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室里弥漫着《可爱的羊群》的音乐,学生们听着歌曲走进教室。一、导入1.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首《可爱的羊群》,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可爱的羊群在大草原上吃草。师:那么请你找一找在这首歌曲旋律中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细读诗句,领悟诗情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这首诗歌中的哪些诗句?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师:请大家反复读读这些诗句,想一想它好在哪里?或者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我觉得“挂”字用得好,把从远处看  相似文献   

3.
师:(出示课文插图: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看到这一幅画面,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生:我看到了作者看着肩头熟睡的小鸟,笑了。师:这小家伙睡得多香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生:温暖的巢。生:  相似文献   

4.
师: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情景是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放鸟叫录音,配合大榕树上鸟儿活动的录像)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大榕树上有许多鸟在活动;听到了这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峨眉山月歌》(苏教版第七册),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诗文所描绘的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5分钟左右)师:在交流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想告诉大家什么,请暂时不要说出来,要把它读出来。(第一个学生读,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师: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到了什么?生2:我仿佛听到了诗人站立在船头自言自语地说:今晚我就要离开清溪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可是老朋友却没有看到,实在是太可惜…  相似文献   

6.
童丹 《四川教育》2006,(6):25-25
【片断回放】(师配乐播放CAI片断:晶莹剔透的小雨滴在绿叶上;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动。)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几条红色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玩得可开心啦!生:我看到了小鱼在水里玩“追猫猫”,那条带花纹的小鱼就快要追上另一条小红鱼了!师:孩子们可真会观察。假如你是这条小鱼,此时就在这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你的心情怎样?想做些什么?生:我要吐泡泡、唱歌,告诉河里的水草我很快乐!生:(得意地挺着小肚子)我要和我的朋友们比赛谁游得最快!生:我要睁大眼睛,做小河里最会观察的孩子!师:你们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鱼!鱼…  相似文献   

7.
师 :我们已学过了《鸟的天堂》的第一段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荡舟前进 ,沿途观赏到美丽的霞光水色 ,仿佛进入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看录像。(学生看录像 )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生 :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大榕树。师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顺序 ?生 :“河面变窄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等语句显示出这一顺序。师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了大榕树 ,这棵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 ?请看投影。生 :有大而且美的特点。师 :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大榕树的“大…  相似文献   

8.
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肖老师的"快乐作文",我们的口号是——(出示幻灯片,师生齐声)我的作文我做主!今天这节课,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闪亮登场!师:面对这位新朋友,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新朋友,它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师:哦,你从它的外形发现它的可爱。你呢?生:它的颜色很艳丽,它的小嘴儿真可爱。  相似文献   

9.
师 :这节课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 ,和1600多年前的张衡一道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下。(播放轻音乐)师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教师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师 :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生 :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有许许多多的星星。生 :我看到了无数颗星星挂在天上 ,一闪一闪的 ,好像在向我眨眼睛呢。生 :我还看见 ,张衡躺在奶奶的怀里 ,耐心地数着星星呢。师 :你们想得太美了 ,我们来看作者写得怎么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三分钟后)师 :有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生 :晚上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画)师: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生:鱼骨头。师:很好,很富有想像力。生:这很像一个“王”字。师:你说。生:我觉得它很像一个鱼钩。生:对,就是鱼钩。生:我觉得它像镰刀。(生笑)生:我觉得有点儿像矛。师:像大船上的铁矛。同学们,可能看到这幅画,每个人想像  相似文献   

11.
一、初识嘎羧,学习字词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请看这段话。【投影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这些战象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勇猛。生2:这头战象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八面威风的。师:就是这些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人们在埋葬它们尸体的时候,有一头战象复活了,它叫嘎羧,  相似文献   

12.
(一)导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就请说说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吧。 生A:我喜欢小兔子! 生B:我喜欢小猴子!因为它很聪明、机灵。 生C:我喜欢老虎!因为它威风凛凛。 师:是呀!同学们,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动物是我们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而散文《珍珠  相似文献   

13.
特殊的录像     
周东军 《山东教育》2003,(16):32-32
课案:《第一场雪》在引导学生读讲课文,学生初识雪景之后。师:“大家觉得这‘第一场雪’美不美?”生:“美!”师:“想不想亲眼看一看?”生:“想!”师:(展示一盘普通的录像带)“看,老师拿来了一盘录像带。”生:(欢呼起来)“噢,看录像了!”师:“我这盘录像带可不是一盘普通的录像带。它只能用心看,不能用眼看。而且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到。请合上眼睛。”教师声情并茂朗诵描写雪前、雪中、雪后的几段话。学生闭眼想像雪景。(读完后,让学生睁开眼。)师:“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我看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生:“我看到了雪后大…  相似文献   

14.
教例;苏版国标一年级(下)《小松树和大松树》学生自由读书师:老师这儿有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请小朋友来帮助找准它们的位置。生贴图,并组织评议。师:有一天,山上的小松树正在欣赏四周的景物,它低头一看,看见山脚下的大松树,心想:你看我多高哇!于是,它就神气起来了。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小松树的话,并认真读几遍,然后说说你从小松树的话里读懂了什么?学生读书,划句子。交流。生:我从小松树的话知道,他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生:我从“你看我长得多高哇!”这句中读懂了小松树长得高!生:我知道小松树没有礼貌!很骄傲。师:你怎么…  相似文献   

15.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初读,学生表达了初步感受后:师:会读书的人,读一字句能形成一幅幅画面。通过“烧”字,就会仿佛看见侵略者肆意放火烧毁圆明园的痛心场面。读吧。生朗读“1860年10月6日……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师:这段话中有一句写得非常精彩,概括得非常好,是哪一句?生“:我国这一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我仿佛看到了浓烟滚滚、大火冲天的惨状。师:(范读,反复引导读“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句)圆明园究竟怎么好?请大家回过头来默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三段主要写了什…  相似文献   

16.
[案例]师:同学们,你们猜猜,今天老师口袋里鼓囊囊的,究竟装着什么?学生纷纷猜测:我猜是几本书;我猜是一把伞;我猜是玩具……师:(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糖果)没想到吧,是一颗颗穿着裙子的糖果。请你们用眼睛仔细观察最外面的糖纸,你看到了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生:我看见糖纸像一件花花绿绿的外衣。师:观察到了它的颜色,想得真不错。还有不同的吗?生:我觉得它像一座小房子,糖娃娃就住在里面。师:挺有创意,与众不同。来,我们一起请出里面的糖娃娃吧。怎么样才能请出来呢?请大家想想办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过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他…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鸟的天堂》(人教国标本第七册)教学片断师:通过预习和讨论,我们已经知道《鸟的天堂》重点是写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那么,开头四个自然段是不是可有可无呢?请大家思考一下。生:这四段不能不要,因为它交代了作者和朋友们出游的时间、地点和所用的交通工具。师:你真善于思考!还有什么理由吗?(学生沉思)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8~89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会唱“新年好”这首歌吗?生:会!师:好,我们一起唱一遍。(师生齐唱)师:唱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生1:我想到放礼花!生2:我想到请小朋友到我家做客!生3:我想到把教室装扮得更漂亮!师:过新年的时候多数小朋友都会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很漂亮。请看图(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装饰图,上面有什么?生1:上面有彩花、彩旗、灯笼。生2:还有小朋友拉琴、跳舞。师:这些彩旗、彩花和灯笼是乱摆乱放呢?还是按一定的顺序摆放?生:是按一定的顺…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第一段——创设情境激起情感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读——生:(齐答)大禹治水。师: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生:(齐答)洪水。师:洪水见过吗!生:没有。师:没见过不要紧,我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播放录像:洪水肆虐泛滥,冲毁田地、房屋的情景)师:这洪水怎么样!请你说。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师:首先打个谜语给大家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生(异口同声):眼睛!师:大家真了不起,不过你们能告诉我眼睛有什么重要作用吗?[学生畅所欲言,说了很多]二、角色体验,自我感悟师:是啊,眼晴对每个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可是,在我们周围却存在着不少有眼睛却什么也看不见的人,他们是——?生:盲人。师:课前,我曾布置大家亲身体验一下盲人生活的诸多不便,你们做到了吗?生:做到了!师:请把你当时的情况和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分组交流]师:现在我请大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学生分别说出走路摔跤、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