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何 《声屏世界》2005,(9):44-45
本文通过比较“西部文化产业特区”与深圳、浦东“经济特区”,香港、澳门“政治特区”,提出“现成优势”观点,试图论证在缩小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差距的语境下,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是西部发展文化产业较之于东部的优势。建立“西部文化产业特区”,应首先挖掘和创造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成优势”。  相似文献   

2.
任陇婵 《视听界》2013,(6):76-78
由于产业属性确认较晚,中国电视产业及市场发育仍不成熟。以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为参考系,传统电视便骤然变老了。本文通过“后青春期”和“更年期”这对矛盾特征,分析在尴尬处境中的中国电视如何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产业升级、加快三网融合等措施,走出“成长陷阱”。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人们在接受电视的影响的同时,反过来又会关注它本身的生存、发展状态,或说,正是由于人们不断的(实践)活动,反过来又给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起点,如从央视到地方台一些专类频道的兴起,甚至频道中某些专类版块的运作。于是,当“假日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市场大盘的一种“现象”时,我们来谈“假日电视”,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4.
如今,电视日益成为强势媒体。因此,一些纸质媒体的记者认为平面媒体与电视相比,存在“先天不足”,无法与其竞争。纸质媒体的记者抓热点问题报道、事件性新闻报道,无法吸引读者关注。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固然,电视有其形声并茂得天独厚的优势。纸质媒体也具有可收藏、可复次阅读等优势,记者如能掌握目击式新闻写作技巧,使笔下生“画”出“声”,就同样能吸引受众的眼球。目击式新闻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新闻界出现后,并没有得到业界的重视,一些受传统报道理念影响较深的业界和学界“权威人士”,甚至对现场新闻(目击式新闻)的概念提出…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视“庸俗化”的原因,不少学者将其全部归咎于电视的“商业化”。我们以为,电视的商业化只是为其“庸俗化”提供了运作机制上的可能性,而造成电视“庸俗化”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是电视受众中普遍存在的低文化层次趣味对电视传播产生了“庸俗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6.
融合时代的中国电视史研究应当兼具历史意识和当代意识,以此保持观察力与责任感。本文主张一种作为电视史研究思路的“融合想象”,并由此提出“作为一种知识系统的兴起”、“作为一种实体机构的成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普及”3个电视史研究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7.
随着AOL时代一华纳及新闻集团等境外电视媒体被允许在广东落地,至此,珠三角又一次走在了我国媒介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了中国第一个“媒介特区”。珠三角的电视媒体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狼来了,竞争与发展的环境变了,珠三角本地的电视媒体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抢占先机、睿智制胜。目前,珠三角的电视收视市  相似文献   

8.
全国性的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三年,可以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人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却还存在不少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黄”“打非”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为此,有必要对这些误区进行分辨,使人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论思维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以此指导和研究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成绩。误区之一:认为“扫黄”“打非”工作成效不大…  相似文献   

9.
蒋剑翔 《今传媒》2006,(4X):33-33
现在看报纸、看电视、上网看新闻,常常见到不少“过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很好的一条新闻,被一些“过头话”拔高了,人家反而不相信,甚至还会心生厌恶。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在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电视传媒作为重要的舆论喉舌和文化传播载体,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探讨了电视传媒在“第二个结合”中的作用和存在问题,提出多层次、多维度做好议程设置,增强文化自信做好“补课”工作,调整预期整合资源等传播策略,助推“第二个结合”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龚劲  邱艳 《新闻前哨》2009,(8):76-77
在中国电视期盼大规模改良和创新的今天,关于电视“克隆”,目前大致有两种声音:一种坚决反对“克隆”.认为它阻碍了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唯有创新才是出路:另外一种则认为“克隆”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对论体”是报纸针对新近发生的比较有争议的新闻事实,表达正反对立观点或多层面阐释问题,表达多元观点的一种评论形式,它是电视辩论形式在报纸上的延伸。作为一种新的评论形式,它有利于增强受众认识的思辨性、提高其认识的独立性、提升其认识的深刻性。“对论体”新闻评论需要通过报网互动来弥补其与受众互动性不足的缺点,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当下,“自主创新”已经成了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尤其是电视媒体,不论是为了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还是为了扭转收视率的颓势,工作内、外言必称“自主创新”。词典解释“自主”是“自己作主”;“创新”就是“创造革新”。有人说“自主创新”是“能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还有人说“自主创新”就是“原始创新”,有不依赖他人、从头开始的含义。看来“自主创新”就是要原创、要开先河、要从头开始。不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自主创新”都需要创新者独自跋涉、拓荒垦野、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4.
电视“面对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直接对象化,是“一对一”的过程,“一对一”并非指向参与电视面对面的人的数量,而主要指向电视“面对面”参与者所具有的主体意识,“一对一”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之间的相对,是我和你之间生命交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电视谈话节目被称为“TalkShow”,港台的翻译家把它翻译过来,就成了现在电视从业人员都很熟悉的一个词:“脱口秀”。这个译出来的新名词不仅在读音上与原词极为相似,而且意思也很传神。  相似文献   

16.
天府之国的四川省可以说是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电视资源十分丰富,四川电视应该说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始,四川电视改革严重滞后,整体缺乏长期系统科学的规划,主导意识保守模糊,使四川电视在整个中国电视体系中逐渐沉默,曾经辉煌的四川电视风光不再。2005夏初“川视”易帅,而夏末即推出“定位”,可谓果敢有为,“川视新政”值得期待。定位之方,或许本无一定之论;孰优孰劣,有时也难以区别。本文拟提出“另一种可能”,或许有助于人们的深层次思考。四川卫视的历史遗留问题1.整个频道定位模糊。进入新世纪后,各…  相似文献   

17.
媒体战争,硝烟四起,“战国时代”已经来临。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所谓的“第四媒体”、“第五媒体”悉数登场,电视的黄金时代已成为历史,电视媒体在面临其它媒体挤压的同时,其内部竞争也愈演愈烈,电视媒体的地位面临挑战,广告经营份额缩减,面对压力,众多电视台正努力调整节目思路和经营策略,电视节目编排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20世纪是人类对话、交流、沟通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终身学习的世纪。若不终生培训,将被时代抛弃。(一)读了12卷470多万字的“电视丛书”,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力量支配国际部在三年内出了12卷470万多字的“电视丛书”。须知,这可完全属于业余的“个人爱好”,是完成本职工作后的再创造,和上班的工作业绩没有直接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电视报道中的“情景再现”,有时也称“情景模拟”、“现场模拟”、“情景回放”、“形象化再现”(在法制题材的电视报道中则称“案情模拟”或“案情再现”)等,它往往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通过绘画、动画、道具、重演、扮演、模拟、特技等手段,把过去的客观事物重现出来。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情景再现”较早地运用于纪录片的创作,在电视领域则较早地出现在政  相似文献   

2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深入展开.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该如何落实、如何定位、如何在报道上出新出彩?本文从电视新闻记者在“走转改”中要注意把握的着力点进行分析,提出电视新闻记者在“走转改”中要深入基层,当好记录者、参与者、发现者、推动者,采写出“接地气、有底气、有灵气”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