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其一,追溯现当代文学史发展过程中“文学性”缺失的现象;其二,回归“文学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多元一体”中的“一体”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统一在“中华”或“中国”上,二是统一在文学上,即文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民族性只是第二位的。文学性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编写与教学中应该把握好的“度”,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度”,才能编写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普及和强化“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普通高校的中国文学教学应逐步推进多民族文学的教学,在突出文学的民族性、地域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其文学性,找到各民族文学在“中华多民族文学”中的坐标。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德里克·阿特里奇在其《文学的独特性》中为讨论文学和文学性提供了一个新框架。他认为,文学的“独特性”体现为文学创造中作为创新因素的他者的介入以及文学阅读过程中对文学独特性的“表演”,伦理是文学独特性得以发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文学性",又称文学特意性,最初由俄国形式主义学者提出,在经历了解构主义的再诠释之后,又掀起讨论的高潮.从"文学性"的提出、解构主义"文学性"向非文学的扩张两方面进行阐释,文学的"文学性"特征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  相似文献   

5.
“文学性蔓延”的论争始终将文学和文学性置于一个其他艺术文化分类仰望的绝对高度,讨论其是否能以单向度的观照者身份扩张着文学诗意的霸权。结合后现代在文学领域内的互文性理论,笔者认为应该双向看待“文学性蔓延”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看到文学或文学性对于艺术、文化以及社会多维度的影响,也必须看到这些学科门类对于文学发展长期的反作用。这种双向度的互文性关系使得无论文学、艺术和文化都有无限的发展活力,各个领域和学科在互相交流的活动中互相借鉴和成长,从彼此联通和无尽的排列组合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子平等人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及其引起的学术链,是相关学界一次自觉的自我认同思潮.吴炫以“文学性”为标识的本体论“穿越”是其中最有深度的环节,“个体性”是其立论基石.谭桂林等人的质疑富有启示地指出了它可能引起的思维混乱和绝对化模式.本文在梳理这一思潮的同时,审理了其中的核心概念.本体论上的“独一”没错,但“独一”并非“独尊”.“文学性穿越”只能是一种文学的应然指向,而不可归于某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短信并不能笼统地被称为文学,冠之以“短信文学”。短信文学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短信,短信文学是指文学性短信,指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短信;短信文学也是一个文体术语,它是一种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文本样式。以“短信文学”而不以“文学性短信(或文学短信)”名短信中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是因为它具有区别文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文学”之树常青,那么“文学理论”是什么颜色?毋庸讳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大学课堂,理论与文学阅读经验为敌、批评与批评对象脱节、文学与文学性绝缘……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同时走入“灰色”困境。就文学理论的教学而言,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理论”并不能有效地解释当下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而这种“传授”本身又晦涩枯寂得足以让学生逃之夭夭。我是教古代文论的,中国古代文论其实是一棵巨大的长青之树:从先秦的对话体到两汉的史传体,从六朝的骈赋体到唐代的诗体,从宋元诗话到明清小说评点……古代文论始终是诗意盎然,始终张扬着自己的文学性诉求。因此,这组笔谈中拙文的“依经立论”是要承续古代文论诗性言说的传统,而“借石攻玉”则是借鉴异域文论的视界和方法而实现本土文论教学的文学性诉求。冯黎明教授的《文学史:文学性故事》犀利地指出历史理性化给文学研究所带来的弊病,从而提倡一种故事化的文学史,让文学史的教学回到文学性诞生时的语境之中。文学性诉求并不排斥逻辑性思考,因而唐铁惠教授的《文学理论教学中辩证法原则的运用》,主张用辩证法解析文学本质的二重性,用辩证法说明文学文本构成的双重取向;而李松博士《诗性与理性的融合,人格与...  相似文献   

9.
胡适在20世纪初使用“活的文学”一词来提炼新文学的本质,概括新文学在语言工具、精神内涵等两个方面的文学性,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民间文学)。在当时中国文学的实情和时代使命的要求下,胡适所倡导的“活的文学”,功绩主要体现为语体革新。民间文学研究者多把胡适的言论作为逻辑起点或常识,继承其全新的文学史观,在使用白话文写作时,因受到西方民俗学的影响,对“活的文学”作为精神内涵的一面逐渐遗忘,而把民间文学导入具有学科意味研究的同时,民间文学的文学性日益被遮蔽。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散文”概念的提出是一次对散文“在”本体的文学性的逼近。它的产生是 2 0世纪初西方文学观念引入当时中国文坛的结果 ,源于当时作家对西方文化、思维霸权的敬畏和遵从。“文学散文”从众多的散文文体中凸现出来 ,标志着 2 0世纪中国散文依据文学性强弱来划分散文等级的制度已开始形成 ,而这种制度的形成与当时作家对文学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其实对散文本体而言 ,以“文学散文”指称 ,还是以“文章”指称 ,都不过是一种命名而已 ,它不可能改变散文的正宗 ,这必然导致人们对散文本体认识的“遮蔽” ,并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散…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发展史上,“文学性”更多指向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的“存在”状态。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来看,那时侧重以“诗”去统合所有的艺术门类,显示出文学的浑融状态;而如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所说的“文章者,经世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的正是语词之外的伦理、政治的内容,“文学性”侧重指涉如何使“内容”通过语词表达得更为妥贴、顺畅,表意更为清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学的最高要求更为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点。“文学性”的意味由外在的社会层面的要求解脱出来应当归功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者的基本准则是:“文学科学的宗旨,…  相似文献   

12.
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化社会的文学呈现出与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文学十分相似的“泛文学”现象,这种“回归”的背后隐藏着实质性差异。通过当下“泛文学”与古代“大文学”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认当代汉语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德里克.阿特里奇在其《文学的独特性》中为讨论文学和文学性提供了一个新框架。他认为,文学的"独特性"体现为文学创造中作为创新因素的他者的介入以及文学阅读过程中对文学独特性的"表演",伦理是文学独特性得以发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当文学自信地傲然前行时,文学的研究者们却时时陷入尴尬的境地之中.文学批评的历史惰性,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惯性同时成为文学史的两大奇观. 比如至今仍各执一端的”文学”、“文学性”,便是最突出的例子.有学者研究,在英语中,文学(Iiterature)一词虽然早在14世纪便开始出现,但它最初的含义泛指一切文本材料而非文学.而后来被我们当做”文学”来接受和评价的文本,早已出现和存在.至于中国,则早在<论语·先进>中,便出现”文学”一词,虽然也暂时与后来意义的”文学”搭不上界.即使在人类文明史进入20世纪,文学世界诞生艾略特、萨特、马尔克斯等一代又一代大师巨匠之后,文学和文学性之争,仍没有止息.萨特的<什么是文学?>的追问,是否真正解了自己的惑(且不说他人),也很难说.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边界,是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潮流提出的一个问题。讨论文学的边界,不是要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定一个泾渭分明的界线,而是要在讨论中反思我们关于文学问题的提问方式。讨论文学的问题,需要秉持一种理解个别、尊重差异的精神,区分常识中的文学与理论中的文学。而用“文学性”的描述替代对文学边界的追问,实际是在这个读图时代、信息媒体时代文学遭受冲击乃至被边缘化的又一见证。  相似文献   

16.
“文学性”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最初对它的研究借用了语言学的方法,“文学性”问题被实质性地转换为对“使一种语言成为文学语言的东西”的研究。而今,“文学枉”扩张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现象。“文学性”的内涵需要扩展,除语言学的维度外,这个概念还拥有人文性、精神性的另一维度。分清“文学性”扩张现象中的多种样式,才不会使这个有价值的术语在使用中产生混乱。“文学性”需要价值的支撑,需要对审美性、超越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语言”不完全就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内容,“文学语言”实际上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文学性语言”。科学作品中可以有文学成分,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可以说,梁衡的《晋祠》是实用的说明,但又何尝不是文学?我们可以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文学作品,但它更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按照后现代理论家所持的“文学性扩张”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当前文学研究中正在辩论的有关“文学性质”的各种定义的对比。分析了“文学性质”在“全面提高论”中所占的地位、其特点及其对文学理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只有文学性的存在得到确证,文学性理论才能走出相对主义迷误。以往本质主义的论证混淆了“文学”性与文学作品的共性,因而往往陷于困境。这里提出,文学与文学作品之间关系,譬如森林与森林中树木之间关系,森林的特质不是森林中树木的共性,因此,文学性也不是具体文学作品的共性,而是文学整体的特质。由于文学整体具有稳定性,因此,文学性虽然不是实体性的存在,但也不完全由历史语境造成。文学性存在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与超历史的稳定性二者的张力之间。其具体存在方式可以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理论予以说明: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学性不是文学作品的同一性,而是某种统一性,因此,我们不可能以归纳思维或分析思维确切地把握它,而只能在文学的具体存在中意会。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史记》以其如椽大笔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过对史料的必要裁剪、加工,将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鲜明生动。因此,后世的诸多研究者纷纷将它作为传记文学的典范加以研究探讨。从文学的角度看,《史记》确实具有不少文学特征,然而从中国“文史不分”的传统来看,“史”的特征自然就应该包含“丈”的特征,《史记》的文学性不能简单等同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它具有本身即有的“传记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