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以鲁迅、茅盾、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性语段为例,从人物刻画和环境描写两个方面对其语音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与分析,发现文学语言的语音特色是作家语言个性在语音底层的主要表现,而语言个性是形成作家文学风格的重要因素,文学语言的语音特色为文学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声律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潘盛 《江汉学术》2011,(6):82-85
基于学界对"新时期文学"时间节点的众说纷纭,《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文学现场的复杂性、"转型期文学"的过渡性为论述基点,将"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限定于1976~1987这一时间段。该书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入手,把文学知识谱系研究与"场域"研究相结合,既有纵向的历史视角,同时也注意到横向纬度,对被二元模式遮蔽的"新时期"文...  相似文献   

3.
山本北山在《作诗志彀》、《孝经楼诗话》等著作、文章中,多次提及清新。清新与性灵相关。本文从创作主体、文学语言、题材、风格、意境的营构等几方面论述了山本北山诗学话语中的"清新"思想,从文学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了"清新"这一诗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含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力图从山西独特的社会定位序列对山西现代文学的影响的角度分析赵树理创作风格的形成,以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使山西文学能够继承赵树理民族化、大众化的传统并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不断探索,大胆革新,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5.
徐坤小说语言的变异给文学语言注入了活力,扩大了文学语言的张力.这种文学语言的变异一方面受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作家自身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对徐坤小说语言的"文本外语境"和"文本语境"的解读,可以探析其小说语言变异产生的独特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作为开新时期文学风气之先的"伤痕文学",它的内蕴和意义,也许远不是"伤痕"一词所能完全概括的。本文从性别的视角切入,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托,并结合新时期的现代性诉求,力图分析、揭示"伤痕文学"中性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萌 《职大学报》2011,(6):36-38
20世纪80年代至今,整个中国出现了巨大的转型,经济化、商品化、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这给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和深广的空间。本文即是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女性文学语言发展的原因、特点、趋势所作的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8.
舒婷散文从题材、视角、风格等几方面体现了女性文学的特点。然而舒婷对女性文学的误解 ,因而不能从清醒自觉的女性立场出发进行创作 ,又妨碍了其文章向成熟的女性文学的迈进。因此 ,女性角色形象的再辨认和重建在这里具有了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主题经历了追寻与发现女性自我价值,批判与解构菲勒斯男性中心神话,对女性个人生命经验进行真实书写三个发展阶段。女性文学审美思维经过了由单纯到丰厚、审美态度经过了由激烈到平和、审美风格经过了由清丽到深沉的曲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曹帅 《职大学报》2011,(6):44-48
"历史"作为文学钟爱的母题,历来备受文学创作者的青睐,作家笔下的文学常常与历史相联,并作为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引入、本土文学实践的深入,新时期女性作家们开始关注历史这一主题,并以其自己的、全新的、颠覆性的方式重写历史,形成独特的历史叙事。而这些创作实践皆源自新时期女作家们的迥异的历史观念。本文以新时期女性小说为突破口,从女作家服从历史、颠覆历史和日常性历史三种观点,探讨和剖析新时期女性作家的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11.
从1995年至今,女作家的创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遭遇"瓶颈":文学体裁较为单一,文学主旨较为单调;女性意识较为淡弱。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女性文学以丰硕成果成为新时期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什么促成它的成长,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女性文学成长历程的梳理,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文学教学偏离了文学的本位 ,失去了文学应有的魅力。文学的教学必须依靠文学的手段 :灌注文学情感 ,生成文学意象 ,运用文学语言和文学手法。  相似文献   

14.
刘萌 《职大学报》2010,(4):22-24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以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观照文学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将具有女性意识和话语特点的女性写作,作为文学语言中的一个类别来加以分析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在璀璨绚丽的世界文学中,女性主义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文学发展总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俄罗斯的女性主义文学更具独特的魅力。本文通过分析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和阿赫玛托娃作品中女性情感的表达,分别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阐述俄罗斯的女性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6.
相比较于20世纪90年代来说,新世纪的女性文学写作无论是在题材、叙事视角还是叙事方式上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其中尤以一些跨越前后两个世纪的创作主将们和"70"后女作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这一转向的原因可大概归结于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自身的缺陷和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两个方面。面临文化语境空前复杂的新形势,女性文学将在陷落与突围的反复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体系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创建过程中逐渐构建起来的。延安文学语言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在延安文艺整风之前,中国文学语言虽然经历了"五四"时期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历史变革,但此后"欧化"、"文人化"的语言模式不符合当时的革命需要,也不为时人所接受;延安文艺整风后,延安文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新的文学观逐渐形成,他们开始学习和运用民间的语言、农民化的语言。这种被新的意识形态所要求的话语形式因其大众化、通俗化的特征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也为逐渐形成的革命白话提供了丰富的生存土壤,进而成为现代汉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李萱 《职大学报》2011,(2):1-3,52
在当代女性小说文本中,有一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较为常见却又特殊,她不是对人物的简单描写刻画,而是通过女性人物与其"梦幻"镜像之间的对比、映照来凸显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内在矛盾和精神成长。在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梦幻"镜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学书写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张洁、王安忆、方方、徐刊等几位当代女性文学大家的语言进行探寻,既可以帮助读者深入解读不同女怀作家的作品并准确把握其内涵,又有助于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分析千差万别的女性文学创作个性,还有助于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当下不同阶层类型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内心生活.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以及运动结束后所留下的各种“后遗症”,直接促成了新时期大文学格局中知青文学现象的产生。从知青文学第一篇作品到九十年代,知青文学经历了由传统意义上的知青文学向后知青文学的演变。本文着重从主题这一角度来论述演变的过程,并分别对知青文学尤其是后知青文学的特征、表现、作家作品以及概念本身做了一次适当的界定,有助于推动知青文学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