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同学偶然在火车上撞见,谈起了各自的论文: A同学说:"唉,糟透了,我的论文几乎全是粘贴过来的." B同学说:"有什么啊,我的论文除了'你'、'我'、'他'不是抄的外,剩下的全是抄的."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我教学生写《我爱家乡的××》时,一个学生以《我爱家乡的跳鱼湖》为题写了篇文章.文中写道:"……湖水清亮亮的.有大草鱼、大鲤鱼、鳅叼鱼、亮伢鱼、白鳑皱、傻瓜鱼……"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一般的景物描写,或者说是一段"导游解说词".经过细细琢密,我决定诱导学生写好此文.我对他说:"'跳鱼湖'应该有很多鱼作'跳'的表演.你难道不能抓住'跳'的场面,使人如临  相似文献   

3.
我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说了一句"晓不得",教师便对"晓不得"这个语词作了分析,说:"怎么是'晓不得'呢?应该是'不晓得'.'晓得'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副词,这副词应当放在'晓得'的前面,不应当插在它的中间.明白了吗?"教师的分析很对,我也点头表示同意.可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站了起来,问:"那'恨不得,中间的'不'字是不是也要提到前面去呢?"教师愣了一下,还未开口作答,类似的问题便此起彼伏:"还有'了不得'"还有'巴不得'","还有'动不得'","还有'怪不得'"……课堂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4.
"莫须有"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意思是‘也许有'.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百度百科"的解释则是:"(我)寻思着有、(我)认为有,相当于‘说你有你就有'.还可以解释为‘不需要有'."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我做校长的实践看,要想当好一名校长,我认为应该着力去念通"'求'、'勤'、'修'、'悟'、'干'、'听'、'说'、'学'、'写'、'算'"十字经. "求",说的是办学思想有所追求.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爱旅行的"主"字先生出发了.   他来到松软的草地上,遇到了"王"字先生."咦!你怎么是光头呀?""王"字先生听了捧腹大笑,说:"'主'字先生,我和您可不一样,您是'主'字先生,可我是'王'字先生.""主"字先生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7.
王生 《班主任》2005,(1):31-31
教育案例: 今年教师节我意外地收到了来自某著名研究所的一封信,寄信人曾经是我的学生,她在信中提到我的那个班委"安缺"的做法,她说:"没有那个'空缺'就没有我的今天,是那个'空缺'使我重树自信,走向成功……"这封来信将我的思绪引回到1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  相似文献   

8.
<正>《民国风度》一书的"内容推荐"中有这样一段话:"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这样的评说,我完全赞同,不妨从我近期相遇的民国校刊说起。  相似文献   

9.
案例: 小轩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从邻居的一些孩子那里学到了一些他自己根本不懂什么意思的灰色童谣,如"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还有马子陪着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天天不迟到.一拉导火索,学校全没了"……小轩的父母初次听到小轩口出如此歌谣,心里着实有些惊慌.于是决定禁止小轩哼唱这种低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呀!"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小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对母亲说:"我将杜牧的<清明>改成了五言绝句,你看改得好不好."说罢,他吟咏起来:"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他解释说:"把'时节'、'借问'去掉不影响诗的意思,'行人'必定在路上,指明杏花村的也不一定是'牧童'."  相似文献   

12.
"扁"字在字典里呆闷了,准备出去玩玩. 一天,他悄悄地溜了出来,来到了大海上.可渔民一看到他,就撒下渔网要捕他."扁"字连忙问:"我是轻快的‘扁',你为什么要撒网捕我?" 渔民回答说:"扁加鱼字是‘鳊',我不捕你捕谁?再说,扁加马字是‘骗',你休想骗我!"说着动手就捕.幸亏"扁"字眼明腿快,才免遭一劫.  相似文献   

13.
"爸爸妈妈总是要我多学点知识.'快去做作业'这句话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别的什么事却从来都不让我伸手……现在,我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想学做菜,妈妈更是不肯:'快去做功课,别又想偷懒!'要不就是:'哎呀,要是烫着了怎么办,做饭是妈妈的事,你只是把书念好妈妈就称心如意了!'我真不明白,想帮大人做点事怎么变成了'偷懒'!难道我们小学生就不要学点生活上的事吗……"这是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下的一段话,这话引起我的深深忧思.  相似文献   

14.
"忍"的诠释     
我算是白活到今天,都长这么大了,还不明白什么叫"忍".作为学生的我,只好请教老师. 语文老师说:"对于聪明人来说,‘忍'可能是‘忍辱负重'.而对于一个胆怯的人,则是‘忍气吞声';到了一定限度,他会‘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15.
职业头衔     
艾米莉要重审汽车驾照.审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问艾米莉的职业,艾米莉说:"我是一位母亲." "我们不把'母亲'作为职业来填写,在这种情况下,应填'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16.
来到延安大学的第四个九月,我以一名报社实习记者的身份参加了2006级新生的开学典礼.讲台上,老师殷切地说:"大学之'大',是一个人的肩上扛着个'一'字,这个'一'是什么?是天下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念啥     
小强刚读一年级,上语文课阅读课文时.遇"啥".不认识了.就去问正在批作业的老"这个字念啥?"老师看了一眼说:"念'啥'。"小强又问:"是呀,它念啥呀?"教师又重复一返;"念'啥'。"小强还是没变过弯来,于是又问道:"老师,我问的就是它念啥?"老师有些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18.
蚯蚓的秘密     
一场大雨过后,我和爸爸来到田问的小路上.我看到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蚯蚓正向四处爬着.爸爸说:"蚯蚓是人类的朋友,是'松土专家',应该保护它们."我疑惑不解地问:"爸爸,蚯蚓没有腿,怎么走路?没有手,又怎么松土呢?""自己找答案吧!"爸爸笑着说.  相似文献   

19.
师:读读课文第三段,把生字圈出来. 生:生字有"除"疲倦".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生:"除"是数学中"除法"的"除".我是这样记的,"除法有时会有'余数'".  相似文献   

20.
高二一开学,同桌林江便凑过来和我咬耳朵说:"今年的班主任是从'上面'调下来的,教地理,人送绰号'追命'." 追命?温瑞安大侠小说<四大名捕>中的"追命"?嘿嘿,管你什么"追命"夺命",来到这所非重点、大多数是插校生的高中,特别是当我们这个"问题"班的班主任,保管让你知道什么叫"忙于疲命""听天由命".我无奈冷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