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零形回指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通过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美留学生叙事语篇偏误材料,将偏误类型归为:零形回指不足和零形回指过度两大类,同一话题链中零形回指不足、小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语连接的偏误、人称作定语多余的偏误、话题转移、小句间语义变化五小类。并进一步分析零形回指偏误产生的原因,应当包括汉语零形回指分布复杂、英语母语负迁移、教材编写方面的影响和泛化学习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话题链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具有相同所指对象的话题所在的小句构成的连续的小句串。本文讨论话题链话题的隐现规律,并解释了话题链上名词回指语和代词回指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一些汉语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汉语话题链是句子"一说,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这种观点还不够精确。该文根据关联理论学者以及部分汉语学者对小句群中相邻小句的并接关系研究,对共享同一话题的各种汉语小句群进行了句子话题链的认定和排除,并由此指出了本研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对回指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指称词语的研究,而且是对话题的建立、保持和转换与指称词语的关系的关系的研究。汉语零形回指与话题有着密切关系,话题连续和话题转移的情况下,零形回指出现的模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汉语话题链与汉语句子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即“话题链通常是句子”和“部分话题链是句子”.但这两种观点在识别话题链句子时都存在瑕疵.引入情节概念,则可以从语义上限制话题链句子的界限.换句话说,如果话题链句子在一个情节内进行认定,那么就可以避免出现话题链句子跨越段落的现象,同时还可以排除“以同指名词话题形式链接的话题链”被认定为话题链句子的可能.但正如汉语句子的界定一样,仅依靠语义特征,同样无法彻底解决话题链句子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6.
与主语不同,话题的特征之一在于它的语义范围可以延伸至一个小句之外.作为超小句概念,话题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句话题、链话题和语篇话题,它们在语篇的动态建构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根据话题能够管住一组句子的语义特性,通过对话题层次的区分以及它们在语篇建构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分析,来考察语篇话题对语篇中句话题、链话题的宏观语义控制以及跨越小句界限发生的句话题推进,进而说明如何在写作中维持和加强语篇的连贯.  相似文献   

7.
汉语零形回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来汉语零形回指研究作了回顾:零形回指的确定及其研究范围、小句的划分、先行词的确定、零形回指的功能及其制约因素等,最后对汉语零形回指研究做了简要评述。文章旨在梳理、回顾汉语零形回指的研究成果,以期对零形回指研究的内容、方法有一了解,从而有助于汉语零形回指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中的小句结构统一表现为嵌套时态短语的话题短语投射。英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在不同小句类型中具有实现事件论元的可选性特征,其句法结果为英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的主语移位至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而英语动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的位置由小代语 pro 占据。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成分的不同造成了英语不同小句中主语被动化提取的差别。汉语中的时态成分同样在实现事件论元方面具有可选性特征。汉语补足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选择不实现事件论元,因此汉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的成分为小代语 pro。汉语独立小句中的时态则选择实现事件论元,其主语实现为话题。  相似文献   

9.
零代词是汉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尤其在古汉语中,这一特点更为明显。《道德经》中零代词的使用情况有两种常用的形式,即零形式和零形回指;制约零代词所指对象有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因素;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零代词的使用动因符合“投入努力与产出效应”规则,即作者在语篇话语的处理上付出的努力越小,产出的关联性越强。  相似文献   

10.
与零形回指相比,汉语中零形下指现象在自然语篇中能产性低得多,但它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基于现代汉语经典小说《骆驼祥子》语料,发现零形下指是汉语所有下指现象中的基本构式,并详细探讨了汉语句内零形下指现象呈现的句法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与零形回指相比,汉语中零形下指现象在自然语篇中能产性低得多,但它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基于现代汉语经典小说《骆驼祥子》语料,发现零形下指是汉语所有下指现象中的基本构式,并详细探讨了汉语句内零形下指现象呈现的句法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汉语900句》和《汉语会话301句》为例,分析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话题选取情况。通过对这两部教材话题选取的比较分析、两部教材与相关参照体系的比较来考察新型CSL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hinese as Second Languang,又称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选取焦点和话题编排体式。  相似文献   

13.
汉语有主谓谓语句这样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子,韩语也有和它非常相似的句子——双重主语句和话题化句。韩语的双重主语句和话题化句不但其范围刚好与汉语的主谓谓语句相当,而且所表达的功能也非常相似。我们认为汉语的主谓谓语句和韩语的双重主语句、话题化句实际上构成“话题一说明”结构,即话题结构。汉韩语法学界都认为这种句子是本语言语法的特点。但如果把汉语和韩语的情况放到一起考虑。这种特殊结构实际上是两种语言共有的。  相似文献   

14.
吴秀龙  刘洋 《海外英语》2013,(9X):263-264
主语所有格修饰语在话题链中能够以零形代词的形式出现,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表示所有格的物主代词表达出一种主体和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概念内容。物主代词组成的限定词组不仅蕴含(替代)说话的主体,而且还隐喻着主体的基本功能。由物主代词所激发出的主体信息使得话题链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同时先行语引导的名词短语所指示的"部分"附带激活了所有格所代表的整体,进一步推动了话题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许阳 《语文知识》2012,(1):119-121
复指代词是指代词在句内复指有指称内容的名词短语,它是构建关系化的形式手段之一。汉语中复指代词主要出现在话题句和关系化小句中,这两种句式在句法操作上存在差异。复指代词在这两种句式中都是由移位操作来生成,是名词组移位后留下的显性语迹。复指代词在句中的隐现与词性有关,是为了保证句子合法而采取的自救手段。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汉语和日语话题句中的显性话题句的肯定否定式对比句、平行式对比句、显性对比话题句中对比话题的数量和位置,及带有对比功能的话题标记的异同之处,对这两种语言的显性话题句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语法研究中, "主语""话题"问题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课题.本文从赵元任"汉语主语等于话题"的观点出发,简要分析梳理了国内几位有影响的语法学家对主语、话题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并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维吾尔语句子的话题与汉语句子的话题在结构、类型及标记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探寻维吾尔语的话题特点及特点背后的成因对汉语研究及类型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对维语话题结构的调查结果上来看,话题结构在维语中广泛存在,而且具有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就话题成分与句法成分的关系而言,维语的主语和宾语都可以作为句子的话题;就话题性成分的语类而言,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甚至小句都可以充当话题。维吾尔语话题结构的表现手段有两种:一是通过语序来表现,二是通过添加话题标记来标明话题结构。通过对汉语和维语的话题结构的对比,可以进一步了解造成汉维两种语言话题结构不同的类型学动因。  相似文献   

19.
复指代词是指在句内回指有指称内容的名词短语的代词,它主要出现在汉语话题句和关系小句中。复指代词在两种句式中的分布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三种:必须出现、自由出现和不能出现。复指代词的出现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成分提取要遵循的等级,即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可及性较高的成分提取后,原位一般不会出现复指代词;可及性较低的成分提取后,原位必须留下复指代词。二,复指代词本身的句法属性。当空位违背句法限制时,复指代词就会出现来挽救句子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法中存在“主谓倒装句”,从句法、韵律、语义、语用等几个方面把它和“常规话题句”比较后发现,这些句子中的“倒装成分”跟“常规话题句”中的“话题成分”相当,因此把这类句子称作“句末话题句”更为合适。汉语中的“句末话题结构”和“常规话题结构”之间有一种严格的对当关系,在这一点上修正了Gundel(1988)的观点。“常规话题句”和“句末话题句”是由说话人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不同的交际意图造成的,具备一定的语用功能,并不是孤立的、任意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