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很多对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的治国主张和政策建议,继承了“礼”“仁”等方面的儒家思想并将其进行发扬光大.本文主要探讨了贾谊的《过秦论》对西汉初期思政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贾谊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人,官至太中大夫,先后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他的著作有《新书》和《鹏鸟赋》等。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他在深刻分析秦王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发展经济、巩固西汉政权等一系列重大  相似文献   

3.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改革家。他提出了以农为本、重本抑末和“积贮”的主张,主张由国家垄断铸造权,统一使用“法钱”。贾谊的经济思想为西汉时期的经济繁荣、“文景之治”,为巩固西汉封建中央专制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改革家.他提出了以农为本、重本抑末和“积贮”的主张,主张由国家垄断铸造权,统一使用“法钱”.贾谊的经济思想为西汉时期的经济繁荣、“文景之治”,为巩固西汉封建中央专制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贾谊才华横溢,又因为命运对他不公而受到古今中外文学才子们的赞誉和同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他的作品"理既切至,辞亦通畅",鲁迅也赞他的文章是"西汉鸿文",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经义决狱"是在西汉初期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在西汉中期有利于改正"汉承秦制"而带来的法律过于残暴、严苛的弊病。自汉武帝之后,儒家"经义"对封建法制建设的牢固地位不曾改变。  相似文献   

7.
"邸报制度"与宋代新闻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报"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相似文献   

8.
今本署名汉初政论家贾谊的《新书》或《贾子》一书,自宋以来屡受质疑,如宋朱熹语"贾谊新书除了《汉书》中所载,余亦难得粹者,看来只是贾谊一杂记稿耳。中间事事有些个。"贾谊及其政治学说对于我们理解形成于战国末至汉初的折衷主义哲学至关重要。但由于《新书》的版本及内容至今尚无定论,而阻碍了对贾谊是否能作为汉初哲学代表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新书》自身内在的和外在他方资料的分析,我为今本汇编的多种流传本  相似文献   

9.
西汉初期,公孙弘以儒术修饰文法,并把儒术成功的运用到帝制的政治统治中,成为了从战国"处士横议"到帝制时代的文臣的巨大变革,对后来的士大夫的政治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独尊儒术"的第一功臣。  相似文献   

10.
邓桂姣 《兰台世界》2016,(20):129-132
贾谊有大量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切于世事"的政论文和多篇骚体赋。然而《史记》贾谊传却偏偏不忌重复地选录两篇同类型的"不切于世事"的骚体赋。为何?该传立意于探讨人生困境下士人的生死去就、志行操守问题,贾谊"切于世事"的作品因不切合该命题致使落选。《吊屈原赋》《鵩鸟赋》虽有雷同的因素但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从而构成了对该命题的讨论和对屈原式精神行为的不同角度的反思,因此并录而不重复。《惜誓》系代屈原立言,遮掩了作者贾谊的主体性,使之不能跳出被代者身份而未参与该命题的讨论与反思,终致落选。  相似文献   

11.
一、从《(?)鸟赋》看《惜誓》的作者《楚辞·惜誓》的作者,至汉代已不清楚。《楚辞章句·惜誓序》云:《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第一句"《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首先说不知谁所作,其态度很明确。下面说:"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提出曾经有过的一种说法,但表示了对它的怀疑。洪兴祖作《楚辞补注》只是就序中提到的贾谊,摘引了《汉书》有关贾谊生平的文字,并摘录贾谊《吊屈原赋》中几段,说:  相似文献   

12.
汉初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保留了较多的楚文化成分,楚文化成为构成汉初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汉初期在服饰方面有"汉承楚风"的倾向,首服、发型、服装等不同程度地受到楚风楚俗楚服影响。汉初的男子首服中,有多种样式的冠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楚冠,如法冠等;西汉时男女穿着的深衣,也延续了楚式深衣的部分特征;甚至汉初女子发髻造型也不免受楚女子发式影响。汉初的服饰文化无论在服饰样式或是审美倾向上,都与楚文化有一定的承袭关系。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因为楚文化根基深厚,还由于汉朝的开国君臣多为楚人,楚风楚俗流行所致。本文将从服装款式、男子首服、女子发式、审美意识四方面详细剖析楚文化对西汉初期的服饰文化产生的影响,并分析汉初服饰受楚文化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曾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的名句,嗟叹旷代逸才贾谊命运多舛.殊不知贾谊在汉代文学与哲学上的显赫地位,大得长沙之行裨益.  相似文献   

14.
汉初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保留了较多的楚文化成分,楚文化成为构成汉初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汉初期在服饰方面有"汉承楚风"的倾向,首服、发型、服装等不同程度地受到楚风楚俗楚服影响。汉初的男子首服中,有多种样式的冠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楚冠,如法冠等;西汉时男女穿着的深衣,也延续了楚式深衣的部分特征;甚至汉初女子发髻造型也不免受楚女子发式影响。汉初的服饰文化无论在服饰样式或是审美倾向上,都与楚文化有一定的承袭关系。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因为楚文化根基深厚,还由于汉朝的开国君臣多为楚人,楚风楚俗流行所致。本文将从服装款式、男子首服、女子发式、审美意识四方面详细剖析楚文化对西汉初期的服饰文化产生的影响,并分析汉初服饰受楚文化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孙喆 《兰台世界》2013,(21):14-15
"霸王道杂之"本是宣帝对太子的训诫之言,但却涵盖了西汉中期帝王成功的为政之术。"霸王道杂之"的成功运用促进了西汉中期社会的繁荣与富强,元帝弃之不用,最终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衰弱与灭亡。  相似文献   

16.
关于造纸术,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公元2世纪初,即东汉和帝时期蔡伦发明的.然而,现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多次从地下发掘出了西汉时期的纸张,对蔡伦的造纸术发明权不断提出了挑战.迄今,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蔡伦造纸说被出土的西汉纸实物证据所否定,把造纸术的发明年代提前到西汉初期.  相似文献   

17.
据典籍记载,最早整理汉赋的恐怕是西汉的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全文载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的6篇赋作。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梁范晔的《后汉书》继其踵武而又发扬光大,二书整理、载录的汉赋共有11家,30篇。不过,史官的整理仅限于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少数名作,并且其搜集的写本未必完备,校勘的方法相对简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当时的所有汉赋进  相似文献   

18.
和亲政策是西汉初期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产生带有浓厚的时代印记。本文从当时的汉匈局势、汉匈各自国内形势和人为因素三个层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王昌 《兰台世界》2011,(3):55-56
和亲政策是西汉初期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产生带有浓厚的时代印记。本文从当时的汉匈局势、汉匈各自国内形势和人为因素三个层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讨论。  相似文献   

20.
张骞"凿空"在带动经济发展,加强汉朝与其他民族交流的同时也影响着西汉体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西汉体育文化的转变,丰富了体育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又改变了西汉体育孤立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