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明全 《今传媒》2009,(10):102-103
近年来,企业的危机(尤其是品牌市场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在处理这些危机事件中,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媒体公关,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一些"标准"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电视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从一开始便自觉或不自觉地承载了娱乐所具有的补偿和宣泄功能-虽然这种功能实现尚处于浅表感官体验阶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化,广播电视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在长期束缚下积累起来的扩张冲动和力量日益爆发,战略联盟将成为扩张中的电视媒体自觉或不自觉的战略选择.对于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电视媒体联盟而言,应在联盟层次上从松散型结盟向治理型联盟升级,在联盟原则上从共事同类资源向寻找补充资源拓展,在联盟目标上从收视市场向新型市场延伸,才能使联盟持续稳定并给电视媒体带来新的价值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作为公民监督社会、获得信息的有力工具,在对社会和政府的监督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取得信息的过程中,媒体有时不可避免地需要采取某些隐蔽的手段来获取一些为新闻当事人所竭力掩饰的事实,而这种隐蔽的手段通常是在当事人不知道或不情愿的情况下采取的。  相似文献   

5.
际春  范玮 《传媒观察》2004,(11):56-57
当读者拿到一份风格迥异、版式新颖的报纸,惊讶之后是惊喜;当市场接受了一份标新立异的报纸,回报显而易见——报纸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明显提高。于是,报社的老总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意识到,现代设计给现代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报纸的版式设计已经突破了作为报纸美术编辑的传统概念:它在平面纸质媒体上展开的艺术造型行为构成了现代报纸的信息传播要素;报纸版式设计能力构成了报业发展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是媒体和媒体人最基本的准则,但现实中媒体和媒体人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不时陷入商业策划的圈套.这不仅有悖于媒体客观真实的准则,同时也有损媒体公信力. 2015年11月,武汉地区几家媒体同时报道的“直升机求婚”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事例.11月16日中午时分,有女士拨打长江日报新闻热线留言称:“我有一朋友今天下午2:00在青山奥山世纪花园用直升飞机向他女朋友求婚.”  相似文献   

7.
宣传时代主旋律,是党和人民赋予媒体的重要责任,是市民报“主流媒体”意识觉醒的必然选择。在过去,市民报一直处于很矛盾的心态:宣传主旋律作为一项义务和一项重要任务,应当承担,但付诸实际又担心影响可凄性,渐渐失去市场;作为市民报,自觉不自觉地画地为牢,认为可读性、服务性等特点才是自己的追求目标,与市民贴近的社会经济内容才是自身的主打内容。于是乎,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一些市民报为迎合一部分读的低级趣味,往往游离于主旋律宣传之外,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追逐凶杀暴力色情等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主流媒体记,尽最大努力寻求与读的共鸣,让读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才能做到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完美结合,才能发挥出媒体最佳的宣传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传媒模仿是指传媒在具有市场优势的文化产品的感染和暗示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仿效和追踪其他传媒的成功产品,导致大众传媒生成一种"模仿一趋同"的现象.很多人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跟风".  相似文献   

10.
张信国 《新闻界》2006,(2):65-66
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不少城市党报开始增加社会新闻的报道数量。但是,社会新闻是一把双刃剑,在依靠大量软新闻拉近大众传媒与广大受众的距离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新闻报道低俗化等负面效应。所以,一些富有远见的城市党报在重视和增加社会新闻报道的同时,自觉地树立了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流意识,以此巩固其社会主流媒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品牌经营是当代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受众接触传媒的习惯发生了变迁,另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也发生了演化。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媒也面临着市场定位的不断调整。但是,如何恰当的进行传媒定位创新呢?一些传媒的老总常常抱怨,说他们为了跟上市场演变的步伐,不断给传媒重新定位,花了大量的钱进行了调查,找到了传媒受众最需要的信息类型与服务方式,但是,真正去做了,效果并不好。历史毫不犹豫地把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传媒带进了品牌时代。尽管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但品牌意识已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传媒业变革的先行者之中。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与世界的一次全面碰撞。近年来,国内传播学者把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和思考WTO背景下中国传媒的现状和趋势、机遇和挑战;二是探索如何进行传媒的产业化运作,做大做强中国传媒。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媒体已具备了一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面对加入WTO,外资传媒对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新一轮冲击,中国媒体仍然处于相当的劣势状态。如何应对新的冲击,首要的就是对中国的传媒进行产业化改造,而要完成这一改造,首当其冲的就是应对当今的中国传媒进行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12.
通常,一个记者在刚刚步入媒体这一领域时,首先面对的不外乎"规矩"二字."规者圆规,用以画圆;矩者角尺,用以画方",不规矩无以成方圆.于是,我们这些曾经抱负满满、想在大千世界大干一番的年轻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同这些方方圆圆较上了劲,或墨守成规,或进一步突围画自己的方圆.  相似文献   

13.
但当我们情愿或不情愿地承认古籍阅读已经属于小众读物的时候,它的经营线路,反倒可以明晰起来。也就是说,它的经营,十分有必要采取分众读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以往一段时间里,公众乃至媒体本身,在对舆论监督功能和地位的认识上,往往忽视舆论监督只是组成我国监督体系的六大类(党内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之一,因而出现了“包打天下”的不正常现象。某些新闻从业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警察、  相似文献   

15.
胡四海 《新闻三昧》2005,(11):55-56
一位老通讯员为一名新手改稿子时,指出稿中某些地方说得有点儿过,这样就不真实了。可这位年轻人却不以为然地说:“不这样写发表不了”。在基层通讯员中,持这种想法不少。一位朋友告诉笔,某单位经济效益好时,媒体记经常光顾,每年在各种媒体上刊(播)新闻报道上百篇,老百姓读了说“好的不多,报道与事实有出入的不少”。原因是个别通讯员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不自觉地成了鼓吹当地“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宣传员。  相似文献   

16.
媒体是交流、传递信息的工具。责任感是指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心情。社会责任感是指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发展而自觉把份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就是包括纸质媒体、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及其工作人员,以自觉的心情,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及时、准确地交流、传递好国家发展目标、路线方针、政策法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是篇大文章,只有紧紧围绕主题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好做精彩。然而目前个别媒体个别人有时却自觉不自觉地把舆论监督这篇大文章做跑了题,没有帮忙反倒添乱,那么,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这篇大文章呢?笔者作为党报舆论监督主阵地上的一员,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沈毅玲 《新闻界》2012,(7):14-19
台湾报禁解严之后,台湾新闻媒体数量激增,大大超过了市场负荷,台湾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高关注度,在制造噱头、挖掘细节上不遗余力,自觉或不自觉成了"社会乱源"。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台湾大选"前夜,台湾三个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力图呈现不同电视新闻媒体的表现,并分析其"乱"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15岁的少女杨丽娟因崇拜香港某明星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还闹得倾家荡产,家人无法正常生活,父亲丢了性命。在这个时代.媒体似乎也成了“明星工厂”的制造者。那么,媒体该如何引导?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方面是媒体传递信息的日益同质化,另一方面又纷纷打出分众服务的旗帜,在迎合拥有较多管理、消费、时尚话语权的“主流人群”信息诉求的同时,面对几乎没有话语权的青少年,媒体却经常出现集体失语,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对青少年的引导责任。尤其是在青少年偶像崇拜这一当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的处置上,媒体扮演了一种明显的责任缺失角色.有些媒体对明星过度渲染,使不少青少年卷进了追星的队伍。细析缘由,媒体责任自然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20.
有关记者的是是非非听得够多了:从"欺骗暗访"到"窦唯大闹报社",从"美女记者"到"跪地采访",似乎处在新闻事件发生最前沿的记者们一不小心便反客为主成了新闻的主角,情愿或不情愿地在新闻里"客串"了一把。而招致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或千夫所指、或赞扬有加,或横眉冷对、或感恩戴德。似乎向来崇尚客观、公正、平衡的记者们也在两个极端的摇摆中找不到平衡所在。记者角色错位的利弊暂且不论,但这至少给记者们创造了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站在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