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被后人尊为开一代诗风的陈子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他的一生却很短暂,只活了四十二岁,便死于非命。对于陈子昂的死因,历代的诗人墨客以及研究者们都十分关注,如诗人杜甫在《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中说:“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按照杜甫的看法,陈子昂属“遇害”而卒。对于杜说,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仇兆鳌《杜诗详注》为引《旧唐书·陈子昂传》注云:“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旧唐书》此述,实际上是本之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文苑英华》卷九七三)的记载。卢文为:“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  相似文献   

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是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王运熙语)。陈子昂具有  相似文献   

3.
唐初诗人陈子昂,字伯玉,是奋力开拓唐诗发展道路的杰出先驱,他的一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陈子昂的一生刚正不阿,追求贤明政治,所作的《感遇》诗,指斥时弊,风格清峻,赢得后世的称颂。然而,陈子昂仅活了42岁,便死于非命,人们不禁要问,他到底死于何因? 据陈子昂生前好友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及《新唐书》、《旧唐书》记载,陈子昂是被贪婪残暴的射洪县令段简迫害致死的。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在朝中任右拾遗的陈子昂上表,以父老…  相似文献   

4.
1999年是喜迎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也是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1899-1946)先生诞辰100周年。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李海鹰作曲)这支《澳门》歌的词作者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澳门》这支歌便是被人们广为传诵的爱国诗篇什子之歌》的首章诗篇。诗人将《澳门人《香港人始湾》、俄海卫》、《广州湾》、…  相似文献   

5.
一、《女神》的思想成就 《女神》集中地、强烈地表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1.表现了强烈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破坏、扫荡一切旧事物、旧思想的精神,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诗人在诗剧《女神之再生》里,通过“黑暗中女性之声”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破了的天体”“我们尽他破坏不用再补他了!待我们新造的太阳出来,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于是,诗人笔下的“我”高喊着:“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毁破!破!破!破!”赞美着一切政治、  相似文献   

6.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是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史传诵的名篇”(王运熙语)。陈子昂在政治上具有卓见的才华,却未得到武则天重用,反而因言及祸,受“逆党”案株连而下狱;他担任武攸宜幕僚,因坦直进言得罪了武而被贬抑,由参谋降为军曹。因此,诗人是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来到幽州台的。作为历史遗迹的幽州台,  相似文献   

7.
一代自有一代的诗风。盛唐时雄浑朴实、刚健清新的诗风的形成,是与陈子昂的率先倡导分不开的。南宋诗人刘克庄《后村诗话》云:“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朝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这段话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可以说,陈子昂是初唐诗坛上第一个自觉地起来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余绪的杰出诗人。  相似文献   

8.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是以“浪漫派”载入史册的。但唐代浪漫派诗人不止李白一个,陈子昂、高适和岑参、杜牧,其诗风都属浪漫一派,现实主义的自居易也有浪漫诗作《长恨歌》。  相似文献   

9.
唐诗之祖 指初唐诗人陈子昂。他以"风骨"、"兴寄"矫正了齐梁时期遗 留下的淫靡之音,"子昂崛起,始创辟为古诗,至李杜益张大之",所以"唐诗之 祖"之称恰如其分。陈子昂的名作《登幽州台歌》,笔力苍劲雄健,具有震撼人心 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曾被后人尊为开一代诗风的陈子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他的一生却很短暂,只活了四十二岁,便死于非命.对于陈子昂的死因,历代的诗人墨客以及研究者们都十分关注,如诗人杜甫在《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中说:"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按照杜甫的看法,陈子昂属"遇害"而卒.对于杜说,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  相似文献   

11.
陈子昂诗歌在唐宋时期受到众多诗人、评家的关注。尤其卢藏用的陈子昂文集序一出,更是引起两代人对陈子昂诗歌的批评。除批评外,两代诗人对陈子昂诗歌的摹仿,也是其诗歌接受的重要方面。本文拟从阐释史和影响史的角度切入,探究不同阶段陈子昂诗歌地位受到不同阐释和其《感遇》受两代诗人摹仿创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诗人江淹联《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好一个江文通,简直一语道尽了人间情愫之至啊!其体会之深,其定论之精,当是空前绝后了吧!  相似文献   

13.
也许是法国诗人雅克·普雷维尔(1900—1977)与我国唐代诗人陈子昂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电感应,也许是前者的著名诗篇《公园里》“克隆”了后者的《登幽州台歌》,也许是伟大的诗人对大千世界均有一种近乎单一时空的哲理沉思,两首“相隔了千年后的美丽”的诗在我脑海中“邂逅”,印证了当前很时尚的一句名言:“简约而不简单”。  相似文献   

14.
试论李白《古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风》五十九首是李白的代表作,后人研究李白,很少不提到《古风》的.历代学者一致指出它是对阮籍《咏怀》和陈子昂《感遇》的继承,但对《古风》的评价却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对《古风》备极推崇,如刘克庄说:“太白《古风》与陈子昂《感遇》之作笔力相上下,唐之诗人皆在下风”(王琦《李太白全集》引).《唐宋诗醇》说:“白古风凡五十九首……其间指事深切,言情笃挚,缠绵往复,每多言外之旨……岂非风雅之嗣音、诗人之冠冕乎?”陈廷焯说:“李白一生大本领全在《古风》五十九首”(《白雨斋词话》).这些评论不仅明确指出《古风》是李白诗歌中的上品,而且强调了它在诗歌史上不同凡响的地位.而另一些学者对《古风》却不无褒贬,如胡应麟说:“备诸体于建安者,陈王也;集大成于开元者,工部也.青莲才之逸,并驾陈王;气之雄,齐驱工部,可谓撮胜二家.第古风  相似文献   

15.
以陈子昂诗文及有关史实为依据,对《唐代诗人乔知之考论》《陈子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辨》二文中的有关错误,如陈子昂北征的具体时间与死因等,皆着眼于内证与外证合勘的角度,进行较为具体之考辨与剖析,发现导致二文错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考辨舍此就彼、无端指责他籍、读书极不认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不少诗人都是孤独的。但孤独的陈子昂内心却是充实的,超然物外,敢问苍天。 古代文人对孤独常有感慨。屈原的《远游》中就有“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忠而见谤,侘傺穷困的悲愁;阮籍《咏怀》诗中也有“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闻”之句,抒发了身处乱世的忧生之嗟。  相似文献   

17.
《古诗十九首》被誉为“五言之冠冕”,而陈子昂的《感遇》诗则被颂为唐代的“古体之祖”。一般认为陈的《感遇》是脱胎于阮籍的《咏怀》。其实,追根溯源实为《古诗十九首》,其作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才可以更肯定地认为陈子昂《感遇》诗是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与发展。其突出表现便是兴寄与风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陈子昂(661—702)逝世,距今已是一千二百八十周年了(据罗庸《陈子昂年谱》)。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不少名人学者、甚至是名传千古的大诗人都对陈子昂在文学史上的伟大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随着陈子昂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为陈子昂的生平、诗文编写年谱的文章也应运而生。1955年,罗庸先生的《陈子昂年谱》(下称《罗谱》)是自唐以来为陈子昂编写的第一本年谱。它不仅是陈子昂研究工作的基础,亦属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文献;1945  相似文献   

19.
周长春 《阅读与鉴赏》2006,(11):42-44,46
现代诗人闻一多曾写过一篇《宫体诗的自赎》,其中在谈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说:“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下的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向后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诗人评诗,心心相印。虽有溢美之嫌。然足见后代诗人对此诗拍案激赏之神情。  相似文献   

20.
诗人舒婷到底是哪里人戴盛江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191页注释说当代女诗人舒婷是福建省福州市人,而与之配套的该册《教参》第117页却说舒婷是福建省泉州市人。就此,我写信给诗人舒婷请教此问题,她答复如下:戴盛江同志:您好!您的信由省作协转到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