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时政新闻是关乎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在处理国家相关事务的时事政治新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了解政治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时政新闻报道都是较为传统的方式,语言单一、缺少亲和力,导致群众对时政新闻失去兴趣,而关注娱乐、科技、旅游等新闻报道。本文分析了时政新闻缺乏亲和力的原因,并通过剖析这些症结对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韩强 《新闻世界》2010,(5):47-48
时政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缺乏亲和力,导致百姓不愿意看,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在介绍了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的现状后,重点从报道思维、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语言等五个环节来论述如何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崛起,媒介传播理念、形式以及关注点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对于地市级晚报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力,如何善于挖掘新闻的"热点",让更多的读者乐于接受?笔者以颍州晚报为例,浅析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只有在内容上不断贴近读者,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报道视角上更加平民化,时政新闻报道才能越来越具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是以党政及其领导人公务活动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民生新闻是以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现实为报道题材的新闻。相比之下.民生新闻更接近社会公众.更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正因如此.如何解读时政新闻.搞活时政新闻报道,提高时政新闻的有效传播,从而增强时政新闻的公信力与亲和力问题,就摆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一、时政新闻报道现状 时政新闻通常是指关于时事与政治方面的新闻,也叫政治新闻,是有关政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活动与政策发布的报道。就地方台而言.在实际运作中,地方主要领导的活动和地方政策、政府工作的报道则是时政新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牛思明 《新闻传播》2023,(17):99-101
时政新闻是我国媒体在报道政治层面的重要内容,在融媒体的趋势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播报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质量的要求。文章立足于融媒体视域下,对如何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进行了探究,以期依托融媒体传播,来拓宽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也是属于硬新闻的一种,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色彩。目前,地方电视台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中多数还是以程式化的模式呈现。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相关新闻中,使得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陷入了收视率普遍偏低的尴尬境地。针对这种现状,地方电视台要对时政新闻进行创新,并以民生视角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时政新闻节目报道存在的误区问题,探讨了科学的新闻报道策略与传播途径。对优化时政新闻播报质量,丰富新闻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亲和力与影响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娄原 《视听纵横》2003,(5):102-103
时政新闻是各大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有关时事政治方面的报道。它一般可分三大类,一类是主要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一类是会议新闻报道;一类是重大的主题类新闻报道。时政新闻事关围计民生,事关政治走向、经济发展以及百姓生活,因此备受媒体和受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吴知音 《新闻传播》2023,(6):117-118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稳步发展、时政新闻报道形式不断拓展,提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但现阶段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问题,严重阻碍了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所以有必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探究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策略,本文重点提出时政新闻报道可视化的发展路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宁 《青年记者》2009,(16):61-6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着重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国内视察、外交礼节上的迎来送往等活动及重大的政治活动,如党代会、人代会等。时政新闻中大部分是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熟悉的时政新闻是指:"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就目前而言,时政新闻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时政新闻报道自身存在的公式化、程序化以及主题化的问题已经对报道生产和传播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推动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创新,扩大时政新闻认知度、到达度、喜爱度以及粘合度,真正诠释好党的大政方针的内涵外延,更大程度地让时政新闻走进群众,让好政策更好地惠及百姓,是现阶段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5.
徐迅 《视听纵横》2010,(5):29-30
说起新闻的主流价值,一般人往往首先会联想到时政新闻。因为从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是反映国家和政党最新的方针、政策和国内政治生活以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作为人民接触世界的眼睛,其采写工作的质量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新闻记者必须不断地探寻新的措施,推动新闻采写工作的顺利实施。而时政新闻在全部的新闻报道中可以说是最为困难的部分,但是,它对于人们所需要的新闻报道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新闻记者必须在时政新闻的工作中寄予充分的心力,推动人们对时政新闻报道的有效接受。笔者从时政新闻报道的采访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必要性,谈论了推动时政新闻采访顺利实施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闻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进步,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公信力与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新闻的重要组成,本文将结合报纸发展特点与时政新闻报道的相关要求,结合四个意识,论述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8.
谭婷  蔡兴香 《新闻世界》2011,(5):236-237
作为一名时政新闻报道者,收集并掌握有关新闻背景,是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前提。本文对新闻背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及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借助具体的新闻实例论述在时政新闻中应如何恰当使用新闻背景。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着重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国内视察、外交礼节上的迎来送往等活动及重大的政治活动,如党代会,人代会等.时政新闻中大部分是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20.
时政类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政治敏感性、严肃性等特征,在受众中不是非常地受欢迎,而且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时政类新闻依然走着程序化、公式化的老路,使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陷入尴尬的境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地方电视台的创新策略,以求得时政新闻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