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媒体有报道说,5月13日下午1点左右,将于5月15日预产的演员王菲和丈夫李亚鹏在自家门口的餐馆用餐完毕,正要返回汽车时,意外被守候在附近的一帮媒体娱记“逮”住(他们也是忙里偷闲刚刚吃完午饭回来)。这伙人对着王菲隆起的肚子一气儿猛拍,在“长枪短炮”疯狂拍摄下,王菲和李亚鹏一路小跑,迅速钻进车内扬长而去。后面的四辆汽车仍然穷追不舍,场面可谓“险象环生”。据说,这些记者已经在王菲、李亚鹏的住家附近等候了近20天,一直苦寻不着王菲的踪迹,今天“撞”上王菲可算是意外的“收获”。前不久,李亚鹏曾应邀在央视一档节目里和两名娱记…  相似文献   

2.
吴瑛 《新闻记者》2006,(8):49-51
今年5月的娱乐圈异常热闹,王菲在分娩前十天就被传产下双胞胎,接着在一系列扑朔迷离的娱乐“狙击战”中,两岸三地娱记在王菲“分娩地图”的指引下协同作战,王菲和家人被24小时围追堵截。虽然秘密辗转多家医院,但仍被记者拍下病房照片,甚至被逼从“殡仪通道”离开医院。与此同时,窦唯正以王菲前夫的身份频频亮相各大娱乐版面,最终不堪重负大闹某报社并烧坏汽车,而娱乐新闻再次赢得热炒窦唯“精神问题”之契机,将新一轮炒作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3.
“娱乐记者”职业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娱记”本是娱乐记者的简称,但现实工作中,“娱记”已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娱乐文化工作者,甚至被戏谑“狗仔队”、”追星族”……从新闻界内环境来讲,娱记很难代表主流的新闻范畴,但通过娱记的报道,带给大众的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娱休闲的精神食粮。娱记的职业定位应是宣传健康有益、轻松活泼的文化休闲形式,以陶冶大众情操,提升文化品格,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为职业目标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韩蓓 《青年记者》2005,(7):61-62
“娱乐记”这个称呼是近几年才时兴起来的,现在被简称为“娱记”,港台地区普遍称之为“狗仔队”,我个人认为后明显包含了贬义。事实上,大多数内地的娱乐记忌讳,至少是不喜欢此类称呼,尤其是那些专跑娱战线的资深记,因为十年前,他们和所有采访其他新闻的记一样,工作并无严肃或娱乐之分。  相似文献   

5.
近来报上常有“娱记”一词出现。何谓“娱记”?大约是娱乐记者的简称。依此类推,跑工业的记者可简称“工记”,跑农业的当然应简称“田记”;男记者为“男记”,女记者则可称“女  相似文献   

6.
原本,就新闻单位的编采部门而言,是只有编辑与记者之分的。而“娱记”(即“娱乐记者”)之称谓,是近几年才叫开,并逐渐被人们认同的。所谓“娱乐记者”,顾名思义,也就是以采写娱乐方面的稿件为主的记者。和体育记者等一样,“娱记”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生了,生了,王菲终于生了!”这是28日很多媒体的抢眼新闻。在传了无数次王菲生产的假消息之后,5月27日下午1点左右,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的王菲终于剖腹产下一名体重4公斤的女婴,目前母女均安。(5月28日《信息时报》)几乎所有听到王菲生下小孩消息的人,都会长长松上一口气,因为这场“明星生子”媒体大战几乎长达1个月,仅从5月15日到26日,短短一周多时间,王菲就被传生了8次,4次男的4次女的,媒体娱记们每天上班的第一句话已经不再是“吃了吗”,而是“王菲生了吗”。而事情的真相,却让众多媒体记者等到近乎抓狂,已不堪重负。这边厢娱记们马不停蹄…  相似文献   

8.
吴雅兰 《新闻知识》2006,(10):16-18
最近,关于王菲生“兔唇婴”一事更是被娱记和网站炒得沸沸扬扬,相关网页文章数以万计。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还专门就此作了一期媒体人道德与良知的节目。在今年3月26日央视的《实话实说》中,节目围绕着“明星隐私权和媒体报道权”的话题展开讨论,嘉宾李亚鹏大倒苦水,一吐两年多来他和王菲的私生活不断受到媒体报道和外界打扰的“切肤之痛”。在节目的最后,现场记者表示等两个月以后王菲生产时,肯定会有一场新闻大战。李亚鹏平静地表示:“我们商量过了,到时王菲将在家中生小孩。为了防记者,我们只能这样做。”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于是,“…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3,(22):13-22
<正>艺人王菲和李亚鹏离婚,此事一出便迅即刺激了媒体的兴奋神经,甚至有娱乐记者不顾当事人的安危,在高速公路上飙车,最终将王菲的车辆逼停。这种为了挖"独家新闻",不顾采访对象人身安全的做法引起了社会争议。腾讯娱乐在独家新闻中如此报道:"23:58腾讯娱乐的车,一路紧紧跟随王菲乘坐的座驾,驶上机场高速,王菲乘坐的保姆车车速并没有太快,遇到红灯也正常停车,当腾讯娱乐的车开到和丰田车并排时,可以拍到一些车内的图片,虽然非常不清晰,但已经可以肯定王菲就在车内。""00:10王菲乘坐的保姆车驶出机场高速,腾讯娱乐迅速将王菲的车截停在了桥下,王菲的车只得停在原地。记者下车拍摄到了王菲在  相似文献   

10.
以报道的力度为标准,2006年的娱乐新闻榜上,注定将有“王菲生女”事件的一席之地。从争论王菲到底有没有怀孕到确定怀孕后的全方位报道,一场分娩引发的大戏在争议声中,拉开了帷幕。其后,这条标准的娱乐八卦脱胎换骨,进入社会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竞与一个时髦的词挂上了钩——“娱记”。我这个文化记者,突然被人称作“娱记”,还真有些不习惯。其实,“娱记”最早是对香港文化记者的称呼,比起人家,我这个“娱记”可要大大地打个折扣。且不说人家为了追问吴绮丽肚中“龙种”归属,伴着成龙大哥日本、新加坡地飞来飞去,最终逼得他在飞机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还不提郑伊健抛却8年恋情,爱上了玉女梁咏琪,众“娱记”坚守在“伊面”的住所,把两位偷情的明星堵个正着,导致两人恋情大曝光;  相似文献   

12.
一些演艺界人士,呼吁媒体重视娱乐报道的导向,说媒体对少数明星的报道,热衷于官司、婚恋、突发事件、绯闻、个人隐私及其他小道消息,是不严肃的,影响很坏,希望媒体不要只顾商业利益,牺牲自己的品格和道义责任。他们的意见十分中肯。如此胡写乱报,是媒体和“娱记”的耻辱。人们为什么斥责某些媒体和“娱记”的贱呢?就因为他们老围着一些下三烂的事打转转。连娱乐界有识之士,都看不起他们。说到底,这不止是商业利益问题,更是一个精神追求问题。但是演艺界和新闻媒体,有时就像两个巴掌,缺了一个是拍不响的。媒体的低俗,演艺界有识之士已经批评了;演艺界热衷于自炒的现象,也许很多人还认为理所当然。比如关于什么导演和演员性交易之类的故事,真真假记者,当然也称得上绯闻,往往就是他们“内部”造出来供给媒体的,为的是热炒演员和将要上演的剧目。又比如一位导演宣称,将推出一部什么与性有关的“大胆”电影了──其实内容一点儿也不“大胆”。这与专门逐臭的“娱记”可以说一拍即合,事儿炒出来以后,两者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娱记”们有时也挺有“品位”,他们不光能“毁”人,吹捧起某个演员来更是不遗余力,用最高级的形容词还嫌不过瘾,还要超高级,力透纸背。而从被炒者一方来说...  相似文献   

13.
如此"敬业"     
近日媒体有报道说,5月13日下午1点左右,将于5月15日预产的演员王菲和丈夫李亚鹏在自家门口的餐馆用餐完毕,正要返回汽车时,意外被守候在附近的一帮媒体娱记"逮"住(他们也是忙里偷闲刚刚吃完午饭回来).这伙人对着王菲隆起的肚子一气儿猛拍,在"长枪短炮"疯狂拍摄下,王菲和李亚鹏一路小跑,迅速钻进车内扬长而去.后面的四辆汽车仍然穷追不舍,场面可谓"险象环生".据说,这些记者已经在王菲、李亚鹏的住家附近等候了近20天,一直苦寻不着王菲的踪迹,今天"撞"上王菲可算是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近来,有人在报上著文,竭力为去年戴安娜事件后国人曾一度怒斥过的中国“帕帕拉兹”鸣不平。好像中国的“帕帕拉兹”在报道、炒作名人中还无聊。糟糕得不够,离开了他们,中国或世界就“少了声音”。这是一种误解。“帕帕拉兹”原本是意大利电影中一个人名,后来成为西方新闻界专司追踪名人、偷拍名人隐私的记者的代名词。去年8月初,《四川日报》连续发表4篇评论,对中国当前追踪、炒作文艺圈名人的“娱记”给予了严肃的批评。两相比较,我又发现所谓西方的“帕帕拉兹”,即中国过去称为的“小报记者”,现在尊为的“娱乐记者”、简称“…  相似文献   

15.
记者这一行,是以人为工作对象的。但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你在观察采访对象,对人家或品头或论足,殊不知采访对象也在看你,对你的人格操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兴趣品位也有自己的看法。前不久,歌星孙悦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就公开对一些记者表现出了不屑。她说:“有些记者实在不怎么样,不久前,他们还是我的追星族,拿着个本子让我签名。这些毛头小伙子现在拿了个记者证采访来了,问的东西很无聊,回去就瞎编。”看来一些“娱记”在娱乐圈中人的眼里实在是没什么分量。  相似文献   

16.
娱乐报道的低俗化倾向,在“娱记”圈子里由来已久。这次一些媒体对发生在云南昆明的“美女盛”盛宴的炒作,更把娱乐报道低俗化倾向的“疮疤”推到了聚光灯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自省和反思。尽管“病灶”在少数媒体身上,但大家都有必要跟着举一反三,认真思考怎么负起媒体应有的社  相似文献   

17.
娱乐新闻年年有,每年故事大不同。2006年春天,围绕着一家人的新闻成了娱乐版的头条。有人说,“炒作大王”李亚鹏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炒作是娶了歌坛“天后”王菲,言犹在耳,有关王菲即将生产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通过勤奋的各路娱乐记者,传遍大江南北。是生男孩还是女孩?贵族产房每天多少钱?是剖腹产还是自然产,都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中,王菲的前夫窦唯却干了一件惊世骇俗、绝对吸引“眼球”的事,他来到《新京报》社,在大闹编辑部之后,用事先携带的汽油和打火机点燃了报社院里一辆私家轿车,然后静坐在地,从容等待警察。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在“世界新闻自由日”那天,湖南长沙发生了一起记者被打事件。被打方乃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栏目的记者,而事发之地,恰恰是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基地长沙“世界之窗”文化旅游景区。近年来,记者采访被打,似乎已司空见惯,因此,几个年头被称作“记者被打年”,《新快报》某记者在2003年一年中,居然5次被打,其中一次竟险些丧命。只是湖南这次“殴记”事件,因为特别的对象特别的时间以及特别的地点,而在全国哗然了一阵子。3个月之后的8月1日,本刊记者在google网站上搜索“2006年记者被打”,竟然有10,30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这让记者提前惊呼:“2006,又一个记者被打年?”  相似文献   

19.
近来,记者集体退场以示抗议的事件不断发生,先是陶虹在长春记者见面会上,因“违诺”单独接受了某家媒体的采访而遭遇记者集体退场抗议;后是周迅在南京因采访“三不准”而遭遇记者集体退场。我以为,记者的行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首先是维护了记者采访报道的独立性。媒体记者具有独立采访权,如何采访、采访什么、何时采访都要由新闻报道的需要来决定。但由于娱乐圈内明星的特殊身份,我们的媒体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某些不合理的限制,如什么能采访、什么不能报道、怎么采访、报道多少等等,否则,不是“封杀”采访,就是以报道“失实”为由对簿公…  相似文献   

20.
常在报纸的娱乐版上读到“娱记”(跑娱乐圈的记者)骂明星“牛皮”的文字,实在好玩,有时喷饭。看一篇两篇之时,站在同行的角度,还替这个那个娱记“受害者”鸣鸣不平,然读得多了,便能读出其背后的文章来。娱记之骂中往往透露出这类遭遇的内在规律:曰“自找的”。 考这类“骂文”,大都是本也较为“牛皮”的娱记受到了更加“牛皮”的明星的冷落、白眼乃至戏弄;又考这类“骂文”,大都是娱记受不了这份“窝囊气”后的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乃至连“损”带骂,狠些的,甚至能揭出些对方“老底”,弄得那位得罪了这位娱记的明星叫苦不迭,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