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补充番茄红素对人体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血清及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6名体育学院大二男生随机分为补剂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补剂组补充番茄红素15mg/d,对照组补充外观一样的淀粉安慰剂,连续补充四周。检测两组受试者在服用番茄红素及安慰剂前和连续服用4周番茄红素及安慰剂后血清总SOD活力、GSHPX活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MDA含量、和红细胞内SOD活力。然后所有受试者均在电动跑台进行一次递增负荷的力竭运动。力竭运动后即刻测试血清与红细胞指标与运动前相同。结果表明:1)补剂组补充番茄红素后安静状态下,血清总SOD、T-AOC相对补充前有显著性升高(P<0.05),而相对于对照组则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2)一次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后,对照组血清T-AOC及MDA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而GSH-PX则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补剂组血清总SOD和红细胞内SOD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血清T-AOC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而GSH-PX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3)补剂组运动后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血清总SOD和GSH-PX分别出现非常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升高(P<0.05),而血清MDA则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1)一次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会引起体育专业大学生血清和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进一步加剧。2)通过预先补充番茄红素四周能增强大学生血清和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效抵抗力竭运动中产生的氧自由基攻击,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张俊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2):104-105,126
为研究螺旋藻对高中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的影响,以17名准备参加体育高考的高三男生为受试对象,进行四周运动训练,并服用螺旋藻,在训练期间对血清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服用"螺旋藻"后实验组受试血清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螺旋藻能抑制大强度运动引起血清CK活性升高的趋势;实验组受试的血BUN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实验组受试的Hb明显提高(P〈0.01)。提示服用螺旋藻能促进高中生新陈代谢,调节身体生理机能从而提高运动能力,是高中生良好的运动补剂。  相似文献   

3.
教探讨补充Rg3对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指标的影响。实验对象为上海游泳队的12名游泳运动员。每人日服用4粒Rg3胶囊。持续3周服用Rg3后,血乳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安静状态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明显降低(P<0.05);安静状态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服用人参皂苷Rg3可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对大鼠血清及骨骼肌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萍 《体育与科学》2007,28(5):77-81
为探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血清及骨骼肌生化指标的影响,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 不同剂量Res:15mg/kg.d、50mg/kg.d、100mg/kg.d、200mg/kg?d、300mg/kg.d共五组),每组10只。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灌胃2%二甲基亚砜10ml/kg体重.d,实验各组分别灌胃上述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用2%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1.5mg/ml、5mg/ml、10mg/ml、20mg/ml、30mg/ml)10ml/kg体重.d,连续14天。运动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进行三天无负重适应性游泳后,第14天进行一次性负重3%力竭游泳运动,测定大鼠体重、力竭时间及运动后即刻血清SOD、CK及骨骼肌乳酸、Ca2 等有关指标。结果:力竭运动使SOD下降,Ca2 、CK、乳酸升高;补充白藜芦醇后上述指标改善,体重增加,力竭时间延长,其中100,200,300mg/kg.d三组与运动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这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大鼠口服白藜芦醇以抗疲劳最适宜的剂量可能为100mg/kg.d。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参芪补剂对小白鼠力竭性游泳耐力和游泳之后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自行车运动员服用参芪补剂6周后运动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参芪补剂有增强机体抗氧化损害的功效和延缓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充月季花色素对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运动组(EG0h、EG48h)、运动+补药组(ER0h、ER48h),每组8只。EG、ER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4周,ER组每天给予月季花色素1ml/100g体重灌胃。训练结束后按组别取材,测定血清CK、LDH的活性,肌组织中MDA、SOD的活性。结果:(1)EG组运动后血清CK、L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运动后48h仍高于CG组(P<0.05);ER组运动后48h血清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EG组(P<0.05)。(2)EG组运动后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ER组运动后即刻、48h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EG组(P<0.05),SOD活性均高于EG即刻、48h组(P<0.05)。结论:补充月季花色素可明显抑制运动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肌肉酶的活性,提示月季花色素对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MDA、SOD、T-AOC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MDA、SOD、T-AOC的影响。将2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1h(6次/周)组、运动2h(6次/周)组和运动1h(3次/周)组,运动组进行了14周无负重游泳训练。运动后分别测定了血清MDA、SOD和T-AOC。结果表明,运动后大鼠血清MDA的变化与运动持续时间和频率有关,每周运动6次的大鼠血清MDA含量下降,而每周运动3次MDA含量没有变化;运动后大鼠血清SOD活性没有变化,但是SOD/MDA有升高的趋势;运动各组血清T-AOC的浓度均升高。提示长期适量的游泳运动,可以提高血清T-AOC,从而降低MDA含量,提高SOD/MDA比值,有利于氧自由基的清除。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负重游泳模型,从负重游泳力竭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丙二醛、肝糖元等指标实验研究,探讨霍山石斛多糖抗疲劳作用机制,为运动饮料中增加霍山石斛多糖提高运动员抗疲劳能力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将SD小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葡萄糖2g/(kg.d)灌胃;高剂量实验组:给予霍山石斛多糖450 mg/(kg.d)灌胃;低剂量实验组:给予霍山石斛多糖150mg/(kg.d)灌胃,实验组小鼠连续14d进行负重游泳力竭运动和给药后,测量和分析其血乳酸、血清尿素氮、丙二醛、肝糖元等指标变化。研究结果:1.霍山石斛多糖能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小鼠的乳酸累积。2.霍山石斛多糖能降低血清尿素氮、丙二醛含量,增加运动后小鼠的肝糖原储备值。3.补充霍山石斛多糖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1,6-二磷酸果糖促进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1.6-二磷酸果糖(FDP)对促进速滑运动员无氧耐力训练后消除疲劳的机理。通过对16名速滑运动员无氧代谢训练前后、运动后1h及次日清晨的生化检测,结果表明:a.服用FDP无氧训练后2h及次日清晨CK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FDP对人体骨骼肌的细胞有保护作用;b.服用FDP在无氧耐力训练后2h及次日清晨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接近安静时水平,对照组值也降低,但仍高于安静时水平,说明FDP可促进糖酵解,加速运动后血乳酸清除,促进运动后糖原合成;c.对照组次日清晨CK、血乳酸明显高于服用FDP组,说明FDP对运动后疲劳的恢复有明显作用:d.通过询问运动员自我感受。服用FDP能明显减轻运动后肢体酸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肌酸补剂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15~17g),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和肌酸补充组(3.0g/kg体重,creatine supplemented group,SG),每组30只.2周后,分别于运动前、定量负荷运动(负5%体重,游5min)后和力竭运动(负18%体重)后取材.石蜡切片HE染色统计肌纤维横截面积;测定血乳酸和肌乳酸、肝糖原和肌糖原及腓肠肌和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结果:肌酸补充组小鼠游泳至力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定量负荷运动后,肌酸补充组血乳酸和肌乳酸增加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运动后肌酸补充组血清CK和LDH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前肌酸补充组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酸补剂能减少运动小鼠血液和肌肉中乳酸堆积,有助于保护肌细胞膜的完整性,肌酸补充还可增加糖原贮备,从而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时间.  相似文献   

11.
复能饮料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伟  杨斌 《体育科技》2005,26(3):49-51
将16名游泳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8)、实验组(n=8),进行为期4周的大强度训练。实验前、训练两周后及实验后对受试对象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肌酸激酶显著下降(P<0.05),血色素相对稳定。提示复能饮料有提高运动能力、促进骨骼肌损伤组织修复以及减少细胞内肌酸激酶外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性游泳运动后不同时相血LD、LDH的水平,进一步分析其与运动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作力竭游泳,分别在运动后1h、运动后12h、运动后24h与运动后48h处死取样测试。结论:运动后1h大鼠血清LD、LDH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12h大鼠血清LD、LDH均达到峰值。结果: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发生了微细损伤,血清中LD、LDH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4年国家残疾人游泳集训队19名队员在为期7周的高强度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男运动员血清CK值呈上升趋势,BUN在高强度训练结束后明显下降(P<0.01、P<0.001);女运动员血清CK和BUN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说明男、女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已达到较高水平;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如男运动员和/或训练强度过大。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傅博  朱荣 《体育学刊》2011,(5):127-131
为探讨急性力竭运动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血浆游离DNA(cf-DNA)的影响,寻找运动员机能监控的新标记物。安排16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电动跑台上进行一次急性递增负荷力竭运动,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 min、30 min、1 h、2 h、3 h、4 h、12 h和24 h分别测定红细胞压积(HCT)、cf-DNA、血浆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和肌红蛋白(Mb)。用心率表监控运动过程并记录运动时间和心率,推算训练冲量(TRIMPS)。结果显示:HCT在所有监测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cf-DNA在运动后即刻显著性升高(P<0.01),30 min达峰值(P<0.01),4 h后降至安静水平(P>0.05);血浆MDA、CK和Mb在运动后即刻均显著性升高(P<0.05、P<0.01、P<0.01),并一直持续到运动后24 h(P<0.01、P<0.05、P<0.01)。TRIMPS与运动后15 min和30 min时cf-D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55,P<0.01;r=0.64,P<0.05)。结果说明:cf-DNA是组织损伤早期标志物,可作为运动员机能监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完善纵跳运动模型,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骨密度及股骨软骨组织骨形成蛋白-2(BMP-2)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BMP-2影响骨代谢和骨密度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运动影响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内在调控机制,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即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运用双能X线扫描仪检测所有大鼠股骨、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运用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大鼠股骨软骨组织内BMP-2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计算出每个样本BMP-2的光密度值及其与对应内参GAPDH的光密度值的比值。结果:大鼠股骨骨密度的比较: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明显高于后者;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大鼠椎骨骨密度的比较: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P<0.05)。股骨软骨组织BMP-2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纵跳组与游泳组相比增高的趋势明显。结论:1)运动可以引起BMP-2的升高,且纵跳运动比游泳运动在影响BMP-2的表达方面效果明显。2)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升高。与游泳组相比,纵跳运动模式对股骨骨密度的影响更大。3)运动引起的骨代谢变化与局部细胞因子对骨组织的影响有关。机体可以将来自肌肉牵拉及重力的负荷转化为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骨的生成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有氧游泳运动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改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5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其余35只经高糖高脂喂养5周后,配合腹腔注射STZ(35 mg/kg.bw)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7周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组和糖尿病运动组,每组14只。3组大鼠均采用基础饲料喂养;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进行8周有氧游泳运动;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安静组2组大鼠均自由活动,不施加任何干预。结果:(1)8周有氧游泳运动后,糖尿病运动组肾脏在电镜下的形态表现为肾小球三层结构较清晰,基底膜增厚不明显,足突融合减少,溶酶体增多现象等均有一定程度减少,较糖尿病安静组有明显改善;(2)糖尿病运动组血糖浓度和24 h UA排泄量较糖尿病安静组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或P<0.01);(3)糖尿病运动组肾皮质Jagged-1、Val1744NICD和Hes-1蛋白的表达较糖尿病安静组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结论:运动可提高Ⅱ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改善大鼠肾脏损伤,可能与其下调Ⅱ型糖尿病状态下激活的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过程中,运动员安静时血清酶的变化规律.方法20名运动员随机分为高住低练组和低住低练组,每组10名,分别测定运动员在此过程中安静状态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结果在高住低练的初期,运动员血清CK、L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住低练4周后,血清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可连续到高住低练后2周.结论提示运动员在2 500m高度进行4周高住低练,机体对缺氧负荷和运动负荷的适应后,能降低由于运动引起的血清酶活性的升高,对防止肌肉组织的损伤和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大鼠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研究利佳胶囊对大鼠慢性疲劳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利佳胶囊摄入组(L),建立8周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建模运动期间,利佳胶囊摄入组以灌胃方式连续摄入利佳胶囊溶液8周,剂量为每天60 mg/kg体重(大豆油混匀),对照组给以等体积大豆油。两组最后一次训练结束24 h后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力竭运动结束24 h后,取材,评定大鼠慢性疲劳程度;心脏取血后以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尿素氮、游离脂肪酸浓度、肌酸激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取肝脏,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糖原含量;取一侧下肢腓肠肌,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取另一侧下肢腓肠肌提取骨骼肌线粒体,检测骨骼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佳胶囊摄入组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1),肝糖原和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升高(P<0.01);利佳胶囊摄入组大鼠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GSH/GSSG比率均显著升高(P<0.01);利...  相似文献   

19.
耐力运动对幼年肥胖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耐力运动对幼年肥胖大鼠血清瘦素的影响,将30只6周龄雄性SD肥胖大鼠随机分成肥胖对照组、45min游泳组及90min游泳组,另10只正常体重同龄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饲高脂饲料。两个运动组大鼠分别以每天1次,每次45min和90min游泳,每周6天,持续12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血TG、TC、HDL、LDL及血清瘦素。结果显示:12周耐力运动使肥胖大鼠血清TG、LDL显著降低,血清HDL显著升高;两个运动组大鼠体重增加总量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肥胖对照组表现为高瘦素血症,两个运动组肥胖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果说明:耐力运动使肥胖大鼠血清TG、LDL显著降低,血清HDL显著升高;耐力运动可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有效地改善幼年肥胖大鼠的高瘦素血症。  相似文献   

20.
松针提取液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松针提取液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安静组和训练组,两组又分设对照组和松针提取液组。服药组小鼠短期连续服用松针提取液8g/kg·d,20天后小鼠游泳1h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LA)、血尿素氮(BUN)等指标及力竭游泳时间。结果:服药组小鼠短期连续服用松针提取液后,运动能力明显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均有显著性升高,血乳酸(LA)和血尿素氮(BUN)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结论:提示松针提取液能够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