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何搞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家长应做好幼儿入学的准备工作 “幼小衔接”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做好衔接工作,使幼儿高高兴兴入学。家长应了解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  相似文献   

2.
“家园共育”在幼儿英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家园合作更好地促进幼儿英语教育?如何在幼儿英语教育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一、抓住一个关键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然而,要让家长主动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并进行配合,一直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的一个难点。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就要抓住一个关键“幼儿”。“幼儿”是联系幼儿园与家庭的关键,双方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因此,在幼儿英语教育中只要抓住了这个关键,就会事半功倍。如为了让家长理解幼儿英语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幼儿在幼儿园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为此,国家教育部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幼儿园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但是在家长的眼里,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做到位了吗?幼儿园、家长在维护幼儿安全方面应该各自担负起什么责任?为此本刊邀请了一些幼儿家长、幼儿园园长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4.
何琼 《山东教育》2003,(23):82-82
以前,家长老是埋怨,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什么也没学到,每次问他“今天老师教的什么”,他总是说不知道。有的家长甚至对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一点儿都不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便布置幼儿记日记,记录自己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第二天交老师反馈意见。幼儿不会写字,怎么记?幼儿口述,家长笔录。因此,做好家长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主要给家长提出了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5.
要使新入园幼儿在短时间内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兴趣并逐步适应。 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在幼儿入园前一周,我们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了解幼儿园的室内、室外环境,使幼儿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2.召开幼儿入园前的家长会。为了使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有哪些生活内容,这些内容又怎样安排,家长如何配合,有必要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使家长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加强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纽带,争取幼儿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是小学幼儿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要经常同幼儿家长保持联系,把家访作为沟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家访中,教师不但要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表现,而且要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共同研究教育幼儿的措施和方法,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近几年来 ,我们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做好新生入园前的谈话工作。新生入园前 ,我们邀请家长多带幼儿到幼儿园来玩。一方面让幼儿熟悉即将生活的新环境 ,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幼儿进班后 ,教师以亲切的态度同幼儿一起谈话 ,一起游戏 ,同时借机跟家长交谈 ,详细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幼儿的家庭环境 ,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当家长看到幼儿园为幼儿安排了整齐舒适的环境 ,准备了各种玩具 ,特别是看到园里的…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我国对400多名幼儿家长作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1、您想您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些什么?为什么?2、您需要幼儿园教师教什么?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回事,我们想通过重复的问题更清楚地了解家长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金秋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呢?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小班幼儿人园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半年就应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升高、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解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和影响因素,本课题主要通过调查研究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分析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及可行性的实施方法,以期能真正促进幼儿园更好地发展并了解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看法,帮助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相互了解、促进家园合作。当前,随着《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可见学前教育愈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戴双翔 《教育导刊》2003,(10):29-31
近年来,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幼儿园的孩子均是未成年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在幼儿园受到伤害或者是伤害了他人,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是幼儿园、幼儿家长,抑或是其他人?这是长期困扰着幼儿园及幼儿家长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从实际发生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2.
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一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对中班幼儿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幼儿园完整一日活动,家长增强了对幼儿在园社会适应状况的了解;家长参与条件下的幼儿负面情绪及行为呈"陡增缓减"趋势;家长具有不同的亲子活动偏好取向;不同性别幼儿在部分亲子活动中的表现差异性显著;家长参与幼儿园游戏活动影响了幼儿集体游戏状态,但并未影响自主游戏状态;社会适应领域专题培训活动显著提升了家长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建议丰富幼儿园亲子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重视游戏体验,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集体游戏活动;强化培训,提升家长社会适应领域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13.
家长开放日活动增加了家长与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使家长充分感受和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为家园合作、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可能  相似文献   

14.
在某幼儿园全托班实习期间,我发现该班幼儿(均为婴小班幼儿)对音乐很感兴趣,在一日生活中常自发哼唱歌曲、模仿弹奏动作等。这种完全由幼儿自己发起和组织的自发音乐活动,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幼儿的需要,是幼儿自我表现的很重要的手段。那么,幼儿的自发音乐活动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和维持的呢?幼儿自发音乐活动的方式有哪些?幼儿喜爱什么样的音乐作品?了解幼儿自发音乐活动的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对音乐的需要,为幼儿园和家庭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徐瑞欣 《现代家教》2000,(10):60-60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经常沟通思想,保持密切联系,对教育幼儿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的形式是:1、随机沟通。利用幼儿入园、离园时间,就幼儿的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家长和老师互相交谈一下,以便对方更全面地了解幼儿,有针对性地教育幼儿。这种交谈,不需很长时间,几分钟即可。对家长反映的幼儿的问题,如果幼儿在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当儿童的幼儿园经验和家庭经验持续时,他们会很热切地盼望到幼儿园生活、学习。这使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互动从孩子进园就开始成为一种必要。我们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十年来的探索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就部分做法与大家分享。与新生家长的初次对话。小班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不太了解,有的甚至不放心。如何帮助小班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也为减轻家长过多的思想负担,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每年新学年伊始,我们特别重视开好第一次新生家长会。传播理念———我园的新生家长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逐步深入人心,幼儿交往行为的发展成为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家长的交往能力能否影响幼儿交往行为的发展?采取哪些策略可以改善?为此笔者对某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的4所幼儿园8个大班的323名幼儿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我园从1989年起为部分家长代订了《早期教育》,后来,要求订阅的家长逐年增多,到现在全园600多名幼儿家长全部预订了今年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为什么倍受我园幼儿家长青睐呢?经过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早期教育》使家长明确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许多家长反映:他们因为年轻,不懂幼儿教育,误认为幼儿入园后就是识字、背儿歌、做加减算式题,看到孩子每天回家没有家庭作业,不知道整天在幼儿园里干些什么。订阅《早期教育》后,他们了解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是为学龄前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一方面承担着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另一方面要服务家长。幼儿家长对幼儿园家教课堂指导的期待是幼儿园调整家园工作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呼和浩特市13所公立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发放近3000份问卷,向幼儿家长了解对家教课堂指导频率、时间、主讲人、内容、形式等有着怎样的期待,在此基础上为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教课堂提供实证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家园更好的合作,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托幼一体化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关注从托儿所到幼儿园或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问题更具有实践的意义。在我国可以看到很多家长的盲目教育行为:或者什么都不懂得做,或者为了让幼儿一开始就上最好的幼儿园,家长拼命教给孩子儿歌、诗词,让孩子学习各种钢琴、画画、书国外幼教33法等等,其目的是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做好一切准备。是不是知识、技能技巧的准备就是幼儿入园前的准备?从托儿所、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家长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只是家长的责任吗?教师、幼儿园、社区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