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出版界,长期以来有"一般图书和"文教图书"的提法。"文教图书"是指教材、教参和教辅,"文教图书"之外的,都是"一般图书"。笔者认为,这种大而统之的分法欠科学,应该对"一般图书"重新定义;明确什么是"一般图书"对非专业出版社的发展是有好处的。笔者认为,与"一般图书"相对应的,应该是"特殊图书"。什么是"特殊图书"?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具有特定内容的、通过特殊渠道发行的图书。"特殊图书"相对于"一般图书"而存在,是一个大概念。"文教图书"是"特殊图书"的一种,是小概念。因为它基本上是老师和学生这一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精品图书呢?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列入国家重点图书规划的图书和获国家图书奖的图书,应该是"精品图书".  相似文献   

3.
一般图书进销管理,是基层书店经营者一项必抓的工作.基层书店因网点多而分散,进销人员接触的面广而复杂,所以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漏洞.笔者根据多年体会,认为基层书店图书进销必须做到"十忌".  相似文献   

4.
传统出版业态,无论是图书,还是报纸,都在向数字化方式转变,期刊也不例外.期刊又分为大众期刊和专业类的行业期刊,相对于大众期刊受众群体广泛,行业期刊主要面向某一领域从业者和关注者,其数字化转型之路,与大众期刊有什么不同之处,而它应该如何顺应形势,走好适合自己的一条数字出版之路呢?依笔者之见,行业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至少应该循序渐进地完成以下"三步走".  相似文献   

5.
文教记者,免不了要和专家、名人打交道.采访他们的难度较大,写好也不容易.近几年我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甘苦参半,不妨以此就教于有经验的同行.知识:采访的生命用这个标题,并非故作惊人之语;对于我这样一个资历颇浅的青年记者来说,确是采访名家几撞南墙后"撞"出来的一句"警言".名家,自然具有相当的专门知识和专长.而记者则不一定具有专门知识,更谈不上象专家那样"专"和"深".新闻职业有训:"事先对自己的采访对象要有所了解."究竟了解什么呢?开始时认为只是这个人的年龄、职业、专长,而其中更多的还是采访对象的经历与事迹.1978年6月,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当时在北  相似文献   

6.
王力 《编辑之友》2010,(6):82-83
一 前不久,笔者曾写过短文一篇,题目是<编辑的权利>,主要从6个方面谈了编辑在加工整理稿件时应该行使的几种权利.另外,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引进版权的问题,我这里想再多说几句.在涉及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时,我们往往把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的图书贸易,也叫做"引进"或"输出",似乎有些不妥.什么叫"引进"?就是把国外的东西引到国内来,这叫"引进";什么叫"输出"?就是把国内的东西卖到国外,这叫"输出".  相似文献   

7.
文章把工业设计中人机工程的概念引入书籍设计,分析了图书这一特殊产品的人机需求,回答了"满足人机工程要求的图书应该是什么形式的?"这一问题,并在文末附表中列出满足人机工程的理想图书形式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陈菁 《出版参考》2015,(15):20-21
目前,很多出版社顺应电子商务发展潮流,或建立了自己的图书天猫专营店、淘宝店,或与三大图书销售网站合作布局本社的图书电销渠道.这使得图书的电商销售渠道已经和传统渠道平分秋色,而且还大有赶超的势头. 事实上,图书电商销售平台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主渠道、二渠道、商超、母婴、玩具等传统图书销售渠道的不足,拥有数量众多的客户群体.既然平台如此广阔,那么如何针对电商渠道做好书、做对书自然是每个编辑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图书出版发行领域中有这样一个误区和"盲点",制约和影响了各出版社的定价、折扣策略,即认为各社所出图书的品牌含金量,通过几十年商品市场检验,已座位排定.这一认识使业界人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它们的动态效能,忽视了新形势下按照市场规律调整图书定价发货折扣的战略,从而导致了少儿、文教等图书知识含量较少,社会需求面较宽、销售量较大的图书市场份额大量流失,民营渠道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得到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任何一本图书上都会有标价,这就是行业内称的"图书码洋",而图书销售的实际金额被称为"图书实洋".因此在图书出版领域的涉案金额方面就会出现一个关于"码洋""实洋"问题的争议.  相似文献   

11.
档案化管理——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核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铭 《浙江档案》2005,(11):6-7
对文件真实性进行管理是电子文件管理的首要问题,因此,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成为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原则.然而,前端控制"什么"、全程管理"什么",这在人们的概念中是模糊不清的,为此,有必要明确其核心内容就是档案化."档案化"并不排斥"归档",两种概念应该共存,但是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强调的重点应该是"档案化管理".实际上,所有信息系统都存在对文件真实性进行管理的问题,因而都存在档案化的问题,所以,提出"档案化"和"档案化管理"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工具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好帮手".它与其他类型图书相比,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可借阅性;二是内容的长效性."不可借阅性"是指多数工具书,特别是语言类工具书,比如<新华字典>,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是应该人手一册的;"内容的长效性"是指工具书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供使用者在一段时期之内反复查阅,而不像某些娱乐、消遣性书籍,看完一遍或几遍之后其内容就消费完了.  相似文献   

13.
一.图书特殊渠道的由来 图书特殊渠道是指同一般的图书发行渠道,即主渠道(新华发行系统)和二渠道(民营渠道)相比,通过具有随机性和成本低的交易渠道,在对图书的特点作了充分的分析后,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实现图书向目标群体集中转移的通路。按照图书发行的主体分类图书的特殊渠道,可分为国有出版和民营出版单位;按照特殊渠道的客体,也即接受对象,可以将图书特殊渠道分为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等。  相似文献   

14.
任延明 《出版经济》2003,(12):40-41
一、关于图书特殊渠道 图书特殊渠道是指同一般的图书发行渠道,即主渠道(新华发行系统)和二渠道(民营渠道)相比,通过具有随机性和成本低的交易渠道,在对图书的特点作了充分的分析后,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实现图书向目标群体集中转移的通路.  相似文献   

15.
彼得·F·德鲁克曾评论说:"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组织,就如他们的先辈必须学习耕作一样".什么是组织呢?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第三版导言中将组织定义为"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传播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西蒙的定义特别强调了"信息传播"对于组织的意义,从而揭开了组织传播研究的核心内涵.在美国,组织传播几乎涵盖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方方面面.它所探讨的课题包括组织的结构和概念、人际关系,交流、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16.
博客图书文化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义及特性 1.定义辨析 将网络上的博客资源转化到传统的纸质媒介上到底是"博客出版"还是"博客图书"?这是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 在笔者看来,"博客图书"是个更加贴切的定义,指将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博客文本资源转化到传统纸质媒体上出版的图书,是新、旧出版方式的调和、互补与相互借鉴.而"博客出版"则隶属于"网络出版"的大概念之下,是网络出版的一种更加活跃的形式,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数字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7.
《河北科技图苑》2000,(Z1):9-14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同文馆"在建立之初就注意到藏书建设,通过赠与和交换的方式从国外获取了一批外文图书.1887年建立了专用的"书阁".当时有"汉文经籍等书300本,洋文1 700本,各种功课之书、汉文算学等书1 000本".  相似文献   

18.
黄勇 《出版经济》2005,(12):24-25
西方图书出版业历经百年的发展,总结出八字真经:"内容为王,营销制胜".出版社的发展状态如何,既要考察它出版的图书的原创内容,也要考量它拓展的图书行销渠道.2005年中国图书市场的图书品种数量更趋庞大,当众多出版社把销售重点依旧押在"第一渠道"、"第二渠道"时,图书行销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就在山穷水尽之时,新的行销渠道悄然无声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业内人士把这些新的行销渠道称为"第三渠道".结合2005年文汇出版社的行销实践,可以将"第三渠道"具体细化为四大通路.  相似文献   

19.
定义了大众信息分类及其相关概念.认为文献分类法适合划分科学知识而不合适划分大众生活信息.文献分类法应该组织所有专业图书和部分教育图书,而对于大众图书和部分教育图书应该重新建立新的分类法.指出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地市级以下的公共图书馆都应该采用新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文教图书掀起阵阵热潮,数百家出版社竞相挤入"商机无限"的文教图书的出版之路,上万种文教图书铺天盖地地投放市场.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文教图书,面对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该选择什么样的文教图书、制定什么样的营销思路、采取什么样的促销策略,来吸引读者、占领市场、扩大销售,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文教图书竞争的主题是:品牌竞争.出版社创品牌、商家销售品牌、读者购买品牌三位一体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这必然要求文教图书走品牌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