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不同营养因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规律,为开发利用红汁乳菇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锰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6g/L、0.02g/L。培养基中添加6mg/L赤霉素和2mg/L三十烷醇,红汁乳菇菌丝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在4-5a生金红苹果树上进行菌丝块、病组织、分生孢子悬浮液的接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体接菌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D.I)都优于离体接菌;以苹果树腐烂病病菌制成的菌丝块接种效果最佳;割伤和烧伤处理发病效果要好于没有创伤的处理,尤其是烧伤,其病情指数(D.I)可达到95.6%、发病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8种毒蘑菇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病理学及菌物学的研究方法对8个毒蘑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白霜伞、绒白乳菇、厚环鹅膏、珊瑚菌、冠状环柄菇、鳞柄白鹅膏6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细鳞环柄菇和鹅膏菌2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各菌株生长最适碳源,除珊瑚菌为麦芽糖,冠状环柄菇为木糖外,其它6菌株均为葡萄糖。(3)除白霜杯伞在无氮条件下生长最好外,其他7菌株生长最佳氮源均为蛋白胨。(4)各菌株生长最适pH值:鹅膏菌、厚环鹅膏、细鳞环柄菇、鳞柄白鹅膏、珊瑚菌为6.0。绒白乳菇和冠状环柄菇为7.0,白霜杯伞为7.5,均属于喜稍偏碱出坏境的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生长特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提取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使用血清体积分数为0.15的L-DMEM培养基接种于33mm培养皿中并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的成活率(死亡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拒染呈无色透明状),并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细胞接种0d时镜下肉眼见细胞形态为圆形;1d后细胞开始贴壁;3d天后镜下可见细胞形态为梭形有伪足伸出;5d天后镜子下可见细胞簇的形成,8d天后细胞融合成片。不同时间点分别计数1000个细胞,初接种时蓝染细胞53个,成活率为94.70%;细胞接种24小时后蓝染细胞69个,成活率为93.10%。生长曲线显示细胞生长过程分为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三个阶段。结论高原环境能够进行体外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在4-5a生金红苹果树上进行菌丝块、病组织、分生孢子悬浮液的接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体接菌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D.I)都优于离体接菌;以苹果树腐烂病病菌制成的菌丝块接种效果最佳;割伤和烧伤处理发病效果要好于没有创伤的处理,尤其是烧伤,其病情指数(D.I)可达到95.6%、发病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灿烂弧菌M-1菌株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梯度法比较了培养时间、温度、盐度、初始pH值、菌液起始浓度等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M-1菌株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Zobell 2216 E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1菌株产最大活菌数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温度32℃、盐度40、初始pH值8.0、菌液起始浓度为1×105 CFU/mL;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7.5 g/L、酵母浸出膏1.5 g/L、CuSO4 0.075 mg/L、CaCl2 0.04 g/L。  相似文献   

7.
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嗜酸乳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温度、接种量、起始pH等)和培养基组成对其影响.优化后确定了嗜酸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37℃,培养条件为亨-盖特厌氧培养,接种量为4%,培养时间为22 h.并且筛选了碳源,氮源及氮源的浓度.基配比为:2%乳清粉(w/v),1.5%牛肉膏(w/v),1.5%蛋白胨(w/v),0.058%硫酸镁(w/v),0.025%硫酸锰(w/v),0.22%乙酸钠(w/v),0.2%磷酸氢二钾(w/v).将该菌在此增菌培养基上培养,在37℃下培养22 h,菌数可达到1.17×1011cfu/mL.  相似文献   

8.
唐良华  夏黎明  苏敏 《科技通报》2006,22(5):622-627
利用均匀设计法对Bacillus sp.ZJU318产酶的最佳培养基进行了快速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产酶培养基为:3.28%黄豆粉,0.023%蔗糖,0.075%K2HPO4,配制时的pH为12(灭菌后pH为8~9);此外,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8℃,接种量20%,摇瓶装量20mL(250mL三角瓶)。在最适的发酵条件下,脂肪酶的发酵水平可达24.7U/mL。Bacillus sp.ZJU318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40℃保温1h,活力几乎没有损失;但是,在50℃和60℃的条件下保温1h后,酶活降低得比较明显;酶作用的最适pH为9.0。在pH7~10,该脂肪酶较稳定,但是在酸性的环境中,酶的稳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杨静  陈娜  崔晓雪 《科技风》2023,(1):154-156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手段,通过改变接种量、光照条件和pH等物理因子,研究其对黄芩细胞生长和黄芩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S基本培养基,添加1.0mg/L6-BA、2.0mg/LNAA和3%蔗糖,选取2.5%的接种量,pH值6.0,并在25℃条件下进行部分光照培养,最有利于黄芩苷的积累,黄芩苷含量最高可达59.76μg/g。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时间、温度、pH和底物添加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对ML7的生长及其产GABA两方面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L7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7℃;最适初始pHi7;培养20 h活菌数达到最大值.而ML7产GABA的最佳温度为30℃;GABA的产量随着初始pH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培养55 h后GABA积累量达到最大:Glu添加量为5%时获得最大GABA产量.  相似文献   

11.
由控制饲料的pH值和缓冲液浓度来确定饲料的缓冲力,并配制不同水平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检测三者间对饲料质量影响的主次.结果表明:饲料的缓冲力、pH值以及缓冲液浓度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饲料缓冲液浓度和缓冲力的增加,饲料pH值的降低,都会引起蚕体重增量、相对生长率和净生长效率的降低,龄期经过的延长、消化后用于能量代谢的食物量的增加.在检验的pH值范围内(4.0~5.5),饲料pH值对家蚕生长发育和适口性的影响要小于饲料缓冲力,而略大于缓冲液浓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固体发酵工艺生产绿色木霉孢子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发酵实验与正交实验,以麸皮、稻壳等农业废弃物为固体培养基,开展木霉固体发酵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M21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麸皮58.86%,稻壳37.9%,硫酸铵1.5%,葡萄糖1%,KH2PO40.2%,Mg SO40.04%,Ca CO30.5%。菌株培养温度30℃,装料量1:10,接种量8%,培养时间5天,孢子产量为9.7*109个/克,为绿色木霉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红曲霉菌产红曲色素的紫外诱变及产素的工艺优化,在这本次实验中选择了3个因子,即诱变时间、培养基配方、接种量、装瓶量,在发酵培养7天后,通过紫外分光广度计测定红曲菌中红曲色素的色阶数值。用Matlab软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线性回归,得出紫外诱变菌种的突变关联和产红色色素的最佳工艺优化方案。由处理结果可得,而在工艺优化的配伍中,可明显观察到在当培养基为PDA,接种量7%,诱变时间为5时红曲霉色素的色阶值最高其色阶值产值为2.552。  相似文献   

14.
生物转化体系中β-丙氨酸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生物催化产物中β-丙氨酸含量的新方法。转化产物经过衍生试剂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分别为0.02mol/LNaAc-HAc缓冲液(A,pH6.2)和流乙腈(B);线性梯度洗脱色谱柱,流动相B浓度(体积百分含量)0→25min内由5%升高至40%;洗脱液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参比波长为600nm;样品进样量为20μL。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乌奴龙胆的组培快繁体系,该研究选用采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境内的乌奴龙胆植株进行组培快繁实验。实验对乌奴龙胆的合适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带节茎段适合作为乌奴龙胆组培实验中的外植体,叶片块不适合作为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为6min,平均未污染率为66.67%±3.33%,平均成活率为63.33%±3.33%;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P7处理组(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2.0mg/L 6-BA+1.0mg/L IAA pH5.6),平均芽增殖倍数为2.47±0.12,平均芽长度为17.07±1.56mm,平均未玻璃化率为80.00±5.5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T5处理组(1/2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0.3mg/L NAA+0.3mg/L IBA pH5.6),平均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3.63±0.09条,平均根长度为39.03±0.30mm,平均根健康率为85...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主要结合企业小萝卜成品在贮藏期内易混浊和褐变的情况,安排了具体实验,主要内容如下,(1)生产线上小萝卜及其渍液、成品的酵母和细菌总数测定分析;(2)盐度计与化学方法盐度测定的相关性研究;(3)生产线上小萝卜及其渍液、成品的果胶含量测定分析;(4)巴氏杀菌对成品酵母数量控制的作用研究与感官分析;(5)不同含量柠檬酸浸泡液在常温和28℃分别浸泡培养过程中的pH值变化的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7.
路易斯安娜鸢尾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斯安娜鸢尾(Louisiana Iris),为四季常绿水生鸢尾。其花色丰富,株型挺拔美观;同时又耐湿抗旱,冬季又能保持叶色翠绿,并可净化水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及湿地绿化的一种极好的花卉品种。本文主要取路易斯安娜鸢尾的茎尖组织为外植体,诱导生成丛生芽,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基本培养基上,并对生根及移栽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为Ms+1.5mg/L 6-BA+0.2 mg/L NAA+30g/蔗糖+7g/L琼脂的不定芽诱导倍数为最高(12.96);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0.3g/L AC+30g/L蔗糖+7g/L琼脂时根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90%以上);试管苗不经炼苗直接出瓶,移栽最佳基质为泥炭,成活率达95%以上,且生长健壮,栽种一年后即可开花。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HZPSB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合细菌HZPSB株分离自淡水养殖池塘底泥,经富集与纯化培养,菌落形态、培养特征和菌体形态学观察,细胞吸收光谱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鉴定为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sphaeroides)。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的OD530值,与用平板计数法测得的细菌浓度相对照,推导出细菌浓度与光密度的直线回归方程:Y=(-0.1445 12.065×OD530)×D(D为稀释倍数),相关系数r=0.9994。测定了HZPSB株的生长规律及最佳培养条件,其最佳培养条件为29℃、3000lx、pH7.0、千分之十盐度和1∶4的接种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培养基碳氮源及氮源分别为玉米粉及豆柏粉,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2天时,最佳液体发酵条件转速200r/min,温度30℃,装液量为50ml∕250ml,起始p H5.0。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核黄素、玉米浆)对粘红酵母2.102的生物量以及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碳源、氮源、pH值等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30g/L麦芽糖,10g/L酵母膏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pH值6.0,添加0.03‰的核黄素和0.6%的玉米浆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在上述条件下,28℃振荡培养72h,类胡萝卜素产量最高可以达到10.21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