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广州市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高度重视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主动承担服务与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使命,着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念、机制与价值取向诸层面进行创新探索。深入挖掘这一案例,无疑对认识与解决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推动相关实践进程与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2012年12月1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开辟数字化学习新疆域——广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探索"为主题的"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与会者围绕数字化学习推进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就广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及其所反映的新趋势,广州电大及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在实践中开辟数字化学习新疆域的经验及其样本意义,包括如何发挥政府、社会、学校、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当中的作用,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如何切实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瓶颈问题与解决路径等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此次学术圆桌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严冰和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主持。正在广州参加中心城市广播电视大学推进开放大学建设试点专题研讨会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学术活动。研讨内容分两期呈现。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9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和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组联合举办第17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以"数字化学习港:创新与挑战"为主题,结合项目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探讨"数字化学习港"作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凝聚共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刊日前与广州电大合作举办了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基本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圆桌,以广州电大的实践探索与课题研究为案例,研讨电大作为开放大学的教学基本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城市的发展与开放大学的使命相辅相成。广州电大在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建立了"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平台;以价值理念为引导,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以多样化项目为纽带,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攻关项目研究为新起点,对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体系、模式、特色品牌、长效机制、服务标准的构建进行了创新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以数字化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共享共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广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剖析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难点,分析了广州模式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以区域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政府、高校、行业进行共建、共享的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本刊联合举办了一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主题是"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农村发展与变革的人力资源支撑".与会者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以浙江电大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创新探索与研究为聚焦点,探讨远程开放教育在中国农村发展与变革,特别是提供农村人力资源支撑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作用,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分析趋势,探寻路径.本刊自下期起将分两期发表这次学术圆桌综述及相关文章,敬祈关注.  相似文献   

7.
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广州市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电大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优势,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以来,广州电大相继实施了"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项目,对发展数字化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电大办学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利于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形成。  相似文献   

8.
学习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和主要构件。学习文化的进步,是社会一切进步的先导。然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挑战我国的学习文化。因此,广州要建设学习型城市,就要创新学习文化。具体的措施有:确立终身学习文化优先发展战略;倡导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学习理念;举办与终身学习文化有关的研讨活动和宣传活动;建立完善终身学习网络和市民终身学习体系,为学习文化的创新提供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成人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成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地陆续开展了利用数字化学习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英国的城市学习网络项目、欧盟的“全民伊拉斯谟”计划等,其经验对推进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远程教育发展的重点由外延转向内涵,对于远程教育机构来说,尽快改变教学基本建设相对薄弱的状况,既是自身发展的战略诉求,又是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作为开放大学的广播电视大学,其教学基本建设既有高校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性。而由于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基本建设总体相对滞后。根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基本建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9年6月21日,本刊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主办第20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基本建设——广州电大的实践探索与课题研究为主题,以广州电大的实践探索与课题研究为案例,探讨作为开放大学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基本建设问题。广州电大校长张晓华、副校长李文斐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专题报告和主题发言介绍了广州电大在教学基本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思考,与会专家围绕教学基本建设在开放大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基本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基本建设的基本经验和突出问题、如何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广州电大实践探索与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广州电大党委书记舒扬在会议开幕时致辞,中央电大副校长、《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发展状况,结合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目标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经验,提出了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亟待破解的七个难题。并从以"数字化"的技术构建"时时能学"的天网体系,以"标准化"的理念铺设"处处可学"的地网终端,以"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优质资源"的规模应用,以"品牌化"的策略营造"人人皆学"的社会氛围四个方面,阐述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密云县教委合作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项目"基于网络的学习型学校建设",在历时两年的研究活动中,探索了一套数字化学习型学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既可以用来指导数字化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又可以用来评价现有学校达到数字化学习型学校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一年多以前,在刊发远程教育学科建设专题系列文章的时候,我们在编者按中曾表示,具备较为宽阔的理论视野,站在学术前沿,致力于远程教育理论建设的引领与推进,是本刊的一份理念和职责。当时,本刊连续三期、共刊发五篇专题文章,着重就远程教育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探讨。随后,于2004年12月举办的第四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活动,从国际视野透视远程教育本土经验,就理论与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时隔一年,2005年12月的这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再次提出中国远程教育的理论建设问题。我们的初衷是与以往的学术活动相呼应,使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的创新探索及其成果和经验,包括他们提出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同与会专家所说,对于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学习型社会特别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确实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我赞成这样的看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广州模式"呼之欲出。当然,作为"模式"可能还有必要进一步总结和提升,所涉及的不少问题也有待于在实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现代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远程教育的走向与格局带来深刻的影响。"数字化学习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其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要求,旨在探索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是推进教育服务业发展的切实举措。2007年8月4日,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和奥鹏远程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15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以"教育服务业与数字化学习港"为主题,与会专家就发展现代教育服务业与远程教育的格局和走向、数字化学习港与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与研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研讨会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科技部"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课题负责人)严冰,与奥鹏研究院院长任为民共同主持。参加本次学术研讨活动的专家有:于云秀(中央电大原党委书记、副校长,广播电视大学改革与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杨宗凯(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科技部"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课题责任专家),高新民(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靳希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德人(浙江大学教授,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专家组组长),严继昌(清华大学教授,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丁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雪飞(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赵敏(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汪启富(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副主任),施志毅(教授,奥鹏研究院研究员),张燕(奥鹏研究院副院长)等。  相似文献   

16.
蒋亦璐 《职教论坛》2023,(4):95-103
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缩影”,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抓手。在全球推进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了不同国际组织和城市的思路和做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十年的努力探索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的纵深发展。基于本土现存问题的梳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导形成的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走向进行对照衡量,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未来的努力方向包括:以终身学习思想为引领,为所有人提供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机会;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完善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发展;以不同利益相关者为抓手,政府主导下推进不同主体的协同参与;以推进教育数字化为支撑,用数字化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城市是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发展核心,通过各种教育及学习方式实现城市和市民长期以来能力的提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能有效促进城市发展、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对于国家或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国内外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实践及经验表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继续教育、强力推进数字化学习、构建多方协调参与机制、发挥制度优势、建设学习型政府以及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更好地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显示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助力推进教育公平、探索教育结构现代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价值。在现实逻辑上,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是数字中国的建设需要、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但其过程依然面临着数字环境创设、数字素养提升、国家标准研制、组织制度创新等多方面挑战。在推广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沉浸式学习环境以及学分银行、智慧图书馆、数码社区等典型场景的基础上,未来应着力通过均衡教育资源、推进简政放权、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校企合作等治理路径使教育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力求在坚持教育数字化公益属性的同时释放转型活力、提供法制保障、加快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2+97-F0002,F0003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Nerc)是依托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建立的机构,专业从事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制作、推广和服务。Nerc由总中心和分布在全国的行业、院校、培训机构分中心构成。中心秉承"开放、共享、合作、创新"的理念,致力于建设国家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资源共享机制,汇聚海量优质资源,创新资源服务模式,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专业化的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伟臣 《中国教师》2013,(13):48-50
"数字化学习型科学教研团队建设"项目启动于2009年11月,同时肩负着两项任务。一是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承担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进计划"项目的应用试点单位;二是承担着密云县教研中心申报的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数字化学习型教研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的前期探索任务。数字化学习型科学教研团队建设是利用数字化教研平台进行区域科学教研模式的探索,是新型科学教研结构和协作方式的创新,是数字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