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耀 《教书育人》2011,(33):4-8
中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包括教育投入的问题、教育公平的问题、城乡教育差异问题、高校自主权问题、高考改革问题,等等。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教育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各种教育问题的产生或解决,又都指向教育行政权力的问题,有的是因为教育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2.
权力都该有边界,教育行政权力亦然。基于两大基本行政原则即"行政合法性"、"行政合理性"原则,结合教育行政管理对象即"教育"的属性,教育行政权力边界可划分为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法制边界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须遵守法制,在法制轨道运行。专业边界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须遵守教育自身的专业领域的各种规律,包括教学自主、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等。价值边界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须遵守社会公众对教育的价值期待,包括教育公平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其中的核心又指向教育行政权力太大的问题。教育行政权力应该有其边界,主要应包括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由于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以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很容易逾越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为此,需要完善教育法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增强教育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其核心又指向教育行政权力太大的问题.教育行政权力应该有其边界,主要包括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由于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以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很容易逾越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为此,需要完善教育法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增强教育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核心指向教育行政权力过大。教育行政权力应有其边界,主要包括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容易逾越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为此,需完善教育法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增强教育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行政价值与伦理、教育公平思想、教育人本思想等决定了教育行政权力应该恪守价值边界。中国教育行政权力逾越价值边界,主要原因是政府模式的不理性。要恪守教育行政权力价值边界,有必要从教育行政民主化视角进行探索,包括教育行政立法民主化、教育行政决策机制民主化、教育行政领导民主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权力运行在社会资源配置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行政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运行的异化。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行政权力运行主体的原因,也有来自于行政权力运行程序的不规范和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因此,要通过对权力运行主体的有效监督和控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程序来解决行政权力运行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龙耀 《教育文化论坛》2011,3(6):120-120
教育行政权力应该有其边界,主要包括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由于法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中国教育行政权力边界很容易被逾越。教育行政权力要在边界内运行,需要完善教育法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推动教育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进程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其法律地位学界研究较少。教育行政机关是在教育领域行使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既包括各级政府,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通过梳理12部法律、19部行政法规、48部行政规章发现,教育行政机关具有以下职权:教育行政立法权或规定权、教育行政许可权、教育行政处罚权、教育行政处分权、教育行政给付权、教育行政指导监督权和其他权力。教育行政机关与民办学校存在许可、处罚和监督等外部关系,与公办学校以处分、预算、人事等内部关系为主。教育行政机关与教师、学生直接发生法律关系情形较少。  相似文献   

10.
清末现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教育行政体制在中国的形成,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第二层面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教育发生发展的必然环节。它受到当时政体改革、官制改革的直接影响,以专门化、系统化的现代教育行政体制取代了教化型的传统教育行政体制,是一套行政决策与执行、咨议、督导、培训四位一体的体制。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力的博弈与分配,其精华在于劝学所一级,是现代与传统教育行政智慧的结合,平衡了教育行政权力中的官权与绅权。清末现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过程,也是学堂学生不断得到重视,而科举士子逐渐被边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高等教育机构"行政依赖"已成为顽疾,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边界混淆。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适度干涉,严守教育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两大原则,将教育行政权力规范在法制、科学和道德编织的大网里。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关系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中介关系 ,它对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子系统分别具有育人功能、发展功能、优化功能、整合功能、改良功能。社会关系历史演进模式为“权力模式”、“制度模式”和“合作模式”,教育关系有对应表现和内容。权力模式仍是当前教育关系中的主导模式 ,它是师生关系中非人道问题产生和虚假文化泛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办学体制改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办学体制是教育行政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行政机构与其他行政职能机构之间、教育行政系统中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与权力分配制度.以及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与管理学校的权限。其中,“办学体制”涉及办学主体(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等)的配置、学校法人地位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学校的权限。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在高师院校层面,面临着行政与学术、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以及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权力较量、冲突与失衡。清醒认识课程改革中的权力纷争、防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滥用、赋予基础教育机构相应的课程决策权以及加强课程领导与评鉴,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谋求超越的可能之径。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能的转变势必带来行政权力的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权力也同样面临重新的配置,一方面,政府通过放权使高职院校教育行政权力得以合理的扩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使行政权力得以控制,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优化权力配置,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权力架构,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6.
教育行政体制中的基本结构关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行政结构关系反映教育行政体制所要处理的各种基本关系,包括教育行政与母行政之间、教育行政上级与下级之间、教育行政同级之间、教育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之间、教育行政中的公法与私法之间等主要关系范畴,这些结构关系从深层影响着教育行政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运行方式,决定着教育行政活动的基本面貌及发展动向.各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种种差异,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教育行政结构关系的差异,这一结论为研究者具体分析教育行政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切人视角、分析框架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学内部存在科层组织和学术组织两个组织体系,相应地产生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教育与文化的冲突、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大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冲突。加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规范性建设,实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度交叉,拓宽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校长在两大权力系统中的枢纽作用,这些都是解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矛盾与冲突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部分高校针对学生欠学费现象,采取扣发毕业证、学位证的做法,受到舆论质疑。在高等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应当赋予学生与学校平等对话的权利,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取代部分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主要的法律关系种类。尤其是因学费产生的教育服务合同,应当被定性为民事法律关系。今后,行政法律关系与特别权力关系适用的领域将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9.
葛路谊 《文教资料》2006,(35):51-52
当前,各国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改革,都相继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针对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其管理模式的利弊、改革的必要性和权力分配问题的分析,对于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国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改革,都相继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针对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其管理模式的利弊、改革的必要性和权力分配问题的分析,对于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