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印度之行》与“交往”之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福斯特小说的基本主题,在《印度之行》中,对交往的探索被置入跨越东西化的宏阔背景。小说通过两位英国妇女在印主的旅行,展示了化交往的复杂过程和种种困境。透过化之间的疏离、差异和对峙,福斯特最终发现,只有超越的、博大的爱才是人类普遍的惟一的联结。  相似文献   

2.
阿黛拉·奎斯特是福斯特在小说《印度之行》中精心安排的人物。她怀着浪漫美好的愿望来到印度,想“看看真正的印度”。然而,在印度,她所“发现”的是种族之间、宗教之间、个体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分离。所有这些都说明福斯特通过“善意、教养和智慧”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联结的失败,也让人们意识到通过建立友谊来实现民族大融合、实现文化融合的艰难。  相似文献   

3.
福斯特的著名小说《印度之行》 ,以文字的方式表达了不同文化的民族间爱的渴望 ,揭示了这种爱得以实现的艰难性 ,指出创造契机、消除隔阂应是世界各民族的努力目标。这些思想在 2 1世纪的今天同样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征服与统治的生态危机。小说强烈批判了危机背后所产生的强权意识,倡导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以期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的生态整体主义的理想渴望。在《印度之行》中体现的生态观表达了福斯特对人类生存的忧思与关怀,对诗意栖居和寻觅更为持久的人类之家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5.
《印度之行》(1924)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惟一一部以殖民地印度为题材的小说。在小说中,福斯特对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和种族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对受压迫的印度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但是他的无法摆脱的帝国意识使小说叙述不时地流露出今天所谓的"新殖民主义"倾向。然而在"殖民"意义之外,这部小说所体现的构建和谐而平等的人类新秩序的理想则更加显示出小说的永恒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梅  曹慧慧 《文教资料》2010,(14):21-23
本文从福斯特五部小说的标题出发.分析福斯特所要传达的“生命旅程”的主题。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一些背景知识;主体部分从英国人的意大利之旅,主人公的心灵成长之旅,城市人的乡村之旅,以及英国人的印度之旅来叙述福斯特毕生所体验的生命旅程:结语部分对全文作进一步概括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印度之行》的表层结构所体现的是英、印两个种族的分离以及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这三个异质文化的碰撞与排斥,而其深层结构正如福斯特所言,这本书是关于为人类灵魂寻找一个永恒归宿的探索。书中不仅描写了各类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更探讨了人们应如何深刻地认识印度这样一个世界,如何深刻地认识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以及人类灵魂归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阿齐兹是E.M.福斯特小说《印度之行》中一个寓意丰富而又内涵深刻的人物形象。作为英国殖民权力规训下的欲望主体,阿齐兹对自身"杂糅"的文化身份认同充满着焦虑和困惑,他对自身及印度民族——国家主体身份和文化的认同经历了一个由混沌意识到自觉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1):34-35
《印度之行》是E·M·福斯特的经典小说,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的视角剖析该小说,并分析福斯特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0.
《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1924)是英国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的代表作。本文试图通过对福斯特的双重文化身份的文化解读来阐述《印度之行》中“联结”的主题,分析了福斯特试图这种文化身份的嬗变使得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联结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  相似文献   

11.
12.
都秋 《科技文萃》2013,(10):138-143
在中国传统文化礼俗中,金色寓有“吉祥如意”之意,因此格外令国人情有独钟:在古代,达官权贵们以黄金来彰显身份地位:到如今,黄金则作为金饰品,成为了彰显华贵气质的不二选择。而在金饰品中,尤以黄金手表,因其兼具计时与美观的双重“性格”,颇受各方人士的喜爱……随着金秋时节的来临,许多人愿意选择在此时『青定终生,而在定情物的选择中,更会不约而同的捋视线转移至黄金手表的身上,这不仅是因为黄金本身的动人色泽本就与这柔和的秋色颇为迎合,也是黄金手表本身给国人送来的美好愿景一一谁不愿自己的爱人能在这个人生的最重要时刻,向自己一“表”心中比“金”坚的浪漫爱意呢?  相似文献   

13.
农夫救蛇     
《双语学习》2009,(6):18-19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一个农夫砍完柴回家,在路上发现了一条蛇。 “哦,可怜的蛇,你怎么跑到外边来了呢?看把你冻成这个样子!”农夫自言自语道。  相似文献   

14.
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 rich man who lovedwine (酒) and good food more than anything else,and so did his servant(佣人).  相似文献   

15.
设A是n维欧氏空间E~n中的一个非退化单形,它的切点单形为B,又以A的顶点和它的内切球心的连线与A的n+1个侧面的交点为顶点的单形设为D。若单形A,B,D的体积分别记为V(A),V(B),V(D),本文证明了V(B)≤V(D)≤(1/n~n)V(A)。  相似文献   

16.
你的孩子会写信吗?这可是帮助他们学会向亲人朋友表达自己感情的很好方式。一定要多多鼓励!如果你的孩子还不会写字,没有关系,图画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下面是选自北京苹果树幼儿园小朋友写给亲人的一组信。小朋友们还特别把画的内容告诉老师,老师帮助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7.
死巷乾坤大     
刘福泉 《保定师专学报》2002,15(1):54-55,67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生活在死巷中的人们的形象进行分析,解析精神胜利法的又一个版本——封闭的环境造就了人们封闭的性格,封闭的内心世界,和进行窝里斗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8.
在量子理论中,当粒子的波函数给定后,粒子所有力学量的观测值和几率分布不一定确定,还与粒子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哲伦在《蝴蝶君》中巧妙地将一个真实的故事与明显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的歌剧《蝴蝶夫人》并置,颠覆了东西方权利关系,成为与东方主义对立的声音。由于伽利玛受东方主义的影响,以定势的思维方式和偏见看待东方人,最后成为东方主义的牺牲品;而宋俐玲利用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偏见达到了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one kind of self-repair self-repair issuing from self-initiation.It explains what repai is,and presents an observation analysis about a student’s self repair.It concludes that self-repai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ent language learning.It should be encouraged under the superviso of teachers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