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勾股定理在几何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平面几何的重要基础,其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普遍的应用性.在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一般出现在八年级,而八年级被认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即具体思维向形式化思维转变的时期.所以可以说,勾股定理教学也处于学生数学思维转折阶段.但另一方面,勾股定理的教学却始终是一个难点.虽然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据说超过400种,但是让学生能够在思路上比较“自然地”想到证明方法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勾股定理的教学,教师通常是按照教科书安排的内容进行设计.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感到为难的是:怎样引导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怎样让学生在证明思路上比较"自然地"想到定理证明的方法?事实上,勾股定理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浓厚的数学文化价值.重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极为有益.本文介绍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思路 一、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会用它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有关证明与计算问题:通过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过程的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发生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与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感受探索、合作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朱哲 《数学教学》2006,(11):43-46,3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三学段教材的编写建议“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并具体指出:“介绍勾股定理的几个著名证法(如欧几里得证法、赵爽证法等)及其有关的一些著名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受到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中开设“数学史选讲”,并将“中国《周髀算经》、勾股定理(赵爽的图)”作为一个供选择的专题.那么,《周髀算经》是如何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的图又是怎样一幅图,它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又有什么具体的应用,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5.
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的数学活动课“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笔者拜读了文 [1 ]后 ,认为文 [1 ]中余弦定理的发现过程“a2 =c2 -b2 构造平方和 a2 =c2 b2 -2b2引入角A a2 =c2 b2 -2bccosA”有本末倒置之嫌 .从历史上看 ,余弦定理是数学命题 (勾股定理 )推广的产物 .我们在推广勾股定理的过程中 ,没有理由将一个和谐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的背景分析 勾股定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几乎所有拥有古代文化的民族和国家都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找到了许多验证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验证了勾股定理,而且丰富了人们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对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我国古代有许多重要成就,而且使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进行了证明,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对人类的重要贡献.现在世界上有几百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在“勾股定理”一章,教科书结合具体内容介绍了国内外著名有关勾股定理的事迹.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好素材.  相似文献   

8.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数量关系,号称“几何的基石”,是从“形”到“数”的飞跃.在应用时要明确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直角三角形,常通过作某一边的高来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创造条件利用勾股定理.  相似文献   

9.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论述就是勾股定理,在我们国家,勾股定理又叫“商高定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尝试突破一直以来“勾股定理”教学无法摆脱结论“束缚”的难点,专门设置了一节章前导学课.这节章前导学课以选择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策略为主线,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主动发现“拼图”与“方格纸”是探索与验证勾股定理的有效工具,最终让学生在对比与归纳中得出相关结论,经历勾股定理“再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教初三《数学》第九册(下)“逆命题、逆定理”(华东师大版)这一节时,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有400多种,教材也提供了多种证法,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教材的编写却相当“简洁”,即先用“构造法”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全等得以证明.笔者在上课之前曾想过,学生能想到这种方法吗?是否还有别的证明方法?笔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右下图就是第24届大会会徽的图案(展示图案).这个图案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到的,被称为“赵爽弦图”.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勾股定理?(板书课题)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来,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帝王总统都愿意探讨、研究它.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一些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据说我国  相似文献   

13.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合起来可以写成符号表达式:在△ABC中,∠C=90&#176;→←a2+b2=c2.这里的“→←”是双向的箭头。它表示既可以从左边推出右边.又可以从右边推出左边.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可以“由左得右”,得出“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应用勾股定理(或者称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三角形巾有“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时.我们可以“由右得左”,得出“第三边所对的是直角”,这是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或者称为直角乏角形的判定定理).屁然。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是从不同方向对直角三角形中涉及边、角的同一规律的两种描述.其间的变化是“条件”与“结论”的互换.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蚂蚁怎样走最近》是《勾股定理》一章最后一节新课。教材将其安排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之后,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在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到困难的有三点:一是如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从而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空间图形中…  相似文献   

15.
“勾股定理”是在研究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等腰三角形之后学习的,它所研究的是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在“解直角三角形”一章中,仍将利用勾股定理来研究一些计算问题。因此,“勾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2006年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教材在原有试验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将“勾股定理”变为独立的一章(第14章),其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知识结构框架如右:  相似文献   

17.
勾股计算尺     
勾股定理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它的数学公式为:a2+b2=c2。我根据勾股定理,设计制  相似文献   

18.
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许多有关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例析其重点知识,以便加深同学们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一、知识网络二、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能进一步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锋刃 《中学教研》2009,(11):24-28
众所周知,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数学论证乃至数学决策等三大能力,而勾股定理的教学正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一直以来,勾股定理的教学倍受关注,有人称“勾股定理是数学教改的晴雨表”.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数学课程中的严格论证,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