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郭肖 《东南传播》2016,(2):103-104
电视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表现声画合一的媒介手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电视一直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目前门类繁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更是以多样的表现方式和竞技特点,获得较高的关注和追捧,其中以明星真人秀节目最为突出,但是同质化的明星真人秀节目过多,造成节目粗制滥造,内涵缺失,明星以夸张的方式博话题,节目与节目之间恶性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影响。本文从研究受众心理、消费心理、节目制作心理出发,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盛行的社会动因,并针对当下明星真人秀节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力求寻找明星真人秀节目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甜 《传媒观察》2014,(8):14-16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在国内蓬勃发展,各大电视台在新一轮节目竞争中纷纷使用真人秀这一节目形态来增强媒体竞争力,从最初的选秀真人秀《超级女声》,到中期的相亲真人秀《非诚勿扰》,再到近期的明星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以及明星旅游真人秀《花儿与少年》等,节目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媒体社会责任、本土创新意识和产业化运作等问题的广泛争议。本文将从真人秀节目风靡的原因、国内真人秀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入手,对国内真人秀的未来之路做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3.
侯云杰 《视听》2016,(6):36-37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阵秀恩爱的热潮,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一夜间风靡开来。夫妻档的组合形式不但能成就夫妻双方事业的共赢,也能极大地满足粉丝的胃口。但是在真人秀中对明星隐私的过度曝光和节目效果的夸张宣传,也会适得其反。本文通过分析时下荧屏上热映的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来解析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4.
刘宏  熊希 《青年记者》2016,(24):22-23
近两年,最能够代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走势的要算是真人秀节目了.各大卫视引进了很多国外的节目模式,吸引了许多娱乐明星来参加节目,甚至于一些一线演员也难得地加入其中,使得这些真人秀节目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有些节目的风头甚至盖过了热播电视剧.但是,真人秀节目表面上的繁荣也暴露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节目同质化倾向严重,娱乐至死的色彩浓厚,真人秀最宝贵的草根性被明星化风格所取代,节目的知识含量越来越低,知识传播变成了一句空话,我们经常引以为自豪的舆论导向遇到了去价值观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电视平民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超女"、"好男儿"一时成为追逐的焦点。在我国平民选秀节目泛滥的情形之下,上海东方卫视率先推出了《舞林大会》:一档明星真人秀节目,带动电视真人秀,由"平民秀"转向了"明星秀"。之后,湖南卫视也推出了自己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名声大震》、《舞动奇迹》。一时之间,新鲜的明星真人秀顿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这个花样舞台上,明星已经被还原成了普通平民。这类明星真人秀突破了以往真人  相似文献   

6.
刘美驿  李翔 《今传媒》2014,(8):106-107
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两档真人秀节目在短短数月中迅速走红;此外分别引进荷兰与德国明星跳水节目模式的《中国星跳跃》与《星跳水立方》同样也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节目效果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明星真人秀节目成为当前热议的节目类型却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明星真人秀愈演愈烈,《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爱在囧途》等明星真人秀相继涌现,夺人眼球。本文梳理了中国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经历的发展脉络,探究了国内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张潇艺 《今传媒》2016,(11):140-141
2006年,东方卫视播出了我国首档明星真人秀节目《舞林大会》,节目的高收视率给明星真人秀节目带来了短暂的热度,但很快便沉寂无声.自2013年湖南卫视播出《爸爸去哪儿》之后,明星真人秀节目又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了媒体争夺收视率的法宝.而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节目光靠明星、话题度是不行的,所以,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探寻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策略,从而为其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经济收入提高,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状态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消费,娱乐节目的兴起正是基于此。以我国主要的四大地方卫视为例,不论是浙江卫视的《跑男》、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还是江苏卫视的《极速前进》,以及作为综艺节目标杆的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等等,真人秀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地方卫视提高知名度,获取巨大经济收入的不二选择。放眼全国各大卫视,综艺节目都会邀请流量大、人气高的当红明星进行录制,即使价格不菲,节目方依然会与这些明星签约录制,也就是所谓的"粉丝经济"和"明星效应"。真人秀节目为进一步夺得市场,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从最开始完全复制国外已成熟的节目,到原创类节目的诞生,我国真人秀正不断发展。【研究意义】真人秀节目发展至今,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目前来看,拥有不错市场口碑的真人秀,主要有竞技类真人秀如《跑男》、音乐类真人秀如《我是歌手》、艺能展示类真人秀如《声临其境》、生活体验类真人秀如《向往的生活》等。于观众而言,真人秀可以展示明星们私下的生活,满足观众对公众人物个人生活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参加的明星艺人也同样能够借助节目,提高知名度,获得更多的曝光率。最后对节目组来说,尽管投入成本远高于传统综艺节目,通过一档火爆的真人秀节目,获得的收视率也是其他节目所无法实现的。由于越来越多的真人秀节目出现在各大卫视和网络平台上,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那么多的真人秀,如何在激流中"遏浪前行",这是关键所在,也是本次研究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观慧 《青年记者》2016,(26):81-82
近几年,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其受关注程度之高甚至超越才艺类真人秀节目.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热度,预示着亲子类节目仍具有较强的收视号召力.有观众需求就有节目继续创新发展的必要和动力.2016年初,北京卫视开办了一档以素人宝贝入住明星家庭的形式展现二胎时代新育儿观的真人秀节目《二胎时代》,这是根据中国家庭的特点打造的创新式亲子类真人秀节目.通过跟拍四位素人宝贝入住明星家庭后四组家庭的变化,真实展现宝贝们彼此之间的情感互动,见证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矛盾不断到和谐相处的过程.节目紧跟国家政策,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掀起了热议.节目第一季的成功播出,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现象级节目的相继出现,中国电视开始进入明星真人秀的全盛时代,各类明星真人秀在电视荧屏上相继涌现。
  明星真人秀与草根真人秀在叙事路径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话语建构方式上有着某些相通性,这些相通性也是二者能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欢迎的共同基础所在。事实上,仅就明星真人秀来讲,就有很多不同的叙事原则和话语建构方式。当下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兴起的这股明星真人秀热潮,也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真人秀节目的井喷式发展,多种形态的真人秀节目抢滩电视荧屏,明星旅行真人秀节目以全景外拍摄的新鲜视角、个性碰撞和情感冲突的丰富看点,在真人秀的博弈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扎堆而来的发展态势不仅加剧了节目竞争的白热化,也显现出不少问题,鉴于旅行真人秀节目在国内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理论实践经验,本文以东方卫视《花样姐姐》为例,剖析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我国明星旅行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真人秀是电视节目的一种表现方式,发展之初以明星真人秀见长。但是随着审美疲劳、市场细分、政策发展和创新思路的瓶颈,导致真人秀节目收视率一度下滑。近年来,为了打破这个瓶颈,明星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向"星素"真人秀转型的趋势。本人将从多个角度阐述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核心看点和素人元素在真人秀中的优势,说明转型的必然性。并举例提出几种较为成功的转型方式,为接下来更多的真人秀节目转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才艺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到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婚恋约会真人秀节目,再到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十几年来,真人秀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也始终是各电视台的宠儿和收视法宝.2014年起,以《花样爷爷》为代表的明星旅游类真人秀节目开始走俏荧屏,再次创下可观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4.
杨竺佳 《新闻世界》2014,(12):48-49
湖南卫视自2004年开始制作播出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以来,真人秀的节目模式经历了平民真人秀、明星真人秀、季播明星真人秀的转变。笔者用PEST分析法对其转变的宏观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进行解读,不难发现这类节目力图凭借局部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生存,但这些努力同样遭遇到种种困境,比如购买外国电视节目的版权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同。而在现实操作层面,相对于平民真人秀,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权力格局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周勇 《东南传播》2014,(6):88-91
在如今真人秀节目形态不断创新、内容日益丰富、品质差异日趋明显的电视产业格局下,文章通过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分析读解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如何在突出娱乐本位原则和强调文化品质坚守的夹缝中获得超高收视率、零差评口碑的策略方法及在当下社会语境中所产生的传播效能,为目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创作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观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档从韩国引进的明星音乐真人秀节目,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基本依照韩国原版制作模式,但又有所创新。在节目形式上,赛制调整、升级节目悬念、舞台灯光设计等元素有效提升节目观赏性;在节目内容上,歌手身份和表演风格日趋多元,满足多层次受众需求。在同类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为我国其他电视台引进国外节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真人秀节目以电视媒体为介质,突出的是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目前在内容生产领域出现种种危机,应大胆突破常规,锐意创新. 传播生态变化中的真人秀节目 2013年,《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国内出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热,各大媒体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商机,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出台.但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家电视台引进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取得不俗的收视后,各家卫视便一拥而上进行效仿.于是明星亲子互动节目、明星跳水竞技节目、明星旅游节目充斥荧屏,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典型的娱乐性节目,电视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最基本的功能便是给观众带去精神上的游戏狂欢,也就是让观众尽情的"笑",在其传播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了狂欢化效应。本文将从栏目本体内容、明星身份、字幕娱乐化、全民性参与几个角度对具体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狂欢化表现进行探究。对时下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为何能够如此盛行、繁多的深层原因作出阐释。对相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如何进行下一步发展提供可执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素人一词来自于日语,通常是指普通人.这一外来词汇,伴随着一批真人秀节目的上线出现在我国观众眼前.与明星真人秀相比,素人真人秀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展现普通人的智慧,反映普通人的生活.201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限真令”,明确要求真人秀节目要关注普通人,避免过度明星化.这一政策的出台既给《我们十五个》《来吧孩子》等原有的素人真人秀节目以逆袭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流行之王》《完美假期》等一批新的素人真人秀节目上线.尽管素人真人秀已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但其热播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以促进素人真人秀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