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研究比较了以次最大运动强度练习以及在血乳酸达到4毫克分子浓度时(即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和骨骼肌酶的活性关系。12名受试者分别在功率车与活动跑台上进行了次最大运动强度练习,试验时每分钟递增一次强度(功率或斜率),在每次递增强度的后一分钟里,测定耗氧量与血乳酸浓度。并在两种试验仪上(功率车与活动跑台)均测定了最大摄氧量。活动跑台与功率车试验时,分别在腓肠肌与股外肌提取肌组织样本,分析柠檬酸合成酶(CS),磷酸果糖激酶(PF 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件。活动跑台与功率车试验比较,最大摄氧量以及达到无氧网时最大摄氧量利用率前者较后者分别大10%与16%,其达到无氧阈时的最大摄氧量利用率活动跑台与功率牢试验分别是85%与69%,两肌肉酶的活件没有差异,然而LDH/CS的比率股外肌较腓肌更大。结果表明,在功率车与活动跑台上练习,其最大摄氧量之间的差异是与乳酸积累时练习强度的差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一、最大摄氧量提高体育锻练对老年人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各家看法不一。伯尼斯泰发现,13名70—80岁老年人经过5—6周间歇运动后,直接测得最大摄氧量没有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受训者开始的适应水平较高(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最大摄氧量27毫升,1.21毫克分子)或测定方法简单所致。与此相反,伯瑞等人报告,在极限下强度下(最大心率为126次/分,最大乳酸浓度是400毫克/100毫升),5名男、3名女性老人,经三个月间歇运动后,最大摄氧量提高了38%。如果继续增加运动强度,最大摄氧量明显增加,并伴有最大心率、收缩压、乳酸浓  相似文献   

3.
前言最大摄氧量通常被认为是影响耐力运动最主要的因素。这是因为氧耗量与耐力运动强度呈正比,最大摄氧量值越高,耐力水准就越高。这个指标是否受训练的影响,目前尚有争论。通常被称作相对强度的氧利用率,是指在耐力运动时实际氧耗量与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这个指标与耐力运动成绩密切  相似文献   

4.
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及其一些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  洪平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04,25(6):59-63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介绍了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及其一些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实验室和训练场地直接测试方法以及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定方法等。最后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等动训练仪上进行模拟全身游泳的最大摄氧量测试和将来使用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在水中进行正常游泳测试既符合游泳项目的专项特点,又涉及大的肌肉群,可能是简单实用并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关于各种运动项目的最大摄氧量早有报导(1,2)。在不同运动项目中以耐力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为最高。但由于最大摄氧量的大小与遗传因素有关(3),并且最大摄氧量也不是决定耐力项目运动成绩的唯一指标,因此晚近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6.
铁人3项运动是由3个有氧运动组合在一起的综合性项目,运动员最大摄氧量高于常人,与游泳选手相近似。运动成绩与最大摄氧量和最大有氧能力有关。运动中的能量来源主要从脂肪代谢获得。由于运动时间长、强度大,运动员易脱水,而且由于大量的出汗带走体内的钠,因此脱水、脱钠是铁人3项比赛中主要的急性运动性疾病,但在补糖补盐时应考虑使用低渗饮料。比赛中同时还要加强降温措施,预防热危害。  相似文献   

7.
王向娜 《新体育》2011,(1):28-29
运动测试是一种最大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主要使用跑步机或功率车等记功器让受试者进行一定负荷的运动,选用心率监控器或心电、血压、呼吸气体分析仪等设备直接或间接的评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通过个人摄氧量的数值来评价个人的运动能力,给予受试者一个适宜的运动强度及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8.
中跑运动员在田径运动员中很特殊,因为他们需要充分利用全部3套能量供应系统来满足他们的能量需求。高水平中跑运动员的摄氧量能达到静息状态下摄氧量的20倍以上,1500米项目运动员需要以其约115%最大摄氧域强度持续比赛约4分钟,比赛结束时的血乳酸浓度将超过20mmol/L。然而,800米和1500米中分别有近60%和75%的能量供应仍来自于有氧氧化途径。  相似文献   

9.
洪平  李开刚 《游泳》2002,(4):14-16
运动员在从事耐力项目运动时,其能量供应来源主要依靠有氧代谢,因而有氧代谢能力的大小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之间呈显著相关。长期以来,运动生理学家们把最大摄氧量(V02max)作为衡量人体有氧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有氧能力在各种运动项目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现已证明,最大摄氧量的大小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密切相关,最大摄氧量愈大,运动成绩愈好。  相似文献   

10.
很多项目的运动员都要求有氧耐力和从事高强度训练能力的结合,或者两者间歇出现,诸如公路自行车竞赛和田赛运动,或在跑、游泳、赛艇和皮划艇这些项目比赛的最后阶段.尽管生理学强调,从事大约2—5分钟的中距离项目运动最好用最大摄氧量来表示,而长距离项目用乳酸阈和通气阈来代表更适合.所有这些测定方法都需要尖端的实验室装备及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1.
摄氧量从安静或空载负荷运动状态进入指定强度运动状态,以及运动后恢复状态的动态过程被称为摄氧量动力学。随着对人体运动生物学特征研究的不断深入,摄氧量动力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系统地了解摄氧量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全面地认识这一指标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意义,检索了历年来摄氧量动力学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历史回顾、生理学特征、测试和计算方法,以及对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的启示四个方面对摄氧量动力学进行了综述。对摄氧量动力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人类对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探索,但是对摄氧量动力学较为全面的认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实现。外呼吸摄氧量动力学被证明能够真实反映肌肉摄氧量动力学。摄氧量动力学与运动强度有关,当恒定负荷强度<乳酸阈时,摄氧量在<3min的时间达到稳定状态;当恒定负荷强度>乳酸阈时,摄氧量的稳定状态延迟或消失,并且在快速增长之后出现一个慢速增长阶段。不管强度如何,对摄氧量动力学的计算都是基于摄氧量动力学的三个阶段。摄氧量动力学的研究推动了对能量代谢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为运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对摄氧量动力学的研究应着重于不同运动方式的摄氧量动力学特征、不同训练方法对摄氧量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运用新技术进一步求证肌纤维与摄氧量动力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最大摄氧量平台是使用最普遍的用以确定最大摄氧量出现的标准之一。90年代以来,平台在有氧运动能力评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递增负荷强度下,维持在最大摄氧量水平所持续的时间称为最大摄氧量平台期持续时间(VO2maxPD),是评定人体有氧耐力的生理指标。研究认为最大摄氧量平台期持续时间与有氧运动能力有极好的相关性。目前关于最大摄氧量平台期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比较缺乏,文章旨在对影响最大摄氧量平台的生理学、方法学因素和测量方法以及应用价值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训练中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训练密度和运动项目的特点是构成运动训练量的要素。其中运动强度是最重要的训练要素。运动强度可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的输出功率。竞技体育比赛实际比的是运动员能否在单位时间内产生与运动项目特征吻合的最大输出功率。因此,在专项训练时必须强调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4.
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水平,可以采用测定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的方法加以评价。1 最大摄氧量及其应用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有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各个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77—79年龄组17名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了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测定,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远远高于一般儿童少年;证明最大摄氧量与无氧阈受不同生理机制制约,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主要表现在无氧阈方面的可提高程度。  相似文献   

16.
跑步经济性     
最大摄氧量被视为有氧能力生理指标和耐力成绩指标.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与耐力成绩高度相关.然而,同项目运动员,如经过专业化训练的跑步运动员,其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则不是很高.为什么在最大摄氧量相近的个体中,耐力成绩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最大摄氧量(VO_2Max)是人体在运动时心肺功能参数均已达到最大值,这时人体在单位时间内从吸入气中摄取的最大氧量。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在极量负荷时心肺功能贮备能力和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与长跑运动员的成绩紧密相关。因此,历来为运动医学专家和教练员所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目前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已普遍采用心肺功能仪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迅速而准确,但该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条件要求很高,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时,受试者主观感觉相当难受,不易在运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她在自由泳比赛中,游过100米时用时1分05秒16,200米用时2分24秒19,400米用时5分02秒65,800米用时10分21秒68,最终游过1500米时用时19分38秒63,超过了原世界纪录一分多钟。从来没有过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诞生这么多的宿将游泳世界纪录!2011年年初,在旧金山奥林匹克俱乐部举行的宿将游泳比赛的1500米项目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最大摄氧量的限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学因素有:氧运输系统被称为中枢因素,骨骼肌氧利用系统被称为外周因素。研究表明,运动形式不同,限制因素不同。心肺系统是人体在完成最大全身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的限制因素,而骨骼肌内外周氧扩散梯度及线粒体容量是人体在完成局部肌肉活动或单侧肢体运动时起主要限制作用。而线粒体容量和氧运输能力在解释不同动物物种间的最大摄氧量差异时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试游泳运动员在服用Rg34周后,有氧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观察Rg3对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g3能明显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水平;提高最大摄氧量测试后1min呼吸商水平;提高最大摄氧量测试后最高乳酸水平及乳酸消除率。证实了Rg3具有提高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