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托,探寻了其中所蕴涵的人性论思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被异化、人性受到扭曲,而如何复归人性,实现人道主义,这成为本文探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薛忆沩小说《空巢》从人性复归的角度,以"一天"的叙事容量包含了对于文革历史的重新解读,在极简洁的笔墨中展现出特定历史下的人性变化。本文试从中国古代小说中"大团圆"的模式反观《空巢》,从而分析薛忆沩笔下历史因素下个人向家的复归、人性的再觉醒以及历史的重构这三个角度,从个人的觉醒表现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从一个具有诸多美德和人性的少年到遭受伤害后人性扭曲的复仇者,直至最终人性复归。他的性格演变过程和心灵扭曲过程,无不渗透出斑斑血泪,无不雕刻着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标识,这也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从一个具有诸多美德和人性的少年到遭受伤害后人性扭曲的复仇者,直至最终人性复归。他的性格演变过程和心灵扭曲过程,无不渗透出斑斑血泪,无不雕刻着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标识,这也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呈现了人回归自然地生活状态。但文本中除了有人与自然的水乳交融,更有无时不在的梦魇般的生存困境;除了有人性真善美的光环,更有人性的扭曲与戕害。  相似文献   

6.
《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三部小说都写到了神职人员的爱情,写出了“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其中《巴黎圣母院》重在描写追求“人性”的过程中对“人性”的扭曲;《红字》侧重表现内心处境与外在处境的抗争中“人性”的戕害与毁灭;而《荆棘鸟》所展示的则是抗争胜利后结局的失败,但在充满悲剧的追求中所表现的无所顾忌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振奋,使人的形象变得崇高伟大起来,从而赋予了宗教禁欲主义背景下的爱情悲剧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小说《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真诚相爱,然而由于复杂的世俗背景,他们被逼分离,希刺克里夫从一个具有诸多美德的少年变成遭受伤害后人性扭曲的复仇者,直至最终人性复归。他的性格演变和心灵扭曲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与无奈,他近乎疯狂的复仇和最终人性的复苏是这部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姜艳 《考试周刊》2010,(30):34-35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是英国文学的一朵奇葩。"窗"这一意象在此小说中反复出现,把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那种超自然力的神秘爱情、人性扭曲和复归主题不断推向高潮,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本文从隔离之窗、自由之窗、回归之窗三方面来分析窗的意象内涵,展现了小说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揭示了小说对人性扭曲和复归的深邃主题。  相似文献   

9.
爱情、人性是文学创作中富有恒久魅力的两大主题。《蛇神》与《呼啸山庄》的作家蒋子龙、艾米莉·勃朗特分别以对爱情的演绎为切入点,把探索的笔触直接逼近人性的深度,在作家出色的描绘中,我们发现作品中两位不同时代、有不同性格、甚至分属不同国家的主人公身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即都经历了人性美好,人性扭曲、人性复归的过程,构成了一曲跌宕起伏、震憾人心的人性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以载道"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韩少功深得其意并亲身实践,其《暗示》中通过对文革等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摇滚等现今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分析,表达了他自己对隐秘信息、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其中第二卷"具象在人生中"更是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读。文章仅以《暗示》第二卷为例,阐释其作品中关于人性复归的"呐喊"和"彷徨"。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核心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设计了在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化学分析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考评的整体方案,该整体方案的设计对"十二五"期间项目教学法的推广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藏大学藏师班即藏语言文学(教育方向)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实践出发,讨论了西藏大学藏语言文学(教育方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材、教学方法和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假设成了当今主流或正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中很多的误解和偏见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障碍。其实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是约束条件下的自利人,也是道德的、推动公共利益增长的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经济人”的产生有其来自于生命的、生产方式的两方面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历史的“经济人”是遵守规则与传统的、具有一定的自利动机、精明并且追求高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人。立基于“经济人”人性复杂的理念,我们应该不断调整由传统的阶级同一性理论所确定的体制设计,以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高跷扑蝶"是流传于长汀民间一项传统的民俗舞蹈。而今,无论在表演形式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没有太大发展,并且受到的当代新兴文化的冲击。"高跷扑蝶"这个民俗舞蹈跟其他民俗文化一样,走向濒危。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舞蹈,文章将从长汀民俗舞蹈"高跷扑蝶"的历史由来、该民俗舞蹈的传承现状、发展的办法与措施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区别词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它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语法学家的普遍的认可,主要是它和形容词的关系较为密切。文章从有争议的"高级"一词入手,分析了区别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独立地位。"高级"虽然可以受"很"的修饰,但只依照功能标准,不考虑意义的因素,就把它排除在区别词之外,还是有不妥之处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意境理论以老庄哲学为理论根基,又是逍遥思想在美学意义上的延伸。从意境论的内涵和进入意境的独特方式——"游心"等方面阐释了"游心于意境"的审美范式及其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游心与意境,借助境中的物象表达对"道"、对个体生命的认知,并以此实现主体任性逍遥的精神自由。意境理论既成就了唐人的创作,更荫庇了一代代不必费心避开尘世,又可以保持一定审美自由的文人学士。从某种程度上说,"意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华夏民族在遵从儒家伦理的现世状态下,释放心智,实现精神自由的"家"。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职办学特色以及高职学生特色,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将"质量游戏"引入课堂教学,通过"习惯"、"复合运动"、"模仿"三个游戏环节,让学生主动对实验现象展开讨论,总结实验结果,了解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深刻理解质量管理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使课堂教学更生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写作评改教学中,同伴反馈已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反馈方式。研究表明,同伴反馈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问题。以"最近发展区"概念为依据展开的大学英语写作同伴反馈有助于提高同伴反馈的有效性。同时,它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向指引下,我们应把中国话语与中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中国外交翻译话语权。在建构中,理论层面要突出中国的文化价值选择;实践层面要体现自己的"说话方式";创新层面要吸收西方外交翻译话语体系中的积极性成果,并为我所用,使之自我化、中国化、民族化,并用自己的、中国的、民族的译文表述出来。如此,建构起用中国自己的"说话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并体现出"中国话语"本质特征的外交翻译表达语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苗深花 《教育研究》2012,(5):90-94,101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未来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提出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教师职业的工作需要,师范生需明确教师教育职责和自身学习目标及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在师范教育阶段积极构建"为教而学"的学习观。为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在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训练;改革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融入新的学习观,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