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帮助老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  相似文献   

2.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帮助老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  相似文献   

3.
“同理心”在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同理心就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心理学上讲的“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1)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让对方知道这种对他设身处地的了解。一、运用“同理心”,营造心灵沟通的氛围我在教育中尝试运用“同理心”,是在经历了一段教育失败的历程之后。教了几年的高三,再回到高一,在开学后的短短时间内,我就遇到了很多不合常理的事情。其一,开学第一天,高一新生的教室历来是静悄悄的,而我分明走进…  相似文献   

4.
李雪梅 《班主任》2007,(8):13-14
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一、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以对方的  相似文献   

5.
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十几年,我经历和目睹了无数由于师生沟通不畅而引发的师生冲突。特别是近几年来,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在日益恶化。排斥、抵触、冷战,甚至大打出手都大有人在。不良的师生沟通还引发了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可悲的教育现象。静下心反思这些矛盾引发的前因后果,我觉得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灵活地掌握一些有效的师生沟通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同理心是师生有效沟通的前提同理心是师生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在师生沟通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并且要客观  相似文献   

6.
同理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师生交往中的同理心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同理,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同理.  相似文献   

7.
一、同理心———师生对话平台的基石同理心是对话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对方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同理心首先表现在教师和学生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民主和平等包括知和情两  相似文献   

8.
孙晓萱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225+228-225,228
介绍了同理心的概念,阐述了同理心原则在师生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教师在运用同理心原则与学生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强调了语言技巧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同理心是指两代人都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意愿和态度,并有效地把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就会体验到相互间的理解与尊重,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出彼此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在同理心的互动中来了解对方、感受对方的。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对父母的同理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父母对他的同理心的过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  相似文献   

10.
所谓同理心,就是与对方的感觉、想法同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同理相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拉近教与学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在教学中,也有多方面的因素使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产生隔阂。  相似文献   

11.
陈永浩 《现代教学》2014,(10):57-57
有一些学生学习数学很困难,题目不会做,考试考不好,从而产生颓原畏惧、伤感、焦虑和困惑等情绪,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没自信。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对于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提出两点做法。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对方了解自己为对方设身处地地着想。  相似文献   

12.
成功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而决定沟通质量高低的首要条件则是同理心。一、认识同理心,掌握同理心同理心不等于认同和赞同对方的行为和看法。认同和赞同中包括沟通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性,这些都融入了自己的主观评价。同理心是对学生有一种亲密的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理心也不等于同情。在同情的心理活动中,交往的双方有高低、尊卑地位的差别。在同理心的心理活动中,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也就是说,教师要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3.
陈艳红 《教师》2008,(23):10-11
首先,教师要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教师要关心学生,那必须要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首先必须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的系统中去,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去推理他的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这样的同理心可以使对方感到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与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怀的沟通氛围。  相似文献   

14.
对话是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基于对话理念,教师可以从富有"同理心",积极聆听对方,适度使用幽默语言和善用非语言信息入手,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话是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基于对话理念,教师可以从富有"同理心",积极聆听对方,适度使用幽默语言和善用非语言信息入手,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人才培养探索过程中,愿景引领方向,沟通达成共识,教学沟通无需刻板的教条,但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呼唤着同理心的倾情渗透。以人为本的同理心教育将成为感染学生“主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沟通。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难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掌握更全面的语文知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进行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8.
孔静 《教师》2013,(33):126-126
从学生走向教师,位置虽然改变,但我的思维方式却常常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处理问题。我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走下三尺讲台,用同理心、真诚之心以及尊重与我的学生交流沟通,让我在教学之外受益匪浅,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我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同理心是个心理学概念,意思是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正确了解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情绪,进而相互理解、互相关怀,最终达到情感上的融洽和见解上的认同.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需要尊重,但更需要引领.走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真正的内心需求,尝试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探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行走在学生和数学之间,立足于生命成长的学生立场,无一例外都折射了同一概念:同理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拥有一颗对学生的同理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尊重他们,让数学课堂更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们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的重要工具,良好的语言能力会促进人们有效沟通,但是如果不了解对方的观念与文化,则有可能造成沟通上的障碍,阻碍有效沟通的进行。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适当渗透文化内容,采用文化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较高的英语运用能力。本文在对高中英语实施文化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于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