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有人提出怎样才能让"过头话"远离媒体?对这个问题,我想以邓颖超同志一次审稿做法说点看法. 1976年底,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前夕,<人民日报>将3篇悼念文章送邓颖超同志审阅.邓颖超同志要求对原稿中某些不实之处加以修改.她指出3篇送审稿中的几个不实之处包括:一、讲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李少石(廖仲恺之女廖梦醒的丈夫,引者注)被国民党特务谋杀,事实早已查清,那属意外事故,不是谋杀;二、讲1938年长沙大火,是国民党企图谋害周恩来,事实是国民党对日军进攻采取焦土政策,"谋害"之说是夸大;三、讲在(重庆)红岩村时,周恩来、邓颖超经常和战士们一起浇水、种菜、浇粪,实际上只是偶尔为之,不是"经常";四、讲周恩来在重庆(国共谈判期间)和毛主席"寸步不离",也起码是不科学,因为当时两人各有各的活动,不可能"寸步不离".(根据<新民晚报>2004年2月26日报道,作者:范敬宜)  相似文献   

2.
北京图书馆在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百年之际,举办了《北京图书馆馆藏周恩来文献展》,其中有一部珍贵的《二十四史》引起了参观者的普遍关注。这就是邓颖超同志捐赠的周恩来总理藏书线装本《二十四史》。 1981年8月26日北京图书馆接到了国务院值班室赵茂峰同志的来函:北京图书馆: 遵邓颖超同志的交代,将周总理用自己的工资买的一部线装  相似文献   

3.
1962年6月4日,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同志陪同柬埔寨王国政府第一大臣宾努亲王来到了槐花初绽、满城飘香的旅顺口.  相似文献   

4.
正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高兴的时候才喝,偶尔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周恩来饮酒一般很有节制,经历过无数酒宴,喝醉酒的时候很少。周恩来一生中仅有的三次醉酒,都发生在他高兴愉快、情绪极佳的状态下。第一次醉酒周恩来第一次醉酒,是在他与邓颖超结婚的大喜日子里。1925年的8月初,周恩来与邓颖超喜结良缘。这对革命情侣摈弃一切陈旧习俗,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是邀了几个亲密同志聚在一起喝酒庆祝而已。人逢喜事精神爽。当时的气氛热烈而祥和,周恩来情绪极好,对于敬酒,来者不拒,以至喝醉了酒。有人一  相似文献   

5.
噩耗传来举世惊1992年7月11日晚7时许,电视里传出阵阵震撼人心的哀乐声,邓颖超同志不幸逝世了……第二天下午,我们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就在主馆前边以及周恩来汉白玉座像后边的保卫科值班室,分别挂起了“沉痛悼念邓颖超同志逝世”的黑底白字横幅;并在主馆悬挂了一幅24寸的邓颖超  相似文献   

6.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从伯父召趋辽东"来到铁岭,入银冈书院读书六个月.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视察铁岭时几次提起"我12岁时在铁岭银冈书院读过书".当时陪同视察的邓颖超同志对铁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新田说:"周总理来铁岭前回想起少年时期在铁岭的情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他登的第一座山就是龙首山,他进的第一所学校是银冈书院.他早想来铁岭,这是他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14,(10):14-14
邓颖超同志生前曾经给周恩来同志的侄子周保章同志写了50封信,字里行间记录了她从学习、生活、健康、婚姻、家庭等方面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其中第一封信写于1957年2月21日,最后一封信写于1981年6月,时间跨越了20多年。这批书信绝大部分是邓颖超同志委托秘书张元、赵炜同志代笔,经她审阅后寄出的。在编辑过程中,周保章同志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他写的一些背景介绍,对帮助读者理解书信的内容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时,由周恩来倡议,天津青年学生成立了进步的爱国团体觉悟社,在中学读书的邓颖超,参加了该社。该社初建,五十位青年男女为避鹰犬注意,隐去真名,大家抓签以数字号码代替名人姓名,邓抓到的是“1”。觉悟社创办刊物由周恩来主编《觉悟》杂志,当时邓颖超同志只有15岁,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发表周恩来书信一组,刊登于三月二日的全国各大报纸.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九日给宋庆龄同志的电报末尾,署名的下面还有"子皓"二字.这"子皓",本来是发报的时间,即一月十九日,可是有几家报纸却把它排在了另起一行的顶头.这说明,我们的一些编辑同志还缺乏这方面的常识.  相似文献   

10.
<正>在河北师范大学百年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优秀校友,邓颖超就是其中之一。邓颖超同志以她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她在青年时代求学期间,曾担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图书馆(现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前身)"图书部"书记股干事,热心图书馆工作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百年师大图书馆文化研究"课题小组,在研究与图书馆有渊源的重要人物时,发现了有关邓颖超同志的这部分文字记载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伟人周恩来》(大型摄影画册)出版发行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大型摄影画册正式出版发行。4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画册发行仪式。画册收入了著名摄影家吕相友所拍摄的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珍贵照片141幅。薄一波、宋任穷为画册题词,宋平撰写了前言。 《邓小平与现代中国》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这本全面介绍邓小平同志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的画传已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布赫、孙孚凌、于友先等出席了于4月3日举行的座谈会。于友先署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全国新闻出版界缅怀小平同志、努力工作的动人事迹,肯定了现代出版社出版《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一月八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十周年的忌辰.想到这一天,我们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如云的花圈,出现了十里长街不散的送灵人群,我们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同志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对党的档案工作建设也有突出、重大的贡献.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是永远铭记在心的.为了表达我们崇敬和怀念的心情,本刊  相似文献   

13.
1925年夏天,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两位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革命战友,经组织同意结合为夫妻。  相似文献   

14.
大凡读过有关周恩来回忆文章的人都知道,周恩来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称邓为"小超";在比他年轻的熟人跟前,有时也遵从他们对邓颖超亲昵的称呼,称之为"邓大姐".  相似文献   

15.
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怀念》《中南海西花厅》出版 两书由西苑出版社整理出版。《怀念》一书收入了周恩来的手迹和生前珍藏的齐白石、傅抱石、何香凝等画家的书画作品,以及周恩来逝世后书画家们的怀念作品。该书首发式于2月18日在京举行。《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邓颖超工作居住过的地方》以百余幅珍贵的实景实物照片为线索,配以文字介绍,再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工作生活的一些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6.
九月八日光明日报用整整两个版(第五版和第六版)的篇幅报道了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来我院视察的情况;报道了我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情况和成绩.这两个版的稿件是我们自己动手为光明日报撰写和组织的,并且我们还派同志去报社参加了这两个版的编排工作.这次组织稿件,由学校党委书记顾稀同志亲自挂帅.九月三日,顾稀同志召集了有各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宣传委员参加的会议,讨论如何组织报道的问题.在会上确定了三个报道内容:一、报道九月二日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来校视察的情况,以及由此掀起的全校的生产劳动新高潮.二、报道全校大修铁路,大办工厂,支援钢铁建设.三、报道全校大搞教学改革,大搞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红 《档案天地》2012,(12):37-42
王安娜,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并不太熟悉的名字,但是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曾在武汉、重庆、香港、西安和延安工作和生活,同中国人民战斗在一起,并结识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叶剑英、邓颖超、贺龙、李克农等同志。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世界》2007,(9):37-37
日前.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担任秘书长达37年之久的赵炜女士讲述邓颖超生前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9.
韬奋图书馆是为纪念邹韬奋同志而开始筹备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均保存在上海韬奋纪念馆。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此中经过,常常有人问起而不知其详,今就《图书馆杂志》出版之际,特将韬奋图书馆筹备始末加以叙述,为图书馆事业史提供一份资料。韬奋逝世后,于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一日在革命圣地延安由周恩来、吴玉章、博古、邓颖超等十三位同志发起而举  相似文献   

20.
1988年2月12日人民日报的一、二、三版上登载了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撰写的长篇回忆录《学习继承周恩来总理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文。文章史料翔实,读来亲切感人,勾起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情思。连邓颖超同志看了也高兴地说:“这篇文章写的不错。恩来的许多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