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气》一课,关于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教科书上是这样设计实验的:把细铁丝(纱窗拆下的细铁丝),绕成螺旋形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放入氧气瓶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在教学中,尽管可以把酒精灯尽量靠近氧气瓶(以不出现意外为原则),但烧红的细铁丝离开火焰后不等伸进氧气瓶就自然降温了,不大容易出现细铁丝在氧气里重新燃烧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很多人用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10册中第5课《空气的成分》,就用了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提出问题:点燃的蜡烛,用杯子盖上,蜡烛慢慢熄灭,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这是本课的引入。 2.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本课用分组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希望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比例。 第一部分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水盆中点燃一蜡烛,将一空气瓶或杯子倒盖在蜡烛上。不久,蜡烛熄灭,而水走进了空气瓶内,水量约占全气瓶的一成(10%)多。  相似文献   

3.
对人教版《自然》第10册关于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我有如下几条小经验,写出来供同行参考。 一、第六课《氧气》 将烧红的木炭和铁丝分别放入盛有纯氧的集气瓶中,木炭、铁丝剧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八册教材《氧气》一课 ,指导学生认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做好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进而归纳总结出结论 (氧气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 ,则是本课的教学关键。教材中对验证氧气支持燃烧这一性质的两个实验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实验 1,教师需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 (酒精灯、燃烧匙、木炭 ) ,此外 ,学生做起来非常繁琐 ,容易分散学生观察的注意力 ;实验 2 ,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法 ,我曾尝试多次 ,但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很难燃烧起来 ,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作了以下…  相似文献   

5.
蜡烛燃烧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中的一个传统性实验。蜡烛燃烧后,有一定量的水进入容器中。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空气中的氧气被耗尽,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燃烧产生的水气也冷疑了,因此水槽中的水进入瓶中代替氧气占据相应的体积;另外一种是收集于瓶内的热气冷却以及燃烧产生的水气也冷疑  相似文献   

6.
第四册《燃烧是怎么回事》的实验,本来是做“木条、木炭、煤炭、铁丝、铝箔”氧气中燃烧,我增加了香烟在氧气中燃烧。香烟在空气中燃烧很慢,可说是星星之火,但在氧气中燃烧既快又大,同学们拍手称好。下课后,同学们竞相传播该实验的精彩,饶有兴趣。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我把铁丝的两头各缠上一根木制火柴,这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情形比较,就  相似文献   

7.
通常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用细木条作引火物。这样操作往往由于木条燃烧时的耗氧量等因素不易把握 ,会使铁丝在氧气中难以引燃。如果用酒精引燃铁丝 ,不仅易燃 ,而且操作简便。具体操作是 ,先将一根纱窗细铁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 (见右图 ) ,将“螺旋”的前端用酒精浸润后 ,再将细铁丝上的酒精点燃 ,然后再将此细铁丝伸入到一端绕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氧气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的剧烈燃烧。用酒精作引火物 ,铁丝升温快 ,又因为铁丝上只沾有少量酒精 ,酒精燃烧时耗氧量少。这是本实验容易成功的主要原因。用酒精引燃铁丝…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改进实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把以下两个实验做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验一:空气中含有约五分之一氧气实验的改进改进前的实验方法是:用透明水槽盛适量红水,红水里放入插好蜡烛的小木块,再用玻璃钟罩罩入水槽内,在钟罩水面以上部位等分成5份,用色笔在钟罩外壁上做记号,然后把点燃的蜡烛迅速插入钟罩内,塞进木塞,待蜡烛熄灭时,水位会上升约五分之一,但用玻璃钟罩做实验很笨重,器材难寻易损,给实验带来诸多不便。针对以上实验缺点,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  相似文献   

9.
1 变“演示实验”的表演式为探究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即表演式。它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开拓向上的创新精神。因此,笔者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将表演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提出能激发创新兴趣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再把各组不同实验归类比较,筛选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创新兴趣。   在做铁丝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把全班分成8个实验组,并提出两个问题:“①纸在空气、氧气中均能燃烧,铁丝能吗?②燃烧一定能产生火焰吗?”这一问,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各组纷纷探究:有的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铺了砂和水,有的始终没有放砂和水;有的把铁丝绕成螺旋状,有的把铁丝弄成直线;有的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见铁丝发红,不见铁丝燃烧)有的在氧气中用火柴引燃铁丝……。场面十分火爆,操作不尽相同,答案也多种多样: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氧气中不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燃烧能产生红色的火焰;有的认为铁丝燃烧不能产生火焰。然后,笔者把各组的实验情况与答案分类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分析各组实验操作方法的优劣,答案的正误,终于得出最佳操作过程和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自然第十册“燃烧的条件”一课中安排 了这样一项实验:“把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入水槽中,往水槽里倒入一些水,点燃蜡烛后,再用杯子罩上,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填空分析时直接写明了实验现象。“1.蜡烛燃烧时,杯内水面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第八册教材、教参中有两处值得商榷,我在教学实际中进行了更改,效果很好。这两处一、第7课,“二氧化碳的制取”。教材要求是用碱和醋反应。在实验中,碱和醋的反应往往气泡不够明显,严生的二氧化碳量少。原因是,醋作为酸其酸性浓度偏低。实验者在操作时,碱中的水量往往会加多了一点,无形中又降低了酸的浓度,因此反应更微弱,实验成功机会更低。如果将醋改成稀盐酸,则实验就很容易成功。二.第6课,“氧气的性质”。”烧红的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教材是烧红的木炭放在燃烧匙里再放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烧,并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的一次化学分组实验教学中,有一起“事故”至今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实验的课题: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兼做实验:碳、硫、磷、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实验,但对刚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感到极为新奇———铁丝也能燃烧?实验开始前,我也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交待得一清二楚,并加重语气强调:将铁丝捆一根火柴点燃在氧气中燃烧时,烧杯中一定要加少量水或细沙,以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使杯底破裂。氧气的制取及碳、硫、磷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非常顺利,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就出“事故”了。实验共分12组…  相似文献   

13.
生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步骤怎样?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步骤如下:(1)将光亮的细铁丝呈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2)点燃火柴;(3)待火柴临近燃完时缓缓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装有少量水或细沙);(4)观察现象(变化中、变化后)。生细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师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条件是反应物相互接触。实践证明,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容易。绕成螺旋状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进行。生火柴的作用是什么?师铁丝燃烧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跟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着的火柴起引…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实验的教学功能,通过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氢气与氧气混合引起爆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三个实验的探究和改进,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教学效果,且能节约药品,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简易性和探究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一、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部分[实验5—3]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现象:底下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由此得出结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对此学生会质疑,为什么说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呢?所有的可燃物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熄灭吗?为答此疑,我在教学中补充了一个实验:将镁带先在空气中点燃,然后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结果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瓶内壁产生大  相似文献   

16.
实验材料:两只玻璃杯、蜡烛、吸墨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空玻璃杯中点燃一支蜡烛。2.在杯口覆盖一张蘸了水的吸墨纸。3.把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倒扣在这个玻璃杯上。几秒钟之后,你会发现玻璃杯中的蜡烛熄灭了。当你想要拿起上面的玻璃杯时,两个玻璃杯也连在一起了。实验揭秘:由于吸墨纸是透气的,所以蜡烛一直燃烧到两个玻璃杯中的氧气消耗完。一部分燃烧并膨胀的气体外溢出去了。火焰熄灭以后,玻璃杯中的气体迅速冷却并萎缩。于是,在两个玻璃杯中产生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中通过实验:根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我在实习教学中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根据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正常的燃烧,验证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这样就从两个角度说明了在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体内细胞代谢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1实验目的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量的减少。2实验用具集气瓶,蜡烛,火柴,细铁丝,双孔橡胶塞,玻璃管,烧杯,水。3实验步骤a.如图1所示,集气瓶中充满的是空气(吸入的气体),将燃烧的蜡烛…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前,找一块石棉网并取下一二根细铁丝,或者找来钞窗的细铁丝两小段。实验时,用坩埚钳钳住一段带有油漆的细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当烧红时,立即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氧气瓶中,细铁丝就燃烧起来,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与用光亮的细铁丝做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一样。 用带有少量油漆的细铁丝代替光亮的细铁丝做实验所以容易成功,是由于铁丝表面上的  相似文献   

19.
物质燃烧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了增强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学习化学的热情,创新设计了多功能燃烧瓶实验装置。利用多功能燃烧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可以持续铁丝燃烧现象;进行白磷“水下燃烧”实验,可以简化操作,控制污染;进行硫粉燃烧实验,可以避免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对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作对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大多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及改进方法如下: 1.铁丝的表层已被氧化,很难燃烧。改进方法是把铁丝用砂纸打光,去掉表层氧化铁。 2.氧气不纯净。收集氧气一般都是用排水法。但是如果过急收集,大试管中的空气会掺杂其中,使氧气不纯。改进方法是等到大试管、导管及导气管中的空气排尽了再收集,也就是由导气管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