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11):3-4
家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以及根本条件,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言家庭教育起到了重要的集成与发扬的作用,因此,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促进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整体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司其职而又相互联系,任何一方面的失误或者失职都会造成文化缺陷,形成社会发展障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应强调人性理性。只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力合作,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现代意识和人格特征,才能构筑社会公平和谐的基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连接和联系、协同作用完成教育年轻一代任务,使之不仅能接受和继承优秀文化,并且能为文化改进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遵义的沙滩曾是清代中叶全国知名的文化区,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与教育交融。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根底,文化因教育而繁荣。在这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随着文化的转型,"沙滩文化"的光辉暗淡下来,引起人们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4.
肖云刚  刁文彬 《文教资料》2010,(31):204-206
城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多源于教育上的影响。城乡大学生之间家庭教育的氛围、关爱程度、文化程度均不同,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师资、教学质量也有差异,在社会教育中所接受到的社会信息同样有所差别.必然对其价值观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方面深入研究城乡大学生教育上的差异,从教育的源头缩小两者的差距,对培养城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班主任要建构现代化的教育工作网络,就必须对社会教育力量进行协调与整合[1].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扩展与延伸,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用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教育学生,是社会教育的作用之一;运用社会传媒教育学生,是社会教育的作用之二;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教育的作用之三[2].因此,班主任对社会教育力量的协调与整合,主要是对社会文化教育力量、社会传媒教育力量的协调与整合.在协调与整合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达到学校教育力量与社会教育力量的结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下面从社会文化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家庭和家庭教育对人生的悲欢成败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今谁也不能越过家庭教育直接走进学校教育、迈向社会 ,去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同样 ,谁也不能总生活在家庭之中不迈进学校进而走向社会。即使是进了学校、参加了工作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仍然需要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  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认真地加以比较 ,可以看出这两种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有某些不同之处 ,从中又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向。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7.
谭敏 《教育评论》2020,(5):22-28
与城市家庭教育呈现出的习得性、理性化、相容性、筛选性和学习型等文化特征不同,农村家庭教育由于经济水平、成员背景、教育理念、成员互动等多方面的特点衍生出一套文化逻辑。随着社会结构与功能变迁,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文化内核发生剧烈动摇:家庭双系抚育受到巨大挑战,家庭教育主观认知模糊,教育内容方法无所适从,面临传统教育资本失落和现代教育资本匮乏的双重危机。建立起承继与突破并重的农村家庭教育系统,重塑农村家庭的文化场域,搭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充盈农村家庭教育的传统资本与现代资本,完善构筑农村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避免文化性断裂引发的叠加式和循环式后果,实现农村家庭教育文化逻辑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优化和互相配合,才能为新一代人的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反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有损于其他环节的教育效果,不利于新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似乎已经成为“陈旧”的话题.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也会经常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而使看来“陈旧”的话题又常讲常新.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素质与成功的家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 ,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 ,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极大 ,但它不同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而具有特定的优势和弱点。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由谁来承担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成为家庭教育活动的焦点。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讲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中国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国策 ,妇女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 ,在家庭教育中起的作用比男子更直接、长久和强大 ,在家庭教育中起…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一书中对"社会教育"是这样认定的:"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从这个层面来说,社会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但是我们所探讨的社会教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是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单纯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仫佬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和途径,提出应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的多元一体的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与社会改革李桂芝,魏秀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三条不同的教育渠道,三者之间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但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任务。我们如果能深入地研究其特点、原则与方法,就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社会改革中的作用,使我国儿童在现代社会中全面...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仫佬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和途径,提出应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的多元一体的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系统.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仫佬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和途径,提出应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的多元一体的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从宏观上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大体系中的三个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家庭教育是基础性体系,学校教育是主体性体系,而社会教育则是环境性体系。它们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6.
寇铁纯 《成人教育》1999,(12):10-11
成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如果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启蒙和传承,学校教育则好比冶炼和锻造,社会教育又好比是淬火。而成人教育兼具冶炼,煅造与淬火的三重特点,属于不断选择与磨合的终身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成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如果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启蒙和传承,学校教育则好比冶炼和锻造,社会教育又好比是淬火。而成人教育兼具冶炼、煅造与淬火的三重特点,属于不断选择与磨合的终身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沁 《上海教育》2016,(Z1):117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补充和扩展,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三者之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我连续两年参与了"我是一名小军人"夏令营活动,对有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些问题有所关注,所从事的职务是小军人夏令营微博信息编辑,消除孩子、教官与家长之间存在的疑虑与隔阂,竭尽所能让孩子们在短短7天的活动中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9.
覃立群 《中学文科》2007,(6):117-117
教育从广义来说应分为三部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些人误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而忽视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46):12-13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庭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和而不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