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实际问题是新课标下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广大教师在教学策略下下功夫,但总有很多成绩一般的学生遭遇学习的瓶颈,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纵观我们的数学教材,从低年级起,解决问题的呈现形式在变化,从"图画问题——图文相结合——纯文字"的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对后两类形式的他们还是很难理解,怀有畏惧心理,看到篇幅较长的题目就发懵,阅读几遍还很难理解,无从下手;我们的质量监控中也出现计算全部正确,而解决问题从头错到尾的现象。通过追踪出现这一特殊现象的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方法发现:在低年级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开展数学阅读训练、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阅读能力,到高年级他们就能够较好的完成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2.
问题式教学的本质就是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有问题"敢问",有问题"想问",做到"学"、"疑"、"思"相结合,这既能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一、创设化学问题情景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解答问题,还能够主动走进语篇,提出疑问,分享自己的发现与见解,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自主性,切实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那么如何确保小学生"视野开阔,志向高远,追求执着"呢?这不仅涉及到课外阅读的数量问题,还涉及到课外阅读的质量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将目光定位在课外阅读的"量"上,而忽略了对课外阅读"质"的保证,使得小学生读了很多书,但收获却很少,尤其是英语的课外阅读。为此,我们得重新审视课外阅读,在关注"量"的前提下,要帮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5.
实施个性化阅读就是把课堂交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桥梁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发现"的个性化阅读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能不能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学生基于"问题"来开展数学学习的关键因素。从教学实际来看,尊重发现问题的权利,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培育发现问题的方法,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有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就能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这也正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我认为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对各种问题热情鼓励,正面引导,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授之以渔,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等途径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使学生达到"自能读书"的途径之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一个突破口。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弱,学生很少主动地去发现问题,遇到问题时,也很少自己去解决。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为什么在实际阅读中问题意识不强呢?从学生方面可以归纳为:阅读不用心、目标不明确、意志薄弱等。他们不是知难而进,而是知难而退。而这些原因与教师的阅读教学不  相似文献   

9.
改革的成功需要培养出善于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敏锐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正确观察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睿智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探索精神、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的教育方法等综合素养,这有利于教师更好践行"问题意识",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社会重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有助于尽快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提问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问是问出来的。化学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进对提出问题意义的理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只习惯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同学能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是学生经过长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的浓烈"熏陶"的结果。目前,不少教师的备课依然重在如何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而不是如何设计充满矛盾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不会提问的现象得以延续。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前化学新课程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缺乏"问题驱动"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好。有"问题驱动"的教学,会更好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展开思考探究。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时常是教师讲课讲得兴致盎然,学生默不作声;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响应的学生寥寥无几。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专业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发现问题"了,才会"提出问题"。然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我们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没有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缺乏意识,观念淡薄。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学生的知识技能高于外国的学生,但创新意识不足。"这一现状有目共睹,教师也知道自己的学生不会自己发现问题,不会自己提出问  相似文献   

14.
开放阅读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桥梁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发现"的模式,实践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论,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丽 《现代语文》2007,(2):69-7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及参考答案的拟定都由教师“霸”持,学生的阅读只是被老师预设的问题“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发现、设计问题和提出观点的权利,因此很难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那么,课外阅读,走出校门后的阅读,会有老师帮助设计问题、启发引导他们理解问题吗?其次,对同一文章、同一问题,学生就不能有不同的看法?再者,从阅读的情感看,学生得不到思考快感的阅读能算是成功的阅读吗?从这三方面思考,我深刻认识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高明,决心还学生阅读思考的权利,于是,我尝试了一下“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出题、拟答案,反过来考老师和同学,在意见相左时,说出理由,进行探讨。具体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目前在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和学生在练习中作出的反馈,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能力不足、阅读积极性不高等。这不仅给英语阅读教学造成一定困扰,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有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对英语阅读能力问题进行探究,以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对于小学生来说,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发现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解决一个问题具有同等意义。如何让学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反问的能力。这不仅是我们教学必须先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在语文阅读中,重在质疑并提出问题。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在阅读中质疑后出现的。中学生能在语文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创新意识的萌发、创新精神的塑造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中学语文新课改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很强的问题性,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从而学会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创设"质疑"情境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设置问题情境,是问题式学习的起点和核心。只有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教学"成长中的我"这一框题时,可以先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识水平出发设置以下几个问题:1.爸爸妈妈喜欢  相似文献   

20.
"问题教学"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的启发和教师的暗示诱导,使学生在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评价问题、寻求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理念如何贯彻到新课程"科学"教学之中?本文从"问题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问题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实施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