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持代数推理能力发展的基础性与连贯性,是国外中小学代数推理研究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其代数推理研究从算术与代数、算术思维与代数思维的区别与联系出发,提出“早期代数”的可行性,继而从代数推理的认知分析与发展策略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互相补充的大致发展趋势.由此,我国中小学代数推理研究应该提高对概念理解的重视程度,考虑代数推理任务的连贯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改善算术与代数教学割裂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2.
一、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可以理解为:用算术方法求解的、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复杂情景问题这里有三个要素:1.算术方法求解。数学应用是一个很大的学术领域,这里只研究用小学数学方法可以求解的数学问题。解小学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用算术方法,目前也使用一些简易的代数思想。2.用自然语言表达,即用文字叙述的问题。这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主要特点。西方有时把小学应用题称作"word problem",即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数学问题。3.具有复杂的情景。应用题必须表  相似文献   

3.
<正>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以算术知识的学习为主,数量关系也基本用数字符号表示,到小学高年级出现方程,开始尝试用字母符号表示数量关系,这与算术有着本质区别,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化的一个开端.本文试论在中小学衔接阶段,如何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一、多角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观念1.从"一元一次方程"所处的知识领域来  相似文献   

4.
代数思维是一种以“符号代替数字”的数学思维方式,这个“符号”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和数量结构,还能解决多种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代数思维对小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对代数思维的定义、形成因素以及它与算术思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阐述,然后具体分析代数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以期为小学生代数思维的培养和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洁 《现代教育》2003,(2):56-56
解应用题的实质是根据已知条件去求解未知量。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了算术解法。上了初中,由于使用了字母表示数字,引入了方程思想,应用题就可以用方程解决,即用代数法解应用题。对于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既可以用算术法也可以用代数法,但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用代数法解决较简单一些。下面通过几个例题来说明一下代数法与算术法的不同,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早期代数思维”指在小学阶段运用非正式的代数形式,培养学生对代数关系与结构的理解。它是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的中间形态,是连接两者的沟通渠道,是关于“变化的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性思维。通过灵活地在算术教学中渗透早期代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整体理解和数学思维的连贯发展。本文在阐述早期代数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同时指出了发展学生早期代数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国名数字家笛卡儿曾经说过:“自然界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而所有代数问题都可以归纳为方程问题来求解。”这句话虽然说得太绝对了,但也说明了方程在数学中包括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方程是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在解决复杂问题或多种因素问题的时候就会显出它的强大化优势,以下举一个例子说明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算术与方程     
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儿曾经说过:“自然界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而所有代数问题都可以归纳为方程问题来求解.”这句话虽然说得太绝对了,但也说明了方程在数学中包括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方程是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在解决复杂问题或多种因素问题的时候就会显出它的强大优势.以下举一个例子说明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从算术到代数是儿童对于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代数概念的概括性比算术更高,它以更一般的形式表达数量关系,因而就更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从学习算术概念到学习代数的概念,需要更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促进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同时在运用已有的算术知识时,注意克服其负迁移的影响,就可使学生从算术概念比较顺利地过渡到代数概念。下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一谈应用题的代数解法和算术解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家知道,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主要是具体的数以及具体的数之间的运算,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起了代数概念.在我们看来,"代数"就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但实际上绝非如此.初一的数学先是讲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就开始深入到了"方程",再由此展开"包含字母的式子"这一概念,然后又开始了关于不等式及函数内容的学习.因此只有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  相似文献   

11.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1,(21):43-44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种解法都是以四则运算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都需要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两者的解法既存在明显的区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如何提示、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呢?一、以旧引新,揭示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之间的联系算术知识是代数知识的基础,代数初步知识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四则运算,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初步学会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穿插一些5+□=12、45÷()=9之类的算式,使学生知道可以用符号来…  相似文献   

12.
从算术到初等代数,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认识过程的飞跃。小学的算术知识结构体系与中学数学的结构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和中学的代数解法都是以四则运算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的。需要分析题目里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四则运算的定义列式求解。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解题思路不同。在算术解法中,未知量始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是小学系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它包括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三部分内容。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算术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大显著特征。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  相似文献   

14.
字母表示数是从算术过渡到代数的桥梁,代数的基本特征是引入了字母进行运算.因此,深刻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学好代数的必要前提,在学习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字母的任意性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字母都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例如:字母b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表示负数,当然也可以表示零.在式子中,它仅仅是一个表示数或式子的代号,在知道结果前它是一个未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数的开方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基础,它也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数的开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弄清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从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知,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正数a的算术平方也是该a数的平方根中的正的平方根,而负的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相似文献   

16.
二次根式是初二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在学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五点.一、掌握二次根式的意义二次根式是指形如a~(1/2)(a≥0)的式子,即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理解它时必须弄清两点:①被开方数a一定足一个非负数;②被开方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数字,也可以是一个含字母的代数式.如2[3~(1/2)]、  相似文献   

17.
二次根式是《数的开方》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学们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五点。一、注意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二次根式是指形如a(a 0 )的式子 ,即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理解它时必须弄清两点 :①被开方数a一定是一个非负数 ;②被开方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数字 ,也可以是一个含字母的代数  相似文献   

18.
方程是小学数学中代数领域的主要内容,学习方程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从算术范围跨入代数范围的一个重要阶段.算术用数字符号表示数量关系,代数用字母符号表示相等关系,两者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会使学生在初学时经历一段不适应期.教学小学数学方程,可采用以下三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代数是算术的继续和发展。一方面,学习代数必须要有算术做基础,特别是要有一定的数字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代数的学习,应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解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小学算术和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从1957年起至1960年,已把初中算术逐步下放到小学学习。但是要使学生实际达到的算术知识水平,完全跟在中学学习算术时一样,还需要一定的复习。因此,近几年来,各地在开始学习代数时,仍然安排一定课时来复习算术。  相似文献   

20.
韦仕强 《广西教育》2012,(13):68-69
研究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之间的联系,对于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都十分重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代数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对理解和解决一些算术问题会起到导向作用。如用方程组求解"鸡兔同笼"问题,可以诱导出求算术方法。"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