着刘效礼长大的,长城挡不住他,我相信他还会有大作品问世。)  相似文献   

10.
秦腔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说,在这个不把语言当回事的时代,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以“流水慢板似的文字,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也对贾平凹小说中“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印象深刻,称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抛开了性崇拜、魔幻故事等他以往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写了一个封闭的故乡。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倪文坚称《秦腔》“是一部非常当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刘马艺 《今传媒》2005,(7X):30-31
人文主义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以人为尺度和目的,极力维护人的尊严、自由、价值的思想。斯诺,“一个美国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中国人民,关心中国人民”,但他从未说过自己是人文主义者,那么他的新闻作品是否有悖于人文精神呢?当然不是。他大量的新闻作品包括:特写、通讯、评论,就如同一张巨大的供台,上面供奉着人,彰显着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力量,推崇人的文化素质教养的精神,注重知识传播,要求人的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12.
李飞宏 《大观周刊》2012,(43):30-30
鲁迅最早对屈原作品作出评价是通过他和好友许寿裳聊天时表达出来的。据许寿裳回忆,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曾送过他一本线装《离骚》,并对他说:“《离骚》是一篇自叙和托讽之作,《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自此以后,鲁迅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更加全面、深刻的对屈原及其作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这的确可以说是一篇在写作上自成一格、别开生面的新闻作品。说它是新闻作品,是指它作为一种消息的体裁而言的。你如果把它当作消息来读,它首先展现在你眼前的却是这样一段文字: 只要他愿意,他每月可以赚几千元。但他摇摇头——不干;她要是愿意,有可能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但她却选择做一名售票员。  相似文献   

14.
翻开刘德联七八本厚厚的报刊剪贴,消息、特写、通讯等多种体裁的新闻作品映入眼帘,共计2000篇之多。熟悉他的人说,他把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汇合成为做好新闻工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5.
每位作者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虽然难免稚拙,但作者自己总是倍加珍惜的。 1978年,我国著名作家周立波病重住院治疗期间,对前往医院看望他的长媳徐裕豪说:“我开始写作是在上海劳动大学读书的时候,那时我 21岁,曾经写过一篇小东西,叫《买菜》,投到上海《申报》馆,很快被登出来了。这是我公开发表的最早的作品。”周立波还叮嘱说:“你们如果能找到它,就拿来给我,我想再看看。”令人遗憾的是未等到家人将刊载《买菜》这则短稿的旧报找到,周立波就逝世了。   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作家,在临去世前还念念不忘他在数十年前公开发…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他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新闻单位发表具有鲜明沂蒙老区特色的新闻照片近千幅。其中,有的作品在苏联、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展览过。去年,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载入了《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他叫王玉,是某师战士摄影报道员。当笔者问及这位同行成功的“秘诀”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几年间我搞摄影的体会就是紧紧地“哇”住了沂蒙老区的特点。诚者斯言。当你看家王玉那厚厚的六大本剪报时,就会觉得,几年来,他发表的近千幅摄影作品无不具有鲜明的沂蒙老区特色。和他细哈,又知他不仅仅只是“抓住了当地特点”,…  相似文献   

17.
编辑的老师     
《今传媒》1995,(1)
编辑的老师李志杰初学写作的业余通讯员,甚至著述颇丰的大手笔.走进编辑部,总要称编辑为"老师".说起来.编辑这个"老师",也克实是名副其实的.他手执朱笔,可以对作者的作品删删改改,可以对作品评头论足,对于不够"档次"的作品,大笔一挥"抢毙",随手搁一旁...  相似文献   

18.
杨闻宇 《今传媒》2005,(7X):39-39
近日闲时,在翻看周作人的作品,他的文字自然流畅,但缺少鲁迅那样的风骨。他属于长寿者,作品也可谓丰厚,他的全集是厚厚的十二册,比鲁迅多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两者的比较非常明显,有时看着书架上排列的书,心里就想笑:这个购书的日本人也太不够意思了,周作人和胡兰成的书是精装的,而鲁迅的书是平装的。排放在一起,我看了很不顺心。我想,了解这三者的人,也会有同感吧……(周作人)在总结自己80年的历程中,仍然坚持说自己一生在为这个民族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9.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顾月忠新闻作品集》摆在案头,静静读来,深为所感。记得有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经说过:“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好新闻产生于深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坚实的足迹从东南到西北,从广东到北美;从千里冰封的边防线,到莽莽苍苍的大中原;可谓行万里路,写百万文。用大量的反映时代的作品,忠实地记载了时代历史的变迁,讴歌和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在他勤奋而又充满情感的笔下,鲜活着一个个大写的人,感动着他,也感动了我们。他的笔端所触各行各业,有百姓为之立碑的吴金印,工作到最后一刻的刘佑全;…  相似文献   

20.
汗水心血谱成歌─—记中共黔江县委报道组长钟绍明郑孝平在黔江的通讯员队伍中,提到他,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十多年来他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2000多件,摄影作品200多幅。10多篇(组)在县以上获奖,其中获全国市、地报刊好新闻三等奖一个,全省好新闻二等奖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