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近期,区档案局对形成期满30年的1984—1985年馆藏档案进行了档案开放鉴定。依据国家档案局下发的档函【2013】248号文件精神,本次档案开放鉴定从逐件依据目录标题进行审查,进一步细化为逐行逐字全文审查,这一创新举措提升了档案鉴定的准确度。本次开放鉴定共计审核鉴定档案2577卷、64035件。经审核鉴定,2684卷、63212件档案符合档案开放标准,审核通过后将向社会开放,为社会群众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有关规定,安宁市档案局(馆)坚持分期分批开放的原则,组织档案鉴定小组和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馆藏保管期满30年的2620卷档案进行开放前鉴定和保密审查,经鉴定有727卷档案可以向社会开放。本次开放的馆藏档案有县委办、政府办、总工会、妇联、团委、知青办、征地办、统计局、计委、财  相似文献   

3.
档案划控开放是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达到开放年限后经过组织鉴定审查、划控、审核、审批,向社会开放的过程。这项工作必须根据国家档案法定程序进行,将有用的和可用的档案向社会开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档案解密划控,是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达到开放年限后,经过组织鉴定审查、划控、审核、审批,向社会开放的过程,是档案馆业务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必须根据国家档案法定程序进行,将有用的和可用的档案向  相似文献   

5.
乌拉特后旗档案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档案局有关规定和要求,对馆藏1971—1977年满三十年30个全宗379卷5129件档案进行审查、鉴定,并经旗委批准,从2008年4月15日起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6.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馆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推进档案馆对数字化档案及档案开放审查工作,实现机读档案目录上网利用,更有效地提供馆藏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中的作用,从控制使用(或延期开放)的档案的范围来说,就是"涉及国防、外交、公安、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以及其他虽自形成之日起已满30年但档案馆认为到期仍不宜开放的档案"。如延边州档案馆为有序推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全文开放,实现机读档案全文网上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大力推进“亲民务实”主题活动,进一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的规定,通州市档案馆对馆藏满30年的档案及时进行了鉴定划控。这批到期档案均经过市档案馆鉴定小组的全面鉴定,涉及全市党、政、工、团、科、教、文、卫、农、林、水等91个全宗、3781卷档案向社会开放。截止2008年11月,通州市档案馆已四次向社会开放档案,  相似文献   

8.
档案开放鉴定也叫档案划控鉴定,是指档案馆对馆藏档案的社会开放范围的鉴定,它的任务是区分馆藏档案中哪些可以开放使用,哪些要控制使用。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百姓档案意识不断增强,利用需求不断增加,开放鉴定工作作为档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发挥档案服务社会的作用,成为各区县档案馆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最近.平江县档案馆向社会发布开放第四批档案的通告。平江县档案馆安排专门力量组成鉴定小组对馆藏已满30年的档案进行了全面鉴定,对开放和控制使用的档案进行了严格区分,按照《各级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做好开放档案的各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性质、工作原则和操作要求,并着重分析了建国初期档案、"文革"档案和外文档案的开放鉴定特点.首先,本文认为,档案开放鉴定具有内在的矛盾性,因为向社会开放档案是开放鉴定工作的目的,而许多档案本身却具有一定的机密性,这就构成了档案保密与开放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相关法律之间的矛盾、档案馆不同职能之间的矛盾及档案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档案开放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档案开放的前提是做好档案的开放鉴定。近年来,高校档案开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档案开放鉴定的滞后.档案开放率仍较低。本文拟对高校档案开放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做些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档案开放流程的规划与设计,是连接档案开放主体和客体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档案开放程序规制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从目标、起点和终点、内容和环节、关键活动、瓶颈活动对档案开放程序规制的流程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从“涉密”档案的解密审查、档案开放鉴定、开放档案的公布利用服务、利用评估与反馈对档案开放程序规制流程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档案馆的档案,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从30年改为25年,大大缩短了档案的封闭期,表现出国家加大档案开放力度、提升档案利用率、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决心。档案开放审核是指档案馆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档案进行开放与否的鉴定,是馆藏档案依法向社会开放前必须履行的工作程序。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是档案开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综合档案馆档案利用与公布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利用公布中存在的法规不完善、利用公布相关者权限划分不当、开放鉴定滞后制约了利用服务、编研与利用需求不对称、利用部门审查利用公布面临困难、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对策:修改完善档案法规、明晰档案开放利用公布相关者的权责、加强档案开放利用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大档案开放利用服务宣传与引导、提升档案开放利用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培养高水平与专业化的档案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社会公开档案信息的迫切要求,发挥档案工作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长春市档案局(馆)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法,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方面,市档案局(馆)积极参与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为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对全市各机关上报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档案馆做好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点服务。另一方面,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提速,以需求为导向,由近及远地进行档案开放,即时上网,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衔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专门成立了档案鉴定委员会,主要领导担任主任,成员均由从事档案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工作实践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的人员组成。二是制定了《档案鉴定规则》、《馆藏档案划控范围》、《馆藏历史档案划控审查工作的方法与分工》,利用统一的业务标准,科学有序地指导该项工作。特别是研究制定了《档案鉴定细化流程》后,将整个鉴定开放工作分为初审、预审、复审、初步处理、集体会审、主任终审、最后处理七大步骤。对馆藏档案的开放、保存、销毁处置形成了“三堂会审”的格局。三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做法,使档案开放鉴定、价值鉴定、数字化鉴定同时进行,并在流水线上完成档案鉴定、数字化、整理、上网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晋平 《档案管理》2016,(3):67-69
本文在分析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存在脱节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文件与档案的密级确定与标识纳入文件与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贯穿于文件制发时的初始确定、归档整理时的补充确定和室存档案移交进馆时的审查确定,将公文标密、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及馆(室)藏档案开放鉴定融为一体,按照《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统一标注密级,以期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工作的便捷整合与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7.
向社会开放档案是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一项基本任务,许多馆藏档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其开放的时机就已成熟。为了搞好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的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关键就是要进行档案的开放鉴定。所谓档案的开放鉴定,就是对形成后经过一段时期(一般是30年)的档案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考察和分析,以决定今后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的范围和层次。它是对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的划分,也是决定档案发挥作用的范围、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政务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工作存在的法律依据及标准可操作性不强、档案开放工作的主体有待进一步拓展、档案开放审查与档案利用工作客体单位存在偏差等问题,提出修订完善档案开放工作的法律依据与标准、实施档案开放分阶段审查、做好开放审查与提供利用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安     
《陕西档案》2013,(1):60
西安市档案馆完成了馆藏到期档案的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西安市档案馆组织人员集中对应向社会开放的133个全宗16077卷市委、市政府(市人委)和市级有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1980年——1982年间形成的档案、市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形成的"文革时期"应开放档案和部分科技项目管理档案进行了鉴定。共开放档案9584卷。西安市档案馆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分两次开放历史档案39006卷,2009年开放档案30278卷。至此我馆四次共  相似文献   

20.
市县动态     
《陕西档案》2013,(1):60-64
西安 ●西安市档案馆完成了馆藏到期档案的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西安市档案馆组织人员集中对应向社会开放的133个全宗16077卷市委、市政府(市人委)和市级有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1980年——1982年间形成的档案、市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形成的“文革时期”应开放档案和部分科技项目管理档案进行了鉴定。共开放档案9584卷。西安市档案馆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分两次开放历史档案39006卷,2009年开放档案30278卷。至此我馆四次共开放的档案达到78868卷。为便于社会各界利用已开放档案,市档案馆已将开放档案目录陆续在西安档案网上公布,利用者可登录检索。(王兴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