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存礼 《天津档案》2006,(11):58-59
在天津红桥区的估衣街上。有一家名的老字号天津瑞蚨祥绸缎庄,它是天津“八大祥”之首。可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也有一家瑞蚨祥,泵津两地的瑞蚨祥有什么联系呢宁下面就专讲一下京津两地瑞蚨祥的往事。  相似文献   

2.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陧,腰缠四大恒”。意思就是,只有戴上马聚源的帽子,穿上瑞蚨祥所卖布料缝制成的衣服,脚上再蹬上内联陧制作的鞋子,同时腰包里装上“四大恒”(当时四家著名钱庄的银票),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气派。由此可见,内联隍的鞋子不仅远近闻名,而且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一) 1966年,毛主席"八·一八"在天安门城楼向红卫兵小将挥巨手之后,北京的红卫兵开始"破四旧",紧跟着是"清理阶级队伍".  相似文献   

5.
张文 《传媒》2000,(9):8
在北京的报摊上买了一张4开小报《科技信息快报》(湖北省科技情报局主办),在第819期的《知识与生活专刊》中,一、四、五、八版上,都是军事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上海档案》2007,(2):F0003-F0003
老凤祥银楼,是沪上著名的银楼。它创办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楼址设在当时上海南市大东门一带,其时名称为"凤祥银楼"。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迁至大马路抛球场(时称望平街),号称"怡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同仁堂始创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至今已有343年的历史。"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北京同仁堂在全国各地多设分店,以全民经营中医药闻名遐迩。有趣的是,最近在北京同仁堂的古老档案中发现一件《戒烟圣药》,令人兴奋不已。一百多年来,鸦片烟一直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恶工具,也是困扰中华民族的精神枷锁。鸦片作为药物使用,长期或过量使用,会造成药物依赖性;作为毒品吸食,则对人体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害甚至造成死亡。吸食鸦片后,从初致欣快感、无法集中精神、产生梦幻现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被奉为晚清"政坛楷模",因其升官最快又官品最好。官品即为官者的人品,曾国藩一生不懈追求道德完善和人格修炼,这不仅体现在他以民为本的政治实践中,还渗透在其"八本三致祥"的家庭教育和注重德行的人才培养方面。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如果谁身着皮尔卡丹,肩挎路易维登,脚踩阿迪达斯,那就代表着时尚与品位;而清末的老北京谁要是"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那则是标准的城市达人.无论你打扮如何光鲜,如果没有穿内联升的鞋,可就是穷了好大一截.内联升的鞋之所以能够独步天下,不仅靠的是用料与做工,更是创始人赵廷的远见卓识与匠心独具.  相似文献   

10.
燕京八景是老北京著名的八处景点,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关于北京燕山八景的记载,最早见于金朝的《明昌(金章宗的年号)遗事》。这八景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道陵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相似文献   

11.
书香人生     
正4月19日,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新闻出版报》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岐山人赵林祥创办的"农家书屋"荣幸入选。1书籍改变人生赵林祥是一个生长在偏远乡村的农村残疾人,两岁那年,父亲因病仓促离世,十岁时又一次发高烧因无力求医问药而导致双耳失聪。听不见老师的讲课,生产队又嫌年龄太小不安排活路,赵林祥只得断断续续地跟着  相似文献   

12.
秋日的北京,金风送爽.在人民日报社旁边的一栋小楼里,记者采访了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话题是即将到来的"十一·八"记者节.  相似文献   

13.
位于北京琉璃厂的文友堂书店,创设于光绪八年(1882),店主为河北冀县人魏占良、魏占云兄弟。民国初年,魏占良子魏文传、魏占云子魏文厚,继承父业。文友堂开设历六十年,是当时北京经营古籍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书店  相似文献   

14.
八、大公报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创办人:总经理英华(敛之),中国近代影响较大的民营报纸,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以敢于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赢得读者.几经周折,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汉口、桂林设馆出报,1966年"文革"开始后停刊,在内地出版64年,香港<大公报>仍继续出版.该报出版于光绪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今年第八期载袁京梅《试论文件"平时归档"》(下称袁文)一文,该文论述了文件"平时归档"的七大好处,对此笔者不敢完全苟同.  相似文献   

16.
公主岭市有一块清朝时期的问心碑,立于当时怀德县署所在地、现为怀德镇政府大院问心碑亭内。这通石碑是清光绪三年(1877)怀德县首座县署落成时,由首任知县张云祥在大堂正前方影壁处所立。碑文曰:"问心。光绪三年改设县署。问心无愧古人所难,余何敢以此自命?盖因数十年来遇事则返心自问,颇有所得,兹值堂成铭以自勉。西蜀锦官城张云祥撰书。"《问心碑》正面上首刻有"克勤克俭"。背面上首刻有"谨守清廉"。《问心碑》是张云祥克己奉公、一心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志·档案卷·档案志>(以下简称<北京档案志>),在<档案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与要求,由北京市档案局牵头编纂,在众人的关注下历时八年出版问世.这是北京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档案专业志书,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修志传统的继承,是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的又一个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刘鹏 《北京档案》2011,(8):50-51
"坛",是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土、石等筑的高台。北京曾有"九坛八庙"。九坛指的是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祈谷坛、先农坛、太岁坛、先蚕坛、社稷坛。天坛在祈年殿的南端,圜丘坛才是名副其实的天坛,又有祭天台之称。圜丘是一座洁白的三层白石圆坛。因天是凌空,所以台上不建房屋。皇帝在每年的冬至日祭天,先去皇穹宇上香、行礼,再去圜丘视看坛位,最后住在斋宫。次日祭天时皇帝在坛上上香、行礼。坛下"中和韶乐"齐奏。地坛,又称方泽坛。位于安定门外,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地坛是汉白玉的两层方台,象征大地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全国新书目》2008,(21):4-5
第八届北京图书节闭幕第八届北京图书节,于10月10日至20日在北京地坛公园举行。今年的图书节是展出图书最多的一次,300余家出版社和图书发行单位共展出25万余种图书、  相似文献   

20.
由张灿华所辑《曾祥芹学谊录》(大象出版社2010年10月版),分为"序言"、"书评"、"专论"、"访谈"、"争鸣"五编,附录有"曾祥芹学术著述目录"和编后记。该书旨在"指导新世纪汉文阅读学、实用文章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建构语言、文章、文学和谐发展的语文教育新体系","所选近百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