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酒精滴定阳性乳中的体细胞数量和乳酸度水平;方法:首先筛选出68%、72%、75%的酒精阳性乳奶牛,然后各组选择产奶量、胎次、年龄、泌乳期相近的奶牛6头,同时设立酒精阴性对照组.在第7、14和21 d采集全乳,测定体细胞数及乳酸的含量;结果:各组奶牛乳中的体细胞数平均值随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乳酸含量在12.58 - 15.25°T之间,均属于正常范围,组内及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酒精阳性乳既不会引起乳中体细胞数的改变,也不会影响其酸度,因此可以进行合理地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皖南地区某奶牛场106头奶牛进行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应用SMT诊断液对奶牛奶样进行检测,发现59头奶牛具有隐性乳房炎,其发病率达55.66%。应用中草药组方研制的中药超细散剂“消炎增乳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治疗。消炎增乳散混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00g,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不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结果表明中药制剂“消炎增乳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愈为72.2%。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皖南地区某奶牛场106头奶牛进行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应用SMT诊断液对奶牛奶样进行检测,发现59头奶牛具有隐性乳房炎,其发病率达55.66%.应用中草药组方研制的中药超细散剂"消炎增乳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治疗.消炎增乳散混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00g,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不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结果表明中药制剂"消炎增乳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愈为72.2%.  相似文献   

4.
安徽某奶牛场奶牛发生了一起急性乳房炎,选择其中两头病牛乳汁样品,分别对其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经细菌学检验表明,该场奶牛的急性乳房炎是由不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革兰氏阳性停乳链球菌和不溶和不溶血性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水、土壤等,同时存在于人体、动物体的皮肤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绝大部分不致病,少数可引起人类感染,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是因为其产生大量的侵袭性物质,如:各种酶类,多种毒素和菌体的一些成分等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主要酶类有:凝固酶、耐热核酸酶、葡激酶等;产生的主要毒素有:肠毒素、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目前国内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方法和作为超抗原的致病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试验从动物粪便中分离产细菌素大肠杆菌,制备细菌素,并对细菌素抑菌谱进行测定,为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集家兔、大鼠、鸡、山羊、黄牛和奶牛等6种健康动物新鲜粪便,采用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大肠杆菌,制备大肠杆菌发酵上清液及粗提细菌素,并进行细菌素的抑菌谱测定。结果:从6种健康动物的粪便中共分离到6株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山羊、黄牛和奶牛大肠杆菌发酵上清液对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抑菌效果,其余均无抑菌效果;而6种粗提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白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鸡沙门菌和2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等都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结论:大肠杆菌发酵上清液抑菌谱较窄,粗提大肠杆菌细菌素抑菌谱较宽,其中山羊大肠杆菌素抑菌谱最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和医院两种不同环境对鼻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影响。方法:用鼻拭子法采集108例未进入临床实习医学生和99例正进行临床实习医学生鼻腔样本,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培养筛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通过PCR方法检测SCCmecA基因,进行MRSA的鉴定。比较两个群体中MRSA携带率的差异,分析社区和医院环境对MRSA在人鼻腔定植的影响。结果:108例未进入临床实习医学生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菌株44例,MRSA菌株8例,MRSA检出率7%,99例进入临床实习医学生共检出SAU菌株59例,MRSA菌株21例,MRSA检出率21%。实习组MRSA携带率是未实习组的2.86倍,两种不同环境下造成的MRSA阳性率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71,P<0.05)。结论:社区和医院两种不同环境对鼻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有显著影响,长期处于医院环境可使鼻腔MRSA定值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粗饲料对奶牛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创新点:明确饲喂玉米秸秆日粮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的表达特征,研究日粮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饲喂苜蓿混合粗饲料和玉米秸秆粗饲料的奶牛牛奶、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血清,检测牛奶营养含量,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 CR)验证。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论:与苜蓿混合粗饲料组相比较,玉米秸秆粗饲料组的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较高,牛奶乳蛋白含量较低(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血液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水平变化,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液中的ASO进行检测.结果: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血液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升高,TS发病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二者具有相关性,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采集 10 3例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标本 ,分离培养同时检测各菌株药物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出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CNS) 5 0株 ,肠球菌 31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9株 ,棒状杆菌 10株 ,真菌 3株 .耐药率较高 5种抗生素为 :青霉素G ,苯唑青霉素 ,先锋V ,环丙沙星 ,阿奇霉素 ;未发现耐万古霉素 ,丁胺卡那菌株。结论 :葡萄球菌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煎剂法提取野黄菊花和猫眼草的有效成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它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黄菊花和猫眼草对两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功效,猫眼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浓度是1.0 g/mL.野黄菊花对大肠杆菌的最佳抑菌浓度是1.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浓度是0.25 g/mL.  相似文献   

12.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制备黄连、金银花、板蓝根三种中草药的水浸提液,研究三种中草药对两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用牛津杯法检测抑菌圈的大小、用液体培养基法检测透射比,最终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黄连抑菌效果最好,金银花和板蓝根几乎没有抑菌作用;黄连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好于抑制大肠杆菌;用第二种方法还得出了黄连...  相似文献   

13.
慢性子官颈炎多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发生,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于此时侵入而引起感染.自1998.7~1999.1间,我们采用Ms光热治疗仪对80例宫颈糜烂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产细菌素米氏链球菌S3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连地区泡菜中分离到32株乳酸细菌,通过牛津杯法,从中筛选出1株有明显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米氏链球菌S3.排除酸、过氧化氢等干扰因素后,离心发酵液对指示菌Micrococcus flavs ATCC28001仍有抑菌作用,用胰蛋白酶对其透析液处理后活性丧失,说明它们产生的抑菌物质是细菌素.以S,菌株为试材,对其细菌素类物质的产生及细菌素粗提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数末期其抑菌活性最高,对热相对稳定(100℃20 min),易被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失活,显示活性的pH值范围为4.0~5.5,粗提液表现为不仅抗藤黄微球菌属、枯草芽孢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等革兰氏阳性菌,而且对大肠杆菌(E.coli)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说明S3菌株产生的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细菌素.  相似文献   

15.
王環 《宁夏教育》2009,(3):41-41
马齿苋。其通过增强机体溶菌酶的活性,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发生膨胀、破裂而死亡。可抑制杀灭侵害消化道粘膜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改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杀灭作用,有助于防治皮肤红肿、毛囊化脓感染(也就是常说的疖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 .方法 :将2 4 0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 (简称奥组 ) ,对照组采用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疗程两周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6 7%和 6 8 3% ,溃疡及糜烂面愈合率分别为 90 0 %和 6 1 7%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是目前一种理想的根除HP治愈溃疡及糜烂面的方案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67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对2003年12月-2014年6月就诊于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资料完整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2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感染的来源、发病间隙、致病菌、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267例患者,感染来源中197例(73.8%)为牙源性感染,52例(19.5%)为腺源性感染.感染部位中175例(65.5%)下颌下间隙感染,95例(35.6%)咬肌间隙感染.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6例(53.5%)和溶血性链球菌76例(38.4%)常见.治疗采用抗生素和切开引流,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为牙源性感染,且主要发生于下颌下间隙.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酒精阳性乳患牛血清中的铜、锌含量,探讨其与酒精阳性乳的关系。方法:首先剔除加州乳房炎检测阳性的奶牛,然后用68%的酒精检测酒精阳性乳,用72%的酒精测定68%的酒精阴性牛乳,再用75%的酒精测定72%的酒精阴性牛乳,每组选择产奶量、胎次、年龄、泌乳期相近的奶牛6头,组成75%酒精阴性对照组、75%酒精阳性组7,2%酒精阳性组和68%酒精阳性组。连续三周对各组奶牛进行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的铜和锌的含量。结果:各得血清铜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与75%酒精阴性对照组相比,75%酒精阳性组血清锌呈降低趋势,但各组差异不显著;72%酒精阳性组显著降低;68%酒精阳性组极显著降低。结论:酒精阳性乳的奶牛血清铜的含量与临床健康奶牛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各组酒精阳性乳奶牛机体血锌含量降低,可能影响到机体与锌密切相关酶类的代谢。  相似文献   

19.
淡竹叶提取物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淡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所试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霉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对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都是12.5%;耐热性好;抑菌pH范围在pH4—9之间: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快速检测出实验动物临床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建立了一种普通PCR方法。同时合成3对引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核酸DNA做模板,进行引物扩增,筛选出一对能扩增出270 bp单一目的片段的引物。逐一对该引物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除了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外,对小鼠其他常见病原菌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优良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两个不同操作人员,在两个不同时间段,利用两台不同品牌的PCR仪器,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此方法再现性良好。用该方法检测待测样本,效果也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