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风田 《教育》2011,(11):42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争论比较多。为什么这些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只能成为"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20日,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行的"首届中国青年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防向公众展示了比较大学生和农民工起薪差距的4组数据.2003年、2005年和2008年,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而农民工的月工资则由2003年的约700元跃升至1200元左右,以此说明当前大学生的起点薪酬正呈现与农民工差距"逐步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经过从工资水平到社会处境的比较可知,大学生的总体身价是高于农民工的,“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的论断并不成立;大学生工资多次下降的现实并未改变其身价高于农民工的事实;“读书无用”等观点也难以成立。这有利于劳动者做出投资于高等教育的决策。而优化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则可实现高等教育投入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农民工"作为一新兴群体,他们的规模不断增大,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文章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农民工"融入城市困境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解决大学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推进城市建设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农民工的存在是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其中,加强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大学生农民工思想观念守旧、有关单位重视程度差强人意以及教育培训内容亟待完善等就业培训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为此,我国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完善涉及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法律法规,大学生农民工提高对接受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相关部门提高对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重视程度,教育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农民工”群体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在一些地方,大学生起薪点低于农民工.“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现象折射出社会对不同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折射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值得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反思.政府应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缓解供需矛盾,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高校要面向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用人单位要以人为本,待遇留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存在的不足.大学生要科学规划,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四位一体,形成合力,使大学毕业生人尽其方,人尽其用.  相似文献   

7.
两会期间有一则报道引起关注:北京大学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在京城就业连连碰壁,最后作出一个雷人决定:回河南老家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这件事似乎为两会前一则网帖提供了注脚。回家后,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这个引起广泛争论的网帖指向一个中国独有现象: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多位代表委员再次对就业两难问题展开争论:大学生与农民工没有可比性?这一现象折射出哪些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曾经,人们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来形容市场经济初期的脑体倒挂现象,而今,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在操纵着人才的命运时,昔日的天之骄子不得不再次面对“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现实。从“500月薪聘本科生”到“零工资就业”,一跌再跌的起薪标准不断挑战着大学生的心理极限。虽然权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有所增长,但各种薪酬跳水故事似乎都在说明,大学生“低工资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9.
《教育》2012,(2):33
新闻回放:据《人民日报》报道,陕西农民韩培印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到西安当了农民工。儿子毕业后,他却吃惊地发现,身为大学毕业生的儿子每月工资甚至还比不上自己。该新闻一经报道,顿时引发了"大学生收入不如农民工"的热议,不少人质疑:读书还有用吗?  相似文献   

10.
吴闻 《教育》2011,(8):5
大学毕业生的身价不如农民工,这种现象让很多大学毕业生感到委屈。我们应当正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窘境,更应当警惕这种现象形成负激励效应。不过笔者认为,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身价"不如农民工,还需辩证看待。  相似文献   

11.
据北京晨报最近组织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消费分为四档:"贫困型"消费,每月三四百元,"经济型"消费,需要七八百元,"小康型"消费为千元出头,而奢侈型消费则达万元。在校大学生到底该如何消费?一月花多少钱才合适?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其实,这并不是一件纯粹个人的私事。  相似文献   

12.
据北京晨报最近组织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消费分为四档:"贫困型"消费,每月三四百元,"经济型"消费,需要七八百元,"小康型"消费为千元出头,而奢侈型消费则达万元。在校大学生到底该如何消费?一月花多少钱才合适?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其实,这并不是一件纯粹个人的私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女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出现,她们有大学生的学识但是在城市里和农民工享受相同的待遇,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相对剥夺感。本文对女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及相对剥夺感进行深度的研究综述,了解女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程度、影响因素及其危害,为多方面多角度探讨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就业之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把"弱势群体"这样的字眼用在大学生身上,无论如何心存不安.然而所谓"弱势"也有一个相对和绝对之分,看看媒体中关于女大学生就业连篇累牍的报道:"女扮男装"、"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袒胸露背拍下写真集求职",以及"不结婚恋爱、能喝酒出差"等等的求职哀语,这一话题显然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的探讨,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的突出特点、本质内涵,重点关注其对解决大学生农民工(1)角色转变的借鉴意义。联系"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将农村发展与大学生农民工角色转变结合起来,建立起双向的良性互动通道,从源头上消灭大学生农民工的新生机制。提出大学生农民工本身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现代乡建运动应当具有"民本精神",为他们角色转化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品读     
<正>2014届高职高专农村生源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均收入为3117元,略高于同期农民工月均收入;毕业3年后月均收入为5552元,与毕业半年后相比涨幅为78%,明显高于同期农民工。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但农村生源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职场后面临  相似文献   

17.
以40位"大学生农民工"生活处境及自我提升状况的调查材料为基础,运用保尔·朗格朗的成人教育理论,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审视了在其中起作用的各方力量.研究发现,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大学生农民工"难以适应生活的挑战,尤其在闲暇时间,深受消极厌倦情绪困扰,表现出群体融入程度低、思想混乱等社会适应性障碍,这也成为了他们接受成人教育以实现自我提升,进而来应对这些挑战的出发点.但在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成人教育自身也面临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教学方式僵化、过程监管不严等问题.尽管如此,对于"大学生农民工"而言,成人教育依旧是他们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走向光明未来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警官学院学生在"防非"隔离时期的情绪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抑郁形容词检查量表对因"防非"被隔离的部分一年级警官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处于隔离期的警官大学生在四个量表的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并且以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主,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警官大学生在"防非"隔离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如平时.所以在某些特殊时期,更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为了化解农民工"用工荒"现象对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负面作用,本文剖析了农民工"用工荒"现象的真相,一方面希望有助于大学生避免盲目否定自身教育,树立就业信心,另一方面敦促大学生反观自身不足,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2,(5):6
连日来,山东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2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携带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巡回于聊城市城区建筑工地开展"网上订票进工地"活动,为农民工讲解网上订票流程、帮助农民工网上预订火车票,并以此作为服务社会的一门"选修课"。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农民工在网上预订火车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