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临沂市境内蒙山地区植物资源的调查,初步掌握了临沂市境内蒙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0科21种,药用单子叶植物9科42种。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标本鉴定和文献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滇东南薄竹山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目前,共知有蕨类植物41科、86属、213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蕨类植物1种.按照用途将这些植物划分为药用、观赏、食用、指示、化工原料、编织、饲料和绿肥7种类型,并讨论了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临沂市境内蒙山地区植物资源的调查,初步掌握了临沂市境内蒙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0科21种,药用单子叶植物9科42种.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秦皇岛市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查明该市有蕨类植物44种,其中贮最大,分布广的有89种,对这些药用蕨类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建议 。  相似文献   

5.
福建清源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出福建清源山药用蕨类植物有15科21属26种;对其分布及利用价值作了阐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药用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秦岭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秦岭药用蕨类植物有22科31属54种(含5变种)。时常用26种的分布、生境、用途进行简要描述,并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贵州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种类及生态类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30科50属93种,占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科数的65.22%,属的41.32%,种的25.41%;根据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生境和分布,将其生态类型分为土生、石生、附生和水生4个类型,同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为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罗浮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全面深入的野外调查, 经鉴定查清的罗浮山药用蕨类植物有22 科29属50 种  相似文献   

9.
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与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效应、栽培与繁殖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了药用蕨类植物的应用前景,指出当前蕨类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潮汕地区24科47种草本抗癌高等植物,其中蕨类植物3科3种,被子植物21科44种,对主要的抗癌植物及其产地和药用情况亦做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校园绿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校环境育人的基础。通过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千山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发现千山药用植物的种类较多,且大部分在校园绿化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在校园绿化中如何合理地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方福建柏保护区有药用蕨类植物29科47属80种,占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科数的63.04%,属数的38.84%,种数的21.86%。根据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生境和分布,将其生态类型分为土生、石生、附生和水生4个类型。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定位技术对四川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尽地调查。基本掌握该保护区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并提出开发利用对策。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药用植物376种,隶属于95科224属,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宜宾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三江汇流地带,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要地貌,气候温和多雨,植物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对蕨类植物生长十分有利。本文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调查研究方法,初步总结确定宜宾市野生药用蕨类植物35科,52属,107种。为国内外专家研究宜宾的野生药用植物提供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凤阳地区外来有代表性的分别属于50多个科属的100余种药用值物。用生态地理学的观点,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地带引进的药用植物其生态环境适应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了在凤阳地区引种药用植物的范围和种类,为本地区引种药材和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引种驯化其它经济植物提供了可靠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资源进行研究。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横断山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677 km2,范围为北纬23°36′—24°56′、东经100°44′—101°30′之间,分别跨越镇沅县、景东县、南华县、楚雄市、双柏县和新平县六个县(市)。本文首次报道了哀牢山蕨类区系有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该蕨类区系最大的科是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 iaceae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最大的属是耳蕨属Polystichum、蹄盖蕨属Athyrium、鳞毛蕨属Dryopteris和卷柏属Selaginella。根据区系分析的结果,该蕨类区系是亚热带性质的区系,热带亚洲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比例逐渐降低,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升高,该蕨类区系具有较丰富的中国特有成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供经济利用的蕨类超过300余种,按照其用途可划分为珍稀濒危蕨类植物、药用蕨类植物、食用蕨类植物、观赏蕨类植物、指示蕨类植物、工业原料蕨类植物、编织蕨类植物、饲料和绿肥蕨类植物、农药类蕨类植物资源等9种资源类型。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药用蕨类植物有45科76属178种,占中国药用蕨类植物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91.8%、65.5%和41.1%。最后,本文讨论了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哀牢山蕨类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大,开发潜力大,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红岩山药用植物280余种,隶属104科。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