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 :“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古语也说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提高其自身素质。语文课是能力课 ,要提高语文能力 ,主要应把语文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多读多写上来 ,在阅读中练习阅读 ,培养语感 ;在写作中练习写作 ,培养写作能力。对语文课 ,学生最怕的是作文 ;许多语文课教师也为如何指导写作而“头痛”。笔者认为 ,指导学生写作应与语文课文紧密联系起来。中学语文教材所荟萃的文章一般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每篇课文都储存着某些有关写作导向…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2012,(1):95-95
我谓课本之中各体各类之文都有,书籍报刊亦复兼备各体各类,故政治性之文不言政治,文学性之文而不及文学,断无此理。所谓“勿教成”云云者,勿舍本文于一旁而抽出其政治道理而教之,或化作品之内容为抽象之概念与术语而讲之也。苟如是讲课,学生即完全领会老师之所讲,而于本文尤其生疏,或竟不甚了了,此与练习读书之本旨不合,故务必戒之也。  相似文献   

3.
阅读能力是各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其培养路径在于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注重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创新,以及通过课内外阅读有机联系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实践来构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应利用文本有效引导,让学生学习不同的阅读策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一、把握教材特点,遵循目标主线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中,相比较以往的语文教材,新增了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的能力,通过续编故事,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朴露 《教师》2011,(10):67-67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直接方式,也是培养学生领会文章思想、感悟文中语言的有效途径,其具有人文性、基础性和工具性三个主要特征。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率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关键,此外,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欣赏、感受和评价语文作品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科书是学生从事学习最基本的活动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有的学者把阅读当作“学习之母 ,智慧之源”也是很有道理的。现行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的编著十分注重在新教材的教与学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材的编著特别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首先是出示阅读提纲。教师在授课前对大纲、教材和教参等资料要做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特别要深入地把握知识点的内地联系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内…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只强调教师领会大纲,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却忽略研究学生思维活动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致使教与学脱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应在预习、听课、练习、复习等多方面指导学生,使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自觉能力。一、有效指导学生预习,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教材。引导、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可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学…  相似文献   

8.
重温叶圣陶关于读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教育泰斗的叶圣陶 ,非常重视读的作用 ,他强调在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诸多工作中 ,应该特别注意的“就是好好读书。读得好 ,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 ,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 ,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今天重读叶老 4 0多年前的教诲 ,感受颇深。一、阅读的目的在于“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也就是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阅读之能力” ,“培养其自动性 ,终臻不待老师指导而能领会之境” ,以达到学生离校后“可以阅读书籍报刊…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地指导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合理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能使学生抓住课文中心,学会找出各种问题,并能设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过程能实现由教师教转为学生学,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新理念。因此,加强阅读指导与能力培养是密切相连的。为了使学生学会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指导。1指导学会联想,能增强理解能力在阅读教材中各种概念、规律性等知识内容时须指导学生学会联想,找到与之相似相近的有关知识,使其结合起来进行辨析,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强化对各类知识的记忆,防止…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来实施:首先,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制定阅读目标。其次,结合课后练习题制定阅读目标。再次,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行设计阅读目标。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开放性阅读情趣。  相似文献   

11.
党俊俊 《成才之路》2013,(17):36-36
目前,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对讲读、阅读和独立阅读三种类型的课文不加区别,把二、三类课文都当一类讲,不敢放手让学生读。这对于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开学前教师必须读通全册教材,学习教学大纲、教材介绍和教材总说明,吃透教材精神,领会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握住各类课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田辉 《天津教育》2002,(3):39-40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呢?研读教师要以学习者、探究者、探索者的身份阅读文章。教师通过研读把看到的外部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教师通过研读,要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刻领会文章之精要所在,抓住文章的主线,使文章的意境变得清晰,内容变得充实。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情去琢磨、品味,从而与教材产生共识、共鸣。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确定知识点、训练点,然…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龙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告诉我们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会阅读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书本。因此,数学教学首先应指导学生形成爱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天作业之前翻开课本,看一看当天所教的内容在教材之中是怎样说的,再回顾一下老师是如何讲的,然后再进行练习;在学习新内容前要看教材预习一下将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均编排两至三篇自读课文,教师应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把准自读课文姓“自”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新教材、新课标培训,教给其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确立自读提纲、自主探充解决问题、用多种方式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迁移能力,使自读课文更好地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中的阅读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小学语文的阅读朗读教学更是具有基础性、人文性的特点,这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思想以及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不仅要完成阅读朗读教学的任务,同时也要重视学生阅读、欣赏以及感悟语文的能力。本文主要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朗读教学的相关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任萍 《考试周刊》2013,(30):50-5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教材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交际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17.
张志略 《职教论坛》2002,(18):50-5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又被称为“学习之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不仅要提供理论知识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更要提供技能性的指导,培养学生有个性、有创造意识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本文就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谈几点体会。1.举办阅读知识讲座,改变学生观念,教给学生方法。进行学法指导的开始,教师可以举办阅读知识专题讲座,内容包括阅读的重要性,评价阅读能力的标准,影响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等等。其目的,一是改变学生的观念。因为在许多学生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一、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语文实用阅读能力 首先,重视知识短文的教学,因为它是科学的阅读方法纲性的指导,将其引入教学过程,以其为导向,可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实用阅读能力。例如:在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反复阅读知识短文《梳理文章思路》,必须把理清文章思路的作用和方法传导给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方式,或是以引领单元学习目标的方式,或是以课文分析过程中归纳总结印证规律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更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但必须重视并教学这一项内容。这种要求要贯穿到整套教材每一篇知识短文的教学,使之形成一个科学阅读方法的培养体系,有利于学生实用阅读能力系统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教师以及教材之间的一种对话。而在教学中,如何能够实现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比较深层次的对话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个性化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个性批注阅读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批注式阅读的  相似文献   

20.
马原 《语文天地》2013,(3):48-49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清楚的事情。但是目前,无数的话题与讨论都集中在"教懂"二字上,而不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习惯于教课文、讲课文,却不习惯于在教学中关注对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