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面是两位教师设计的两节“工程问题”新授课片段 ,对比两种教学设计 ,颇有感触。设计一〕出示 :1 一项工程5天完成 ,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2 一项工程每天完成 14,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师 :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各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师 :这里是把工作总量看作什么?生 :看作单位“1”。出示例10 :一条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要10天 ,乙队单独修要15天。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教师把题中的“30千米”改成“45千米”后让学生解答。师 :你发现了什么?生 :两次完成的天数都是6天…  相似文献   

2.
解题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而变换解题方法,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五年级数学复习时,有这样一道习题:修一条长2400米的马路,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修完?学生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考后列出了下面的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5)=20(天)解到这里,教师为了启发学生多想,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修它的20%要用5天,还剩下(1-20%)要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了倍比的方法,列出:(3)5×…  相似文献   

3.
杨辉 《四川教育》2001,(6):32-32
一、质疑引入,练习铺垫。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简单应用题,这一 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应用题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 “复合应用题”复习) 师:根据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 一起解决吗?(学生提出问题,这里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8页。学生阅读后, 教师抽学生回答:什么是复合应用题?解答应用题的 一般步骤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弄清题 意,分析数量,列式计算,检验写答。) 2.基本练习。 师: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 …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8页例10、"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会用分数分析.解答工程应用题。(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刀,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3)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用分数解答工程应用题;难点是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式计算,#说说数量关系。(1)修一段路,每天修3米,20天完成,这段路长几米?(2)一顶工程5天完成…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铺垫1 填写下表 :填写完后观察、比较 ,表中第二组和第一组的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怎么样?第三组和第一组比较呢?谁能概括其中的变化规律?2 填空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被除数除数商15 15055050032 填空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8÷4=4800÷()960÷80=()÷86.3÷7=63÷()3 竖式计算 :56.28÷67(板演齐练结合 ,指名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二、引导探究1 教学例4。出示例4 :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 ,56.28米布 ,可以做多…  相似文献   

6.
林春 《河北教育》2002,(4):37-37
摄于课堂中的两个小镜头镜头一:在李老师的一节数学练习课上。出示“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3天生产了这批零件的15,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天完成?”“请大家仔细想想,该怎样解答?”“我相信,每个人起码能想出两种解法!”老师在积极鼓励学生,教室里悄然无声。短暂的沉默后,呼啦啦一排排小手高高举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1-15)÷(15÷3)1÷(15÷3)-33÷15-3“肯定还有别的解法。”老师对学生充满信任和鼓励。沉默。唰,教室里又高高举起两只小手。3×(1÷15)-33×〔(1-15)÷1…  相似文献   

7.
“质疑解疑”是高邮市实验小学的研究课题,这种课型变老师问导为老师导问,变老师讲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方式变了,学生的积极性高,以敢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荣,以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为荣。下面是用这种课型所教工程问题片断实录。【片断1】复习:口答。(1)修100米长的跑道,需要5天,平均每天修多少米?(2)修一段跑道,需要5天,平均每天修几分之几?(3)修一段跑道,每天完成15,几天可以完成?师:(1)、(2)题都是求每天修的工作量,每天工作量又叫什么?生:工作效率。师:(1)、(2)题之间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引入1 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45 3 67 5 381112 11122 说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3 口算 :23×34× 2514 × 1545 ÷4 12÷7 56÷104 列式计算(口答) :李师傅1小时做8个零件 ,3小时做几个零件?34 小时做几个零件?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1。(1)出示例1 :李师傅 34 小时做6个零件 ,1小时做几个零件?(2)审题、分析、列式并回答以下问题。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根据什么得到的?(学生的理由可能有两种 …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的解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只要同学们能灵活地思考,就能得出不同的解法。例:一堆煤,计划每周烧12吨,可以烧30周,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周节约煤2吨,这堆煤实际可烧多少周?[解法一]因为这堆煤共有12×30=360(吨),实际每周烧煤12-2=10(吨),所以这堆煤实际可烧360÷10=36(周)综合列式:12×30÷(12-2)=360÷10=36(周)。[解法二]因为每周节约煤2吨,30周一共可节约煤2×30=60(吨),而实际每周烧煤12-2=10(吨),那么节约的煤又可以烧60÷10=6(…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页 ,例3的第二种解法 ,练习三第5~8题。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同角度分析数量关系 ,教给学生用综合法探索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学过程 :一、复习1 计算 :78 -36 -2078 -(36 20)45 -8×3(21 15)÷92 选择相关条件 ,先提问题 ,再列式解答。条件 :王强到商店买文具。(1)付给营业员10元钱 ;(2)买练习本用了4元钱 ;(3)买圆珠笔用了3元钱。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组合。得 :由(1)、(2)→买练习本后应找回多少钱?由(1)、(3)→买圆珠笔后应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时 ,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运用线段图教学工程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出示准备题 ,学生分组练习一段公路长3 0601 2 0千米 ,甲队单独修 1 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 1 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学生列式解答 :3 0÷ (3 0÷ 1 0 +3 0÷ 1 5 ) =6(天 )60÷ (60÷ 1 0 +60÷ 1 5 ) =6(天 )1 2 0÷ (1 2 0÷ 1 0 +1 2 0÷ 1 5 ) =6(天 )提问 :(1 )为什么公路的长度发生变化 ,完成任务的时间却一样 ?(2 )数量关系是什么 ?二、引出例题 ,学生尝试练习既然公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走向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概念什么是“走向开放式教学”?我们先来看一个“同底数幂相除”的案例:上课伊始,教师不点题,不讲授,只给同学每人发一张16开的纸片,上面印着十道题:计算:56÷53=74÷72=911÷95=an÷am=(-x)4÷(-x)=(ab)5÷(ab)2=(a+b)6÷(a+b)4=(a2)4÷a4=(a2b)6÷(a2b)4=a9÷a6÷a2=教师说:举行个小小数学竞赛,看谁又快又准(不得超过一刻钟)。如所料,不到10分钟,就有五六个学生举手示意:已完成。可是,15分钟后,仍有学生未完成。师(问那几…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教师开门见山直接出示课题:工程问题师: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生:修路、架桥、盖房子等。师:在这些工程问题中涉及了哪几种数量?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出示:一条路长300米,每天修20米,多少天可以修完)师:这道问题中涉及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二、从已有知识出发,引出新知,引发学生的思考1.出示:一条公路长300米,甲队单独修要15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0天完成。两队合修要几天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总结公式:工作总量÷效率和=合作时间。  相似文献   

14.
谭晖 《湖南教育》2002,(6):44-44
一、设计发散式问题,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就能设计出许多发散式的问题,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如:“某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路,前5天修了这条路的??,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路需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了五种解法:(1)(1-??)÷(??÷5)=20(天);(2)5÷??-5=20(天);(3)1÷(??÷5)-5=20(天);(4)5×犤(1-??)÷??犦=20(天);(5)5÷??×(1-??)=20(…  相似文献   

15.
一、“工程问题”的教学(一 )复习旧知 ,探求新知。出示题目 :1.一条公路长 30千米 ,甲队单独修 1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 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分析 :这是一道工程应用题。所求问题是合作工作时间 ,数量关系式是 :工作总量÷甲乙工效和 =合作工作时间。分析题目 ,可以得到工作总量是 30千米 ;甲的工效是3010 千米 ,乙的工效是 3015千米 ,甲乙工效和是 ( 3010 3015)千米。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为 :30÷ ( 3010 3015) =6(天 )。对上面这道题进行变化 ,去掉“长 30千米”这个条件可变为 :2 .一条公路 ,甲队单独修 10天完成 ,乙队单独…  相似文献   

16.
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可以采取下面的三个教学步骤 :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出示复习题 :(1)120÷30的商是多少?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 ,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2)引导猜测 ,提出问题。学生完成上述练习后 ,教师将除法算式不变规律 ,而改写为分数后 ,分数是否也有不变的性质呢?你的猜测是什么?实验验证猜测。学生观察上面的分数后 ,容易提出“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的猜测 ,教师要求用折纸的办法验证这个结论。学生用3张大小相同运用…  相似文献   

17.
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对单位“ 1”为什么可以代替具体数量这一点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题时,面对“一项工程”总有条件不够的感觉。为此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一、例题设悬念,思考得结论   例:修一条长 30米的公路,甲队独修 10天完成,乙队独修 15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30÷( 30÷ 10+ 30÷ 15)   =30÷( 3+ 2)   =6(天)   按正常教学环节完成例题后,改变题目中的第一个条件为“做一批零件 75个”,题目中甲、乙两队独立完成的时间和…  相似文献   

18.
一、基础知识复习例1(1)①一条水渠已修35;②实际烧煤比计划节约19。(2)①一个数是x,它的34是多少?②鸭有x只,鸡比鸭多14,鸡有多少只?(3)①男队员有70人,女队员有x人,男、女队员共有120人;②男队员有70人,女队员有x人,女队员增加15后与男队员人数相等。教学要求:说出第一组题谁是单位“1”,引导学生列出第二组中的第②题“x+14x”的式子,第三组中的第②题“x+15x=70”的方程。设计思路:复习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知识,为用方程解分数应用题作好铺垫二、“单位‘1’×倍数=一…  相似文献   

19.
沈长生 《云南教育》2001,(23):43-44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总复习”及相应设计的“练习三十五”中,共编排了50道习题,其中分数应用题约占一半,显然这是复习的重点。应怎样组织复习呢?实践证明,注重分单项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复习的质量。一、透彻理解“分率”句的含义选取“总复习”应用题中的“分率”句,如“乙船每小时挖的泥比甲船少15”(总复习第8题),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乙船每小时挖的泥是甲船的();2.应把谁看作单位“1”;3.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式:甲船每小时挖的泥×(1-15)=乙船每小时挖的泥二、变换条件的叙述形式如“…  相似文献   

20.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41页练习十二有这样一道题:解放军某部进行野营训练,原计划15天行军525千米。实际提前1天行完原定路程,平均每天比计划多行多少千米?通常解法:实际平均每天行的千米数减去原计划平均每天行的千米数,就是平均每天比计划多行的千米数。列式解答是:525÷(15-1)-525÷15=37.5-35=2.5(千米)我在做完这道题后又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原计划15天行完525千米,实际提前1天行完。这样实际只用了14天行完了全程。也就是说原计划1天的路程就是实际14天平均每天比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