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陶行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观学派的、史料学派的、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潘开沛的《陶行知思想的批判》是史观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型,它表现了陶行知研究中存在强烈的意图伦理色彩和政治建构特征;以胡晓风为代表的《陶行知全集》整理工作是史料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范,它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文献基础,大大推进了陶行知研究的深度。章开沅、唐文权的《平凡的神圣》,胡晓风、金成林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是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尝试在中西文化教育史观和现代化模式之下,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与实践,还历史的本真面目。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继承与突破、政治社会的现实制约、研究共同体的学识、情感复杂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陶研界泰斗胡晓风先生生前在为本《长编》写的“序”中写道:“《陶行知年谱长编》将为人们展示陶行知三十年来精心绘制的一幅生活教育的生动画卷。”“阅读《陶行知年谱长编》,仔细品味这幅生活教育画卷的内涵,才能从纷繁的事件中,领会陶行知的思想、人格、精神追求,对于生活教育理论以及生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定会有所裨益。”这是对本《长编》价值的适切评价。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诞辰考●胡晓风关于陶行知诞辰的确切时间,历来众说不一。章开沅、唐文权著《平凡的神圣——陶行知》①和日本牧野笃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及其特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研究》②对此都有比较详尽的介绍。最初的混乱是由报导陶行知1946年7月...  相似文献   

4.
1917年陶行知留学美国期间,便写过一篇题为《中国在转变中》的文章,明确做出"新的中国是东西两种文明的产物"的判断。这篇文章不只宏观分析了中国发展趋势,也为陶行知确立了个人的人生定位。然而在众多陶行知研究的著作中缺乏对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最近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胡晓风、金成林等花费十余年写出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在这一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地梳理与  相似文献   

5.
孙丹年 《生活教育》2012,(18):21-26
(一)胡晓风与孙铭勋,同为陶门弟子,同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地下党员,他们都为继承、实践、光大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建立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长期出生入死,英勇奋斗。1980年代初,胡晓风在整理研究陶行知精神遗产时,从众多陶门弟子留下的文字中,发现已经去世20年的孙铭勋的理论建树,加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王文岭撰写的60余万字《陶行知年谱长编》于2012年底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晓风先生生前即已为该书写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所长徐志辉教授皆慨然题序。该书付印之际,著名作家、与陶行知研究早有前缘的马识途先生欣然题写书名,亦为该书增色添彩!早在1980年代初陶行知被平反后,便有三种版本的《陶行知年谱》先后问世,为随后近30年学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的人常常注意到现代中国史坛主要被两大史学流派——史料学派和史观学派把持。史料学派忽视理论的重要性,于是竟形成一种史料丰富而史学贫乏的奇怪局面;史观学派则过分强调理论作用,习惯于用一种超历史的历史哲学代替具体的史学研究,看问题从现实政治的需要出发,从而否定了历史的客观性。但是在这两个尖锐对立、各  相似文献   

8.
"职业、事业、创业为人生三部曲。生利主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是走向创业教育的唯一生路,向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的全体工作人员学习"。这是2008年4月中陶会胡晓风副会长参观我校的"陶园"和"陶行知展室"后的亲笔提词。办学多年来,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导为工作宗旨,紧紧抓住陶行知职教思想的精髓,努力打造具有"陶"字特  相似文献   

9.
陈会忠  胡荣 《生活教育》2011,(11):17-18
10月的北京,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10月18日,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会上颁发了首届"陶行知教育奖"。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杜军等7名优秀教师获奖,胡晓风获"陶行知研究终身成就奖"。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国家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体胡晓风正当我们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制定颁布《职业教育法》之际,我们以职业教育为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进行研究和讨论,以迎接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们坚信未来的实践将会逐步证明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陶行知是中国生活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与胡适的分歧贯穿了五四之后的近三十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大事。二人之间的最初教育分歧不在教育观点本身,而是“教育界分歧”,始于1926年“庚款风波”;其次是30年代的政治9牾,基于两种基本爱国观的难于兼容,但非以政见分歧为主要内容;其三,双方主要的、根本的分歧是30年代形成的关于基本价值观——五四价值观的分歧。陶推崇一二九“大众”运动,反思并批判五四“小众”运动;由此出发,陶形成了自己的大众教育观,及总的大众价值体系,全面否定了新文化运动及胡在其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诗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6年萧三发表《中国的大众诗人陶行知》至今,陶行知诗歌研究时断时续70年,从题材内容到艺术旨趣,由政治和教育领域的价值意义到文学世界的还原,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本文对陶行知诗歌研究的动态做一分析述评,力求重新认识陶行知的诗歌在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作为重要诗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核心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内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是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按认识陶行知、阅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等活动形式设计,学员按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系统地认识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旦进入教师教育课程,校长教师都会自觉主动地接受陶行知,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学校,带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宝贵遗产。在21世纪民族复兴、教育振兴的中国,它仍熠熠生辉。对于工作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切实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即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教育改良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与认识论立场,都是深受实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产物,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同时,陶行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影响,一贯重视知行关系,并且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该文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层面,谈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深刻涵义以及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暨生活教育运动80周年,2007年3月1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了"陶行知与当代教育"高层论坛,来自国内14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的陶研学者共80余人,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以及陶行知的信仰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研究中的“晓庄学派”是以陶行知创立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在地缘上,源于晓庄师范学校;在学缘上,由陶行知亲授;在业缘上,共同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对“晓庄学派”的研究,是陶行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教育思想价值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陶行知的考试观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痛斥舞弊的考试,反对杀人的会考,同时提倡创造的考成。研究其考试观,对于我们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